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怎么做?(案例版) | 社工课
"Smiling Mind: 提供儿童和青少年情绪管理课程" #生活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 #情绪管理软件#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张莉莉
单位|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工作站
一、需求分析
成年人受困于自己的烦恼和情绪,常常有种草率的想法,认为未成年人的世界无忧无虑,但实际上,未成年人正处在情绪和精神格外脆弱的时期,面对棘手的状况,他们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压力和情绪的烦恼。
青少年社工在日常工作中也发现,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与物质世界和生活环境的优劣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学习、人际交往及亲子关系成为影响未成年人情绪的主要原因。
就算未成年人在一个领域中没有控制感,只要他们在另一个领域能实打实地有控制感,就能很好地缓解情绪并应对挑战。
青少年社工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未成年青少年学习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建立社交上的控制感,健康自信地成长。
二、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混龄小组活动,引导组员认识情绪的意义,并掌握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
(二)、分目标:
1、引导组员接纳正负向情绪及了解应对情绪的方法
2、以情绪管理为干预的主题,了解他人及自我的情绪表达
3、引导组员建立社交的控制感,适当的进行压力管理,提升自信及幸福感
三、服务过程
第一节:
青少年情绪控制能力弱,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一些事情如不能恰当地面对与处理,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知道如何调整和宣泄,如果长期沉溺在负面情绪中,容易做出过激行为,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
社工精心招募了六名未成年青少年作为组员,循序渐进地引导组员了解情绪,并掌握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平等交流、共同成长也是此次小组活动的目标之一。
小组第一节,主带、辅带社工及志愿者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社工便带领组员进行真我风采和有球必应的破冰活动,真我风采游戏让组员首先进行自我介绍,之后通过在活动现场找一件可以代表自己的物件,分享寻找此物件的理由。
例如小琪找到了挂钟,认为自己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这样的方式令组员的个性特点更鲜明。而有球必应的游戏则迅速调动活动现场的气氛,通过抛球-提问-接球-回答的方式令组员之间快速熟悉彼此,加深了活动现场的气氛。
破冰游戏后,社工介绍了本次小组活动的目标并说明了团体规范的意义,同时社工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及小组契约书,通过这一环节,组员建立了初步的团队信任关系,有利于组员更好地投入下面的小组活动。
组员互动的过程,也是组员与社工、组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轻松而和谐的活动氛围有利于组员的可持续发展,后续活动中社工要注重营造轻松、安全而愉悦的活动环境。
第二节:
正因为人有喜怒哀乐等众多的情绪,才构成了缤纷多彩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由物质组成的,情绪也占很大的比重。
第二节小组活动,社工带领组员了解情绪到底是什么?情绪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质,以及通过情绪测试,引导组员学会控制情绪。
活动开始社工带领组员进行来模仿吧互动游戏,社工要求组员根据自己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决定今天要模仿的动物:A-F 狗、G-L猫、M-R 、S-Z羊,邀请组员两两组合,互相模仿动物叫,至少5秒。
之后组员一一进行尝试,社工邀请小凡分享参与的感受,小凡认为一开始很尴尬,但自己克服尴尬情绪后就变得容易多了,就像小凡分享的一样,尽管游戏开始的时候大家有不好意思,但好玩和幽默的情绪可以让大家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因此社工总结,正向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
既然说到情绪,组员对自己这周的情绪如何评价的呢?社工为每位组员准备了情绪温度计,请组员以0-10度来表示自己这周的情绪温度,0-10度分别代表从不快乐到快乐的程度。
组员完成自我评价后,社工邀请组员分享,在社工的鼓励下,低年龄组派出了小怡组员分享,小怡给自己这周情绪温度定位9度,顺利完成了本周的学业,这一周过得很开心;而高年龄组的小婕则将情绪温度定位6度,因为有点担忧自己的成绩。
社工也做了观察,低年龄的组员自我评价均在7度-10度之间,而高年龄组的组员则徘徊在5-7度之间,组员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社工也引出了情绪的概念,这是一种心理活动,社工以踢猫效应的案例入手,向组员介绍了情绪的基本类型、特征,组员也诧异于原来坏情绪对人的影响是如此大,这一环节让组员对情绪有了基本的认识。
此次活动,社工带领组员对自我的情绪有个基本的认识,在社工的引导下,组员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了解情绪,明白情绪和情感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只要我们愿意,是可以通过改变保持良好的情绪,改善不良的情绪。
社工好书推介,限时折扣,有需要的拿走↓
第三节:
情绪就像神奇果,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但作为青少年,我们在遇到常见的挫折和失败时,是如何处理的,而作为同伴,是否认同组员的处理方式呢?
第三节活动,社工引导组员观察他人通常如何表达情绪,同时通过情绪脸谱,有针对性的解决组员的情绪困扰。
第三节小组活动,社工拿出准备的情绪稳定仪,邀请组员完成闯关,组员要将金属环在不碰触任何物体的情况下环绕一周。
作为首位体验的思然,游戏刚进行不久便触动了报警器,虽然有些遗憾,但为其他组员的尝试提供了经验,组员一一尝试,只有小凡在第二次尝试的时候完成了通关。
谈及方法的时候,小凡认为这个游戏想要成功只有一个方式,就是情绪的稳定,不受旁人和环境的干扰。社工提问如果带着焦躁、不耐烦的情绪进行游戏,会成功吗?小凡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有了之前活动内容的铺垫,社工简短的讲解了情绪对人的影响,巩固了活动的成效,随后社工带领组员进行了情绪卡片环节,邀请组员在开心、紧张、兴奋、难过、纠结、焦虑、愤怒等20多种情绪卡片中,选择出当下最能代表自己情绪的卡片,并说明理由,组员小怡选择了紧张,因为其年龄最小,有点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好,而社工带领其他组员给予其掌声,告诉了小怡其表现很棒,得到鼓励的小怡非常开心;
而组员思然选择了焦虑,哥哥回老家了,思然很想念哥哥,这时年龄较大的小婕主动给予思然一个拥抱,并鼓励其留在上海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这一环节引导组员表达自己出现这些情绪后的情绪走向,社工针对组员的情绪给予正向引导,学习如何与情绪和平共处,凡是都有AB两面,学会积极看待问题。
第三节小组活动,社工发现小组成员之间越来越熟悉,会互相鼓励,但也开始偶尔开始出现小组冲突,此时社工会将第一节活动组员签署的小组契约书来提醒组员,要相互尊重和团结,用心聆听、真诚回应。
社工希望在这个小组中,每一个组员都可以被照顾,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社工人的能量卡!每天一张彩虹能量卡,有需要的拿走↓
第四节:
第四节小组活动之初,社工分享一个故事,叫做“倒霉的一天”,故事主人公从一早上开始,因为起床晚被父母批评而不快,积累了负面情绪,到学校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再次感受到了委屈,每挨骂一次就吹一下气球,故事直到气球吹破了为止,这一环节社工引导组员讨论为什么气球会破?
讨论生气时应该怎样处理,组员们也纷纷表示生气解决不了问题,社工也认为应该积极想对策,社工引导组员在模拟中找到应对负面情绪的办法。
为了延续组员们积极的情绪,社工进行下一个环节,情绪加油站,请组员分享让其感受最深及最想讨论的事情,组员小婕表示班级里有一个同学为人处世让其看了非常不愉快,并例举了该同学装弱小、爱吹嘘等种种行为,小婕的问题得到了其他组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身边都有这样爱表现的同学;
组员小婕通过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以获得情绪的表达宣泄,而社工邀请其他组员分享应该如何对待这类同学,组员们给出了不应让他人影响自己心情的建议,改变不了他人的时候可以改变自己,去找自己愿意交往的同伴玩耍,组员们理性的回应也得到了小婕的认可,社工也认为,如果因为这位同学而放弃了与其他同学交友的意愿,损失的反而是自己,不如积极改变自己,走出去交其他好朋友。
借此机会,社工详细地向组员介绍了学会摆脱不良情绪,掌握控制技巧的表达方法,例如自我激励法、合理宣泄法、心理换位法、转移注意力法,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组员在接纳正负向情绪的同时,获得情绪的表达与宣泄。
活动的最后,社工总结我们试着对自己说一些正向、鼓励的话,用适当的方式转移及表达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社工给组员留下了家庭作业:观察家里人是如何表达情绪的,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认可吗?
第五节: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人际关系更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负情绪的产生,第五节小组活动,社工引导组员建立社交控制感,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学会处理简单的人际交往间的冲突。
活动开始,社工先对上节布置给组员的家庭作业进行分享,这一环节小婕主动要求发言并表示自己很有发言权,因为其刚和奶奶闹矛盾,奶奶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冷战,小婕表示奶奶一旦冷战,短则一周,最长的时候一个月都没有说话,当社工问其采取何种方式化解的时候,其表示什么都没有做,社工询问其是否想听其他组员的意见,得到其允许后,组员文馨发言,文馨表示如果和妈妈闹矛盾,其会做饭给妈妈吃,并用撒娇的方式不断的说对不起,通常这个时候妈妈就会笑了,自然矛盾就解决了。
同样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消极和主动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相信文馨的建议一定会令小婕有所思考。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除了亲人之间,还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多个维度,随后,社工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要求组员回想被朋友、同学、老师等拒绝的感受经历,把有关情景或人物写在纸的下方,而纸的上方写出自己被拒绝后的想法和做法,在组员全部完成撰写后,社工邀请组员进行分享与讨论,组员小琪写了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过生日没有邀请其,觉得有些伤心,其将这件事写进了日记里,社工在邀请其他组员讨论的时候,着重引导除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其实无论是何种更好的方法,社工必须让其他组员了解,一般人被拒接后产生的情绪是有共性的,所以不要将这种感受放大。借此机会,社工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内容以PPT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组员做总结。
希望每一个组员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社工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小组活动进行到第五节,社工也告知了组员小组即将结束,希望组员可以回顾在小组中学到的,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第六节:
情绪的丰富性是人生动活泼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了丰富而生动的情绪,就会呆板而没有生气,但当负面情绪不可避免时,我们要学习如何正确的梳理这些负面情绪。
因此社工营造一个安全又积极的环境,让组员认识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掌握情绪宣泄的合理方式,同时为组员建立社交上的控制感,让组员在聆听中感悟,在感悟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在成长中进取。
小组活动进行到最后一节,社工带领组员回顾整个小组的进程,在回顾中巩固活动收获,引导组员以健康的情绪,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学习和生活。
回顾之后,社工邀请每位组员在塑泥上书写一个字,留下“我们是最棒的,加油”的口号,希望这句口号可以给组员带去力量,今后在遇到问题,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想到我们参与过的这一期小组活动,想到我们彼此的鼓励和建议,而社工也将保留组员的用心书写,激励社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引导更多的青少年获得支持和自信。
带着美好的期许和愿景,社工带着组员与“我是最棒的,加油”合影留念,活动最后社工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也留下了社工的联系方式,以社工信箱的方式继续支持和鼓励组员们,希望组员们学会看问题、解决问题,用积极自信的态度生活,加油!
四、评估效果
(一)、小组改变
(1)在小组的氛围上可以感受到整个小组在推进过程中的改变,刚开始社工需要引导和鼓励,组员被点名才愿意回答问题,但随着小组的深入,组员有意识的去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为其他组员出谋划策,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小组组员间进一步加深了了解,那剖析的内容就可以更加深入,当然在分享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分歧,但通过社工及其他组员的解释都可以被和解,伴随着这样的改变,整个小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了提升。
(2)情绪方面知识的获得和青少年做出改变有不同的过程,可以是青少年通过直接经验获得,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或同伴的影响而习得,即我们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在此次小组中,组员的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组员与社工通过不同的活动载体,为其他组员树立一个观察和吸收他人好的做法的榜样,同时,组员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和模仿,使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一些积极的改变。
(二)、小组状况及分析
1、此次小组实务经历了招募成员、开展小组活动、过程分享、后期评估以及跟进等几个阶段的内容。
首先整个小组紧扣目标,其次小组活动内容设计上考虑到低年龄及高年龄组员的特征及能力,最后小组推进由浅入深、在互动及营造的轻松氛围中,充分表达自我,主动披露问题并互相出谋划策,组员互相倾听,学习他人处理情绪及人际好的方法,在沟通、回忆、模拟、类化等专业方法指导下,最终达到提升组员处理情绪的能力的目标。
2、此次小组以设计不同的游戏及互动方式,例如真我风采、有球必应、来模仿吧、情绪稳定仪、吹气球等,增加了小组活动的趣味性,符合这个年龄段组员的特性,有利于组员投入小组中。
在小组过程中,社工通过情绪温度计、情绪测试、情绪卡片、等内容引导组员学会分析情绪,表达情绪,感受他人情绪,从而让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此外,结合日常生活的情绪经历或案例分享(如:观察家人的情绪表现和AB剧等)的方式案例分析、表达、感受和学习正确处理情绪,从而达到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目的。
五、工作反思
1、社工信箱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延伸形式,社工会将这个方式进行下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了解、走进青少年的心声,便于后续社工可以针对性的开展个案服务,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来介入服务。
2、社工认为小组活动这样的内容是青少年需要的,但仅仅通过小组活动的影响,想到达到持续改变青少年的目标是不够的,因此社工可以在小组工作基础上,挖掘青少年更多的需求,利用社区活动的形式做补充,给青少年带来针对性的教育与支持,社工希望青少年可以更积极阳光自信。
3、受到疫情的影响,青少年可以参与的活动有所限制,因而对于连续参加了六次的小组活动产生了依赖感,当活动结束的时候组员特别不舍,有组员提出为什么活动只有六次,希望增加与社工及组员相处的时间,社工虽然与组员一起讨论并处理他们的离别情绪,以帮助组员认识到离开小组、进入现实生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但社工处理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明确社工自己作为短期服务的社工角色,下次也可以预先帮小组成员解决可能会产生分离的问题。
七、跟进服务
通过六个单元的小组活动,组员都有一定的收获,青少年社工要秉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努力为青少年提供不一样的体验,针对组员在参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与需求,社工要继续跟进,对有需要的组员社工将开展个案服务。
开展活动时,冷场怎么办?
活动过程中,现场乱成一团
带领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知道如何处理?
活动结束时,邀请参与者作分享
大家又沉默不语
尴尬场面让人无地自容?
如何成为活动带领高手?
欢迎加入第3期【社工客】
小组带领技巧训练营
超人气训练营,学员亲测好评
快抢最后名额,扫码加入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开展过小组服务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怎么做?(案例版) | 社工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2665
相关内容
人际需求理论在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情绪魔法师”青少年情绪管理成长小组 | 案例计划计划
“我是情绪小主人” ——小组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情绪管理
“情绪魔法师”残疾人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海口青少年情绪管理课程
青少年情绪管理浅析
如何帮助青少年掌控情绪?情绪管理课程来助力!
压力与情绪管理案例
青少年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
情绪管理课程教案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