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含无限,又让人觉得无负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 0 负担或者低负担生活,希望把太多无意义的添加都清理掉,为身体、精神乃至生活减负。
近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 1 号会员店、京洞察,通过问卷形式与 1000 名消费者对话了「0 添加」生活方式这件事儿,调研结果显示:
「0 添加」这件事儿正在被大家所熟知,有近 30% 的人在五年前开始从食品领域关注到「0 添加」,随后几年,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也将关注点从食品延展到社交和生活。一年以前,关注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已超八成。
追求「0 添加」本质上是一种减负,65.5% 的人倾向「更多选择 0 添加、0 糖、0 脂的食品,追求无负担饮食」,给身体减减负;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特点的生活在其他领域内也在同步发生:有人通过各种方式去班味儿、破除内耗,压力之下为心情减负;有人通过定期断舍离为生活做减法……
52.4% 的人正在通过做减法让自己进入一种低负担、「0 添加」的生活状态,还有 18.5% 的人看了别人的减法方式,开始向往减负的「0 添加」生活方式。
仅 17.1% 的人表示「现在生活清朗,情绪稳定」,大部分人面临来自身体、精神、生活各方面的负担,而「0 添加」生活方式能有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享受生活,提升生活品质」,所以很多人为此付诸了行动。
「成分控」的年轻人,热衷「0添加」食品为身体减负
从「0 糖 0 脂 0 卡」到各种「0 添加剂」,给生活减负的风在饮食领域吹的越来越猛。毕竟,对于这届热衷于研究成分、迫切追求健康的年轻人来讲,吃喝这件事儿一定要搞得明明白白。在谈及「你会关注和购买哪些『0 添加』的食品饮料?」时,68.8% 的人关注 0 糖 0 脂 0 卡等低热量标签,有半数人更是会去看任何「0 添加」相关的标签,选购纯天然食品。
95 后姑娘 Cindy 是位「资深控糖人士」——喝饮料要买零糖的,吃零食前先看脂肪的含量,一日三餐几乎放弃了精制米面,只吃各种粗粮或粗粮制品,吃饭前还要再计算一下卡路里和 GI 值。「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明显清爽了不少,现在已经越来越爱这种生活方式了」。
王莉一家都爱吃火锅,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全家常去的一家火锅店的锅底里添加了增香增味的粉料包,而粉料包配料表中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存在导致肥胖、影响生长发育、降低记忆力等潜在危害。「本以为是养生的,每次都喝几碗,结果全是添加剂……」王莉不禁有些后怕。
现在,王莉一家不仅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频率,去超市购买食品时也格外注意是否是「0 添加」,比如买虾关注是否含有保水剂、买肉蛋关注是否有抗生素残留、买烘焙产品关注是否添加反式脂肪酸。
和 Cindy、王莉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调研中,58.4% 都渴求健康饮食,而在这个「科技与狠活」横行的世界里,70.7% 的人都会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在购买牛奶乳品、饮料、调味品、面包糕点、休闲零食时,他们格外关注「0 添加」标签。70% 的人会额外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有不健康的成分,40.1% 的人会额外关注成分和热量分布。
京东消费数据同样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0 添加」食品热情的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24 年 1 月至 7 月,0 添加食品商品数量同比增长 46%,0 添加的学生奶粉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6 倍,奶制品零食、坚果炒货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2 倍,乳品冷饮、杂粮、肉类零食、面粉的成交额同比涨幅也均超过 100%。
精神归零重置,才知道松弛感有多强
面对来自工作、个人成长、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年轻人对精神减负的渴求已经达到了极致。在此次调研中,对于「0 添加」生活方式的追求,除了「更多选择 0 添加、0 糖、0 脂的食品,追求健康无负担饮食」之外,还有 39.4% 的人倾向于「拒绝被卷、拒绝内耗,压力之下为自己心情减负」。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将周末和节假日用于旅游、徒步爬山、户外骑行等各种能缓解焦虑、释放压力的活动,甚至只是利用午休时间到街边公园透透气,散散班味儿,也能让很多上班族获得治愈,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
王晗是某互联网大厂的一位业务经理,每天被营收、成本、KPI、deadline 折磨得「压力山大」。每次小长假他都会安排一次长途旅行,去川西看雪山,去云南雨崩徒步,去戈壁穿越……将一身负担在大自然中得到净化,然后活力满满的回到岗位上继续打拼。
一些消费数据正反映着这一趋势:譬如,在京东运动户外品类中,公路车、骑行服、骑行穿戴装备的成交额同比增长 80% 以上;越野跑鞋、冲锋衣裤、徒步鞋等户外鞋服同比增长 50% 以上;户外仪表、户外背包、登山攀岩等户外装备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 40%。
除了自我疗愈和减压之外,还有很多人为了缓解过度社交带来的负担,纷纷开启「0 糖社交」,正在践行「拒绝无效社交,社交上保持一定独立性和距离」的人达 67.4%。艾琳经常会组团去户外徒步,但同行者彼此之间形成了默契,「不问那些有的没的,只保持松散的兴趣联系,有事一起干,没事立马散」。艾琳说,这是她钟爱的「0 糖社交」,「不必过多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交往过程中更轻松、自由」。
和过去相比的交往形式,「0 糖社交」主打一个分寸感。这类社交的兴起,无疑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处境相关,受够了整日戴着社交面具生活的人,正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之法。在这个交往过载的世界里,年轻人不断做着减法,他们终于不再把社交当成必选项,调研中 53.2% 的人对此深有认同,他们觉得让社交变得简单舒适,可以「更加注重保持自我,不过分受他人影响和控制」。
给生活做减法,年轻人迷上断舍离、精简消费
不只是身体减负、精神减负,「0 添加」还延伸至生活多方面。在调研中,52.4% 的人就表示,「已经开始做减法,让自己进入一种低负担、『0 添加』状态」,还有 18.5% 的人「看了别人的减法方式,开始向往减负的『0 添加』生活方式」。
「0 添加」生活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断舍离」。当生活变得愈加稳定富足,大家也逐步意识到「太多」也是一种负担,不管是清理衣服书籍、玩具手办,还是化妆品、首饰,都将是「做减法」的重要选择。之所以「断舍离」,64.7% 的人认为是因为它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56.8% 的人表示可以「控制物品数量和减少整理难度」。
曾是极繁主义者的阿茂对此感受颇深。过去,他物欲很强,大到家具,小到手办,只要看到钟意的商品,一定会选择带回家中。直到「家变成了杂货店」,他才反应过来,更多的物品,带不来更大的幸福。他决定来一场「断舍离」:「喝水的杯子从 24 个变成 2 个,每个季节的衣物要不超过 5 件,看到心仪的玩意儿,第一时间会想到底需不需要」。如此一来,杂乱的空间变得清爽,与此同时,他的观念也悄然生变,「随着家中无用东西的清理,好像对物质的迷恋也一并祛除了」。
在本次调研中,57.7% 的人正在践行「断舍离」,「喜欢极致简洁的生活空间,能收进柜子里的东西绝对不让它们出现在外面」。有四成人大概每月就会进行一次「断舍离」,在他们看来,这「精简了生活,使人居环境更加宜居」,也让「个人心情变好,内心更加有秩序」,更能「减轻负担,更加专注自我」。
重塑家庭空间之余,年轻人也由此习得了精简消费。精简消费并不是单纯的节约和消费降级,而是把钱「砸向」那些真正有益于减轻生活负担的事情上,是更加理性的消费。调研显示,66.2% 的人正在「精简消费,尽可能买一些真正需要的东西」。
在某外企就职的 Jason 表示:「我所理解的精简应该是精致而简单,在没有负担的前提下才能让自己更舒服。」对 Jason 来说,既不认可「割韭菜」式的消费模式,也不太喜欢一味的节约而过得不开心的方式,「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自己开心就行。」
Jason 的这一观点在调研中也得到了呼应,46.7% 的人表示「精简消费能够让自己不再依赖物质定义生活价值,而是从内心深处去感受生活的丰富与美好」。41.2% 的人表示「精简消费使得生活秩序得到改善,品质实现了提升」。
尾声
「0 添加」已成为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减负生活方式。更多年轻人知道,无需背负太多压力,只要主动拥抱低负担的生活,就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京东旗下的 1 号会员店作为这一生活理念的积极践行者,正持续在「0 添加」食品领域发力,致力让更多消费者拥抱并享受这种健康低负担的生活方式。1 号会员店自有品牌 One's Member 的「0 添加」商品已超过 300 款,此前曾在行业首发 8 类 0 添加食品选品标准,并上线「配料干净」等一系列提醒,对于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乱象频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人借此认识到了零食、面点、生鲜等品类食品中「0 添加」的意义。
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先让我们看看哪些食品是真正的「0 添加」吧,带着更充盈的认知,再慢慢靠向着健康生活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