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民工的围城

发布时间:2025-04-16 16:50

城市居民讲述的异国文化融入经历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居民故事#


踏入金融行业的门槛,仿佛步入了一座既璀璨又迷离的“围城”。外界投来的是羡慕的目光,只见其表:高薪厚禄、高端办公环境,每日穿梭于城市的天际线间,生活似乎被镀上了一层金辉。然而,这光鲜背后的真相,却如同双面镜,映照出截然不同的世界。

身处其中,金融从业者自嘲为“金融民工”,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每日与复杂多变的市场博弈,风险如影随形。工作的节奏快如鼓点,出差成为常态,占据了生活的大半,家人的陪伴成了奢侈。不论是站在投行巅峰的精英,还是深耕行研领域的学者,亦或是掌管巨额资产的基金经理,白天他们是职场上的佼佼者,身着笔挺西装,于高档写字楼内运筹帷幄。

然而,当夜幕低垂,城市的另一面悄然展开。他们或许正挤在拥挤的公交与地铁中,为生活琐事精打细算;也可能在酒桌间辗转,为了一纸合约,不惜以健康为代价,沉醉在灯红酒绿之中,只为那份不确定的机遇。

这座“围城”,既是梦想的港湾,也是现实的试炼场。城内之人,或许正渴望着逃离这份光鲜背后的苦涩,寻找更加平衡的生活;而城外之人,却怀揣着对成功的憧憬,络绎不绝地想要一探究竟。

在这片围城之中,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迷惘与挣扎?是否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问过自己,这一切是否值得?但请记住,无论选择留下还是离开,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探索。在这座围城里,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金融人生。

一、高额的要求,大多数人满足不了

现在门槛是越来越高了,这个我们金融小伙伴感受最深。

金融机构在实际招聘中,会层层把关一个应聘者的方方面面,除了会看学生的学历背景,过往的实习和工作经历现在也成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为职场和学校,不管在做事的思维、方法,还是内容上都有不同,应聘者在学校里学习能力的强弱并不等同于他/她在真实岗位上工作能力的高低。

说个我们金融小伙伴的同学,本科是国内普通211,硕士是国内top的学校,秋招其他机构的offer,但是中金和华泰证券的网申也没能通过。

头部券商在看学校的时候,不仅会看“最高学历”的学校,也会看本科学校。在很多资深HR眼里,他们认为本科清北复交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所以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学校背景,可能简历关都过不去。

我总给我们金融小伙伴的学员说,现在很多券商和金融公司对实习时间的要求都是最好3个月以上,最低也是要求超过2个月的,所以同学们在时间计划上一定要提前规划和准备,留出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实习。

二、入行了,也得努力才能留下了

首先是金融行业很“卷”,优秀的从业人太多。

过去几年,那么多高考状元选择了清华经管或者是北大光华,那么他们毕业进入行业的时候,自然就是金字塔的人。

金字塔间的人的互相竞争,能够不压力大吗?

有很多人就抱怨说,金融行业进去了,这个一年都未必能留得住,原因是在于金融行业,它的淘汰机制是非常非常完善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行不努力,你就留不下来,受不住压力的,也是一样的。

所以你会发现,种种要求下,金融行业真的是很难留得住,有的是自行被淘汰,有的是被这个行业所淘汰,就各种方式就就很多。

举个例子,无论在基金、信托、银行和券商中,风控合规岗是公认比较枯燥的工作,而市场销售业务岗是公认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金融行业中为了相互制衡,风控合规岗和市场销售业务岗的人员属于天然对立面,风控合规岗的信条是“宁愿错过,不能犯错”,而市场销售业务岗的信条是“还没犯错,就不能错过”。

所以两个岗位的员工进行扯皮撕逼的情况不在少数,开完会放下电话,都会问候对方母亲表示礼貌。

二级研究岗也是如此,不能出错,一出错就直接被踢出去了。

金融业就是如此,尤其做大项目,压力会更大。

人才一直都稀缺,因为每年会被淘汰掉很多人,会有很多人离开。

只要够聪明肯干,又有名校的背景,学习力强,在这行业成长的很快。

如果在市场经济,一般是责任越大,压力越大,待遇越好。金融行业是平均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如何能进去的问题,而不是压力大不大的问题。任何职位,都存在压力。

但如果是做市场销售或者背负任务指标而自己拓展不力的人,可能会压力山大。

三、时间长了发现都是镜花水月

确实,金融行业常被外界视为高薪行业的代名词,然而,这一光鲜表象下隐藏的是深层次的职业分化与挑战。对于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而言,确实存在丰厚的收益机会,但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而言,初期的薪资状况可能并不如预期那般乐观,他们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方能逐渐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金融业的职业生涯犹如攀登高峰,职业资质与经验积累是不可或缺的攀登工具,需要从业者如同珍视生命般予以重视。无论是深耕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领域,还是活跃在销售、运营等前线,专业化、持久化、精细化的职业路径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行业内的薪酬结构呈现出显著的金字塔状,高层管理者的高收入往往拉高了整体的平均水平,而基础岗位的实际薪资虽然相较于其他行业仍具竞争力,但性价比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996工作制被广泛讨论的背景下,金融业内同样存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甚至不乏007的工作模式,这使得时薪的计算变得尤为重要,反映出该行业性价比的相对劣势。

以VC投资经理为例,即便是毕业于顶尖学府、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其年收入也可能因缺乏Carry(即投资收益分成)而未能突破百万大关。Carry作为投资经理的重要收入来源,其获取难度极高,需以专业能力为基础,成功为投资人创造可观回报方能有望获得。然而,这一部分的奖金往往需等待基金结算,时间跨度长达数年,期间的不确定性以及离职风险更是加剧了其获取的难度。

相比之下,选择进入某些外企或实体行业,如德企的分子生物领域,不仅能够享受相对稳定的薪资待遇(年收入百万以上并非遥不可及),还能拥有更为规律的工作时间,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再者,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也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尽管基金经理这一职位看似光鲜,实则需要持续不断的研究与努力来维持业绩,稍有不慎便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挫折。金融行业的残酷之处在于,它给予从业者以无限憧憬与希望,但同时也要求他们付出难以估量的努力与牺牲。

综上所述,金融行业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舞台,也是一个考验毅力与智慧的战场。从业者需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与持续的学习动力,方能在这个镜花水月般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最后

在金融行业的广阔舞台上,手握牌照如同持有入场券,而真正让舞台熠熠生辉的,则是那些高效运作的平台体系。这一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平台化”转型,其中,牌照资源是基础,但真正驱动行业前行的,是人的智慧与创新。

人的成长轨迹在金融行业中尤为显著,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心态的微妙变化。初入行的金融新人,往往被繁重的工作量和相对有限的报酬所困扰,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模糊,追求效率与性价比的权衡成为常态。

然而,随着职业生涯的深入,部分金融从业者步入中期阶段,他们或选择调整赛道,转向更为稳定或压力较小的岗位;或坚守阵地,投身于高强度、高回报的岗位,以不懈努力换取职业成就。在这一阶段,个体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当金钱与健康的较量达到某个临界点,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真谛,追求更加和谐与满足的生活状态。

金融行业的魅力之一,在于其多元包容性。一个团队之内,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专业背景各异的精英,他们的不同视角与思维碰撞,为市场分析与决策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促进了团队整体的智慧升级。

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行业中,竞争尤为激烈。金融行业从不缺乏才华横溢的精英与不懈奋斗的勇士,它更加青睐那些怀揣梦想、野心勃勃、勇于探索的个体。对于有志于在此领域立足的人来说,构建并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本科阶段起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奠定未来职业生涯坚实基础的关键所在。

(转自:智超讲财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金融民工的围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0276

相关内容

民生银行临沂西城支行:传播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
海尔消金:为新市民打开城市梦想的金融大门
消费金融惠民生 让新市民工作生活更有奔头
金融赋能,共筑人民城市美好未来
【金融服务新市民专题】让消费金融惠及3亿新市民
从城市建设到人民的美好生活 回归初心 相融于生活的新金融探索
马上消费金融加速金融创新,让新市民融入新生活
加速金融科技赋能 消费金融点亮“新市民”美好生活
建行生活: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坚持人民金融为人民
中天金融北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