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
加热饼干时,建议翻面,确保两面受热均匀。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电器使用技巧# #微波炉加热小贴士#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与此同时,少部分人群存在体重过低的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与2002年的22.8%和7.1%相比大幅增长;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农村地区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将超过城市地区。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同时还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并直接或间接增加医疗支出和社会经济负担。
一、体重的分类标准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7岁以下儿童以年龄别BMI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
低于相应年龄别BMI中位数的2倍标准差为消瘦,高于中位数的1倍标准差但不高于2倍标准差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倍标准差则为肥胖。
*引自:《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 423 - 2022)
7~18岁儿童青少年以性别年龄别BMI作为筛查超重肥胖标准。
*引自:《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 - 2018)
二、体重管理相关评估
为确保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需对个体健康状况、具体需求、风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通常包括个人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人体成分分析、生活方式评估、运动能力评估等。
(一)个人史、既往史等相关病史评估。
1.充分了解减重目的和意愿、个人自律性、可自由支配时间等相关信息,详细询问家族史、出生史,超重肥胖起始 时间及原因,既往减重方法、次数、效果、持续时间等。
2.超重肥胖相关疾病史和特殊用药史。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结直肠癌等。特殊用药史包括但不限于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二)生活方式风险评估。
包括饮食行为、身体活动水平、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吸烟、饮酒情况等多个方面。饮食方面,评估总能量摄入、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等因素。身体活动方面,评估活动类型、时长、强度、频率及活动总量等。睡眠质量方面,评估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及节律等。心理健康方面,评估心理压力、情绪状态等。
(三)体格检查、人体成分、能量消耗评估。
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人体成分(体脂率、体脂肪量、内脏脂肪、肌肉量等),计算BMI、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等。能量消耗评估方面,重点评估基础代谢率和总能量消耗情况。
(四)医学检查评估。
建议的医学检查评估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肝脏、胆囊、胰腺、肾脏B超等。必要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加测胰岛功能、甲状腺功能、皮质醇、性激素、骨密度等。
(五)运动能力评估。
运动能力的评估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评估中需要考虑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力量在不同部位的水平和功能性强度,身体的灵活性和延展性,以及心肺功能等。
(六)特定人群评估。
儿童应询问喂养方式、生长曲线、家庭学校饮食与运动情况,以及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三、儿童的体重管理
(一)学龄前儿童(5岁及以内)。
建议定期监测身长/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在不影响学龄前儿童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超重肥胖儿童应控制体重增长速度,消瘦儿童需要排除疾病,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建议综合管理膳食、运动和睡眠,通常不推荐药物和手术治疗。
1.膳食管理。
(1)科学喂养,防止过度营养,预防早期肥胖。6个月以内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起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
(2)控制糖的摄入。2岁以下应避免添加糖,2岁及以上限制添加糖。
(3)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增加新鲜果蔬,不吃或少吃高脂、高钠加工食品和高能量密度食品,控制零食摄入。
2.身体活动。
(1)活动多样化,确保运动时长。1岁以内鼓励自由活动,1~5岁儿童每日至少进行180分钟的多样化身体活动,以户外为主。
(2)超重肥胖儿童应根据个体情况增加运动量。3~5岁儿童确保每日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身体活动(包括30分钟指导下的运动)。
(3)鼓励活动,减少久坐。2岁以下避免电子产品,2~5岁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少于1小时。
3.睡眠管理。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确保充足高质量睡眠。
(二)学龄儿童(6~17岁)。
建议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在不影响学龄儿童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超重肥胖儿童应限制总能量摄入,消瘦儿童需要排除疾病,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1.膳食管理。合理选择食物,保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基本需要及膳食营养平衡。
(1)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并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规律三餐摄入, 科学合理加餐,限制甜食、零食及含糖饮料。食不过量,专注进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3)合理减重。不建议节食减重和快速减重。
2.身体活动。建议校内和校外每日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的运动。
3.减少久坐,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4.睡眠管理及心理支持。确保早睡,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建议6~12岁每日睡眠时间9~12小时;13~17岁青少年每日保持8~10小时睡眠。维持规律的睡眠-觉醒作息时间。必要时采取心理支持与放松训练。
表:各类食物选择举例
分类
优选食物
限量食物
不宜食物
谷薯类
蒸煮烹饪、粗细搭配的杂米饭、红薯饭、杂粮面、意面等
精白米面类制品,如白米饭、白面条、白馒头、白面包、粉丝、年糕等
深加工糯米制品,如酒酿圆子、五花肉粽子等;高油烹饪类主食,如油条、烧饼、炸薯条等;富含添加糖、奶油、黄油的点心零食,如奶油蛋糕、黄油面包、奶油爆米花等
蔬菜类
非淀粉类蔬菜,如部分根茎类蔬菜、叶类、花类、瓜茄类、果实类等
淀粉类蔬菜,如土豆、芋艿、山药等
高糖高油烹饪的蔬菜,如炸藕夹、油焖茄子等
水果类
绝大部分水果,如浆果类、核果类、瓜果类等
冬枣、山楂;部分热带水果,如香蕉、榴莲等
各类高糖分的罐头水果和果汁
畜禽类
畜类脂肪含量低的部位和制品,如里脊、腱子肉、血制品等;少脂禽类,如胸脯肉、去皮带腿肉、血制品和菜肴如鸡鸭胗等
畜类脂肪相对高的部位,如排骨、肩部肉、舌等;带皮禽类;较多油脂、精制糖、盐等烹饪的畜禽类
畜类脂肪含量高的部位,如肥肉、五花肉、蹄髈、脑花等;富含油脂的内脏,如大肠、鹅肝等;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高糖烹饪的畜禽
水产类
绝大部分清蒸和水煮河鲜和海鲜
较多油脂、精制糖、盐等烹饪的水产类菜肴,如煎带鱼、糖醋鱼等
蟹黄、蟹膏等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河海鲜部位;油炸、红烧等高油高盐高糖等烹饪的水产
豆类
大豆和杂豆制品,如豆腐、无糖豆浆、低盐豆腐干、低糖豆沙等
添加糖和脂肪含量相对高的豆制品,如腐竹、素鸡、豆沙馅等
高糖高油高盐加工的豆制品,如兰花豆、油豆腐、油面筋、咸豆腐等
蛋乳类
原味乳制品,如纯奶、无糖酸奶、低盐奶酪等,蒸煮加工的蛋类
含有少量调味添加的乳制品和蛋类制品,如含糖酸奶、咸奶酪、少油煎蛋等
含有大量添加糖、油脂加工的乳制品和蛋类制品,如复原乳、果味酸奶、炒蛋等
坚果类
无添加糖和盐的原味坚果
少量盐调味的坚果
大量盐、奶油、糖等调味的坚果制品
调味品类
各种植物油、醋、低钠盐、天然植物香辛料等
含大量盐的调味品,如豆瓣酱、黄酱、酱油等;含大量添加糖或淀粉的调味品,如果酱、甜面酱、蜂蜜等;高饱和脂肪酸的调味品,如黄油、猪油等
盐、食糖、糖果;含大量反式脂肪酸的调味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等
注:当儿童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应该尽量选择 “优选食物”。当儿童体重属于消瘦范围,可适度增加“限量食物”。当儿童体重处于超重和肥胖时,严控“限量食物”和“不宜食物”,同时减少总能量的1/3~1/2,增加蔬菜类食物,改进烹调方式。
网址:“两会热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0206
相关内容
两会热议:新能源汽车绿牌或将改头换面?雷军提案引热议看热词·说两会丨今日热词:“进”
2017最新社会热点热议,社会现象深度解析
议论文社会热点素材积累
两女子吃自助“连吃带拿”被抓包 脸皮忒厚引发热议
社会热点议题
河声丨“十大两会热词”饱含民生期盼
两会会客厅
节能环保成两会热词 车企节能技术小盘点
节能环保成两会热词 车企节能技术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