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庭的生活改善离不开家乡和国家的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一般先于发展中国家进入老龄社会。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人口老龄化#

在旁人眼里,岑建国事业有成。今年50岁的他,身体略有些发福,喜欢笑,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1969年,岑建国出生于观海卫镇上横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上面有三个姐姐。13岁时小学毕业,先在家干了两年农活。15岁那年,他被招进观海卫第三棉花厂,当了一名木工学徒。
与现在普遍使用的钢制模具不同,当时棉花厂主要使用木质模具。岑建国干着木工活,顺带也就学会了维修车间机器。他经历了棉花厂最红火的一段时期,工人的收入在当时算高的,工作也稳定。与现在的年轻人相比,他工作的起步时间早,人生大事也办得“稳健”。在他26岁离岗这一年,大女儿已经两岁了。
后来,棉花厂因为棉花种植面积明显减少,收购量开始不足。商业浪潮汹涌而来,不少脑子灵活、肯拼肯干的职工已经提前离岗创业。当时全家人靠他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多少有些捉襟见肘。岑建国记得当时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花去一百六七十块钱,占了他大半个月的工资。家里平时没什么积蓄,还要四处借钱。
由于本钱不多,他没有像其他工友那样投资办厂,而是选择在老观城环城北路上开了一家铝合金门窗店。“厂里干木工,出来做门窗,也算是干了本行。”岑建国笑着说,做铝合金门窗没什么难度。此前,百姓家中使用的都是木质门窗,做铝合金门窗他算是入行最早的一批。不过由于这一行门槛低,越往后竞争越激烈。到了后期,门也成了品牌产品的天下,铝合金门窗只剩下一半生意可做。在开了11年之后,他最终关闭了门窗店。
2005年,35岁的岑建国开始了又一次创业,他回到了棉花厂转制后改造的城隍庙市场,开了观海卫第一家耐克品牌鞋店。后来又陆续把分店开到了南大街、南央路、市场路等老观城的商业街。这些年,品牌门店受到网购的冲击越来越大,分店逐步关停,目前,他仅在大润发商场还留着一处店面。
回想起来,岑建国感慨自己的创业都幸运地赶上了最早的好行情,“过去的钱好挣,也让全家人有了不错的生活条件。刚开始创业时压力都挺大的。说起来我的家庭生活能够有所改善,离不开家乡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罗重重
网址:小家庭的生活改善离不开家乡和国家的发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8672
相关内容
居家改造一小步,生活改善一大步:市中区率先开启城乡困难家庭居家环境改善项目乡村美好生活!从改善农村家庭环境卫生开始!
兴国县方太乡开展“以小家之美,筑乡村大美”家庭卫生评比志愿服务活动
[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 · 中国民俗学网
陵水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
改善你的家庭和个人生活
小学生家乡发展建议书(精选9篇)
快递“零距离”带动乡村发展
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四: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积极改善乡村老年人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