美的哲学
'生活美学的哲学思考':从哲学角度理解生活美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美学文章#
内容简介 · · · · · ·
★ 美学大师李泽厚成名之作,“美学四书”之遗珠,四十年首度重回大陆。
★ 作者李泽厚,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其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 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等学界泰斗赞赏有加,钱理群、陈平原、易中天、赵士林、何新等百名学者一致推崇的大师。
★ 本书呈现了李泽厚与朱光潜、蔡仪等美学大师的论战,以及李泽厚早期的美学思想。引领当代思潮,探寻人性与美的世界。
★ 双封设计,典雅装帧,考究用纸,尽显经典的沉淀质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爆发出一场关于美学的大论战,历时六年之久。这场大论战对美学的深入辨析与深刻探讨,至今无出其右。
时年二十余岁的李泽厚在此过程中一战成名,与朱光潜、蔡仪形成三派鼎立之势。他创立了“自然的人化”理论,来诠释美、...
(展开全部)
★ 美学大师李泽厚成名之作,“美学四书”之遗珠,四十年首度重回大陆。
★ 作者李泽厚,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其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 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等学界泰斗赞赏有加,钱理群、陈平原、易中天、赵士林、何新等百名学者一致推崇的大师。
★ 本书呈现了李泽厚与朱光潜、蔡仪等美学大师的论战,以及李泽厚早期的美学思想。引领当代思潮,探寻人性与美的世界。
★ 双封设计,典雅装帧,考究用纸,尽显经典的沉淀质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爆发出一场关于美学的大论战,历时六年之久。这场大论战对美学的深入辨析与深刻探讨,至今无出其右。
时年二十余岁的李泽厚在此过程中一战成名,与朱光潜、蔡仪形成三派鼎立之势。他创立了“自然的人化”理论,来诠释美、美感,以及自然美的根源,发前人未见,影响至今。本书收录了作者当时参与此次论争的全部文章,以及其他有关美学、中国古典文学等的论著,呈现出作者早期的主要美学思想。
李泽厚前后共写作了美学四书。他曾经自述,《美的历程》与《华夏美学》实为中国传统美学之内篇与外篇,《美学四讲》则为其美学理论概述,而《美的哲学》与其他三本前后衔接,详尽而全面地展示出其美学理论演绎过程与思想内涵。
美的哲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李泽厚:
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曾为图宾根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研究。
李泽厚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的理论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极高成就,而且其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李泽厚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其著作包括:美学四书《美的历程》《美的哲学》《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哲学著作《我的哲学提纲》《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思想史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杂文集《走我自己的路》等。这些著作,对世界、对人生、对美学、对生活,见解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青年读者。
目录 · · · · · ·
一、论美感、美和艺术/ 001
二、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 041
三、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 051
四、论美是生活及其他/ 083
五、蔡仪的《新美学》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 101
六、美学三题议/ 129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美感之所以复杂而抽象,是因为就在这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的现象中,却孕育了这门科学许多负责矛盾的基元。不深入揭开这些矛盾和秘密,美感对我们来说就只能算作是一种缺乏真实具体内容的贫乏的抽象的东西。 (查看原文)丛书信息 · · · · · ·
李泽厚集(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我的哲学提纲》《走我自己的路》 。
我要写书评美的哲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美是生活以及其他
入秋了,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又是适宜访秋寻美的季节,友人发来美景相约踏秋去,想起常常被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景点照片和视频里看着很美,真的到实地去,反而感受不到特别之处? 我是经常向朋友们推荐朱光潜的《谈美》,以作为对这个复杂问题的个人学习资料。由于是写... (展开)

美的历程无尽头
▪李泽厚是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与美学家,曾经参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影响深远的美学大讨论,而当时他的论战对手更是朱光潜、蔡仪等前辈。在当时,他率先推动美学讨论超越了心物二元对立的反映论模式。如今,网络上关于美学的书单,无一例外都有他的身影。《美学论集》... (展开)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学论集》收录的是李泽厚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三十篇论文,主题集中于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形象思维、美感等主题。李泽厚在《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论美是生活及其他》等多篇文章中阐明了自己与朱光潜、蔡仪等人的分歧,加以辨析,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指出美是... (展开)

从《美学论集》看李泽厚的早期美学观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泽厚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已毋庸赘言。关于李泽厚的美学观念,论者大多围绕其思想成熟期的“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展开讨论,而往往忽略了其美学思想的早期酝酿期,因而未能充分展现其美学体系之全貌。需要指出的是,李泽厚平... (展开)

经典的美学论集
说到东方美学,李厚泽老师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位大家,对于近现代东方美学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本书也是李老师重要的美学理论体系的体现,经典的美学四书之一,和其他三本共同构建起他的独特的美学理论。这是一本有关美学的论文集,相对《美的历程》来说也更为庞杂和具... (展开)

审美的底层逻辑,了然!
前段时间很忙,纸书看得少些。某天,朋友强烈安利李泽厚《美的历程》。我说,这不是大学美学课上老师的拓展阅读书目嘛。吸引力法则,不久后李泽厚先生的成名作《美学论集》就来到了手上,喜不自胜。它是我国美学领域影响深远的重磅之作。 《美的历程》,主要是讲述中国数千年的... (展开)

美学论集:在思辨中,寻觅美的深意
这是一本与《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并称为“美学四书”的鸿篇巨制,足足六百余页,拿在手上几乎有一公斤重。 它也是李泽厚先生的成名之作,收录了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30篇美学论文。如果说对“美学”的研究,最终要回归到研究客观现实的美、人类的审美... (展开)

看看咱们中国老大爷谈美论美讲究美
上世纪80年代,一位不起眼的中国老大爷让北京大学万人空巷,无数人在食堂将他团团围住,食堂成了最拥挤的课堂,这位大爷就是李泽厚先生。他的著作《美的历程》,给当时的学术界带来了美的震撼,给无数青年带来了美的启蒙。《美的历程》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五千年的华夏之... (展开)

与大师对话,在思辨中寻觅美的深意
与大师对话,在思辨中寻觅美的深意 如果回到那个文学炙热的八十年代思想解放氛围中,有多少大学生手里捧着《美的历程》一书将其奉为美学圭臬,这本书可以说标志着中国文艺美学自50年代以来发展的最高成就,理论美学与生活本质相碰撞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主题意识的思想最前沿,“... (展开)

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必读之书
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乐观奋斗精神、道家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的超脱态度,屈原的“虽九死而毋悔”的执着顽强的情感操守,禅宗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形而上的心理境界……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哲学指向的最高精神阶段不是宗教,而是美学。 ——李泽厚《美...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李泽厚声明 来自书边猴 2020-05-29 13:38:02 。。。 来自蕾丝鞭。 2020-05-29 12:02:46网址:美的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7309
相关内容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怎么样从哲学美学走向生活美学与艺术美学
美食中的哲学原理
终末的哲学与美好生活
时尚哲学:美学与实用的结合
生活世界与美的哲学——叶秀山现象学美学初探.pdf
实践哲学与美好生活
生活美学哲学
哲学如何构建美好生活的理想
科学网—哲学与哲学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