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这些日常护理常识要知晓

发布时间:2025-04-17 22:53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保健:保持良好坐姿,定时活动腰部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这些日常护理常识要知晓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类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为男性,腰部长期有较大压力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腰部纤维环遭到严重破坏,腰部出现疼痛、麻木、下肢无力等是其临床表现。若患者经常久坐、站立,症状会逐渐加深,严重者会影响其工作甚至正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要了解哪些护理常识呢?一起来看看。

  腰椎间盘突出的概述

  椎间盘是上节脊柱骨、下节脊柱骨中间的组织,组成有中间的髓核、环状的纤维环、上下软骨板,椎间盘的形状犹如锥体间的海绵垫,其作用是缓冲。而椎间盘髓核能协助腰椎弯曲、吸收震荡,其能像果冻一样,跟随外界的压力而变化位置以及形状,四周较厚的一层纤维环可以把髓核固定在里面。

  腰间盘突出是指因退行性病变、外伤等因素致使椎间盘的一些部位改变结构,从而使纤维环断裂或者后凸,髓核组织从破损的纤维环内突出,也称作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从椎间盘后穿过,如果突出的组织刺激或压迫尾部神经、脊神经,就会导致各种症状出现,比如大小便失禁、腰腿痛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

  大部分患者腰腿疼痛,可能与创伤相关,但是一般经过询问发现,在腿痛比较明显前,患者在数月或数年前就有间断性腰痛病史,在一般情况下,腰痛发作时间比较短暂,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疼痛能够得到缓解。一般疼痛会在举重、扭转、重复的弯腰、用力等情况下发生。一般在下腰部出现疼痛,向臀部、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转移,而向大腿后侧转移疼痛是由多种部位的病变导致,比如脊椎骨膜、前后纵韧带、小关节等。转移到膝盖以下的部分疼痛被叫做根性疼痛。在腰痛、腿痛症状较重时,会给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带来影响,严重者致使残疾,劳动能力彻底丧失。

  护理方法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逐渐步入年轻化,发病后的患者活动功能受限,生活质量降低,而更严重的患者不能进行活动,自理能力较弱,从而让整个家庭承受较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预后质量得到相应改善。但是这种护理方式只注重治疗疾病,而容易忽视患者体位、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使护理效果较差。所以往往需要采用具有个性化、细致化、全面化的护理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模式有以下几点:

  常规护理  包含饮食指导、训练指导,依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给其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确保饮食结构合理,营养相对均衡,同时,依据恢复状况做基本的康复指导。

  心理护理  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腿疼、腰疼的症状加重,患者自理能力迅速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行走功能、活动功能受限。因此,大多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脾气暴躁等,临床配合度较低。这时要了解出现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主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清楚地讲述注意事项、发病原因、具体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尽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体位护理  由于患者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为了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在护理期间,最好取患者舒适的体位,因为患者有较特殊的病变部位,所以不适宜睡过软的床,一般在硬板床上休息,为了脊柱能够在物体支撑的作用下确保姿势正确,患者在休息时,处于仰卧位,垫高腰部,确保姿势较舒适。

  药物治疗护理  依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患者极为关键的药物干预,对于病情较急的患者来说,要给予静脉滴注药物治疗,若患者无法忍受疼痛时,要谨遵医嘱适当服用止痛药物。

  监测病情  密切关注患者的发病原由,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同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具体疼痛症状等,针对患者的疼痛症状,适当调整治疗方法,对于疼痛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来说,要选择适宜的药物促进治疗。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对于疼痛伴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来说,要进行手术治疗。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陆方群

网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这些日常护理常识要知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2406

相关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保养常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日常保养常识
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保养常识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锻炼方法有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食疗食谱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有妙招
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综述
温拿健康:腰突患者必知:日常生活中的护腰小贴士
练瑜伽致腰椎间盘突出需量力而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