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00:00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视频剪辑 吴芳
作为一家23岁的金融企业,长沙银行深知,服务是银行的生命线。
2015年,长沙银行“以消费者为中心”寻求转型,确定了全新的战略定位——打造“中国最快乐的银行”。
从推出添现宝、智能转账、智能存款、快乐秒贷、小微企业税e融等拳头产品;到围绕本地特色生活场景,重点打造呼啦生态圈、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出行等场景金融,立足打造金融、生活、支付、互动四位一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在打造“中国最快乐的银行”的战略征程上,长沙银行一直在前行。
智造快乐:客户、员工、股东三层定位
“银行的每一笔存款、理财、支付……背后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的安居梦、成才梦、创业梦。”长沙银行品牌宣传部总经理胡军表示,长沙银行围绕客户、员工、股东三个主体,将快乐文化横贯发展过程之中。
进入长沙银行网点不再需要取号、等待叫号、至柜台办理等一系列流程,只要轻松地坐在沙发上,工作人员就在身边,通过手持平板,就能完成签约开户、购买理财等业务,全程只需要几分钟……长沙银行正在逐步实现这样的场景。
胡军表示,对客户而言,面对大众金融消费的时代,每个人,不论在网点还是通过线上,都扮演着金融消费者的角色。“我们会洞察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贴心的服务,让客户得到个性化的体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收获增值惊喜。”
“情绪是会传递的,快乐也是会传递的。力致打造最快乐的银行,自己的团队,必须要快乐。”面对长沙银行约7000人的大团队,从个体的物质,和精神的层面,不断充实生活工作,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带着积极的情绪开心工作。
对股东来说,快乐意味着有持久创造利润的能力。“我们从银行创造的品牌和业绩中让股东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
三层定位的精准模式营造了快乐的氛围,胡军说:“让客户快乐,让员工快乐,让股东快乐,长沙银行从某种程度上,充当着一个社会快乐的演绎者、践行者、传递者。”
分享快乐:每一次业务办理都能成为一次快乐之旅
在快乐文化、快乐理念的引领下,长沙银行走出自己的特色。
线上,长沙银行顺应科技潮流,运用互联网思维,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不断更新业务服务新模式,积极打造“中国领先的网络银行”。
2019年,长沙银行构建起“线上” “客户+账户” “数据+生态” “体验+口碑”的金融新零售模式。当年核心业务场景实现100%,线上化以及智能导航覆盖率达到97%,网上银行转账笔数增长13.99%,手机银行增幅达到了358.60%。
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长沙银行依托微信平台,上线“微医问诊”平台,举办除金融知识外、厨神大赛、k歌比赛等活动,让客户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能够得到长沙银行快乐的文化感染。
在线下,长沙银行不断进行战略下沉,加大区域布局力度,将目标客户瞄准所有湖南人民。“长沙银行网点已实现湖南地州市的全覆盖,正成为湖南省县域金融的先锋银行。”
同时,与湖南大学等智库机构合作,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与省文旅厅、湖南卫视联合出品《乡村合伙人》,在全省26个县域试点打造乡镇振兴、精品旅游项目,创新支持三农项目建设、农户创业。
“为快乐添砖建瓦,既考虑实际情况,也为梦想加油助力。”胡军说,期待能给湖南人民创造价值,带去感动,让每一个用户每一次业务办理都能成为一次快乐之旅。
传递快乐:成为所有湖南人民的快乐银行
“快乐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正道+责任+奋斗。”胡军表示,走过23年时间的长沙银行,其文化的精神和内核,将不断地发生传承、迭代和升级。
长沙银行将快乐的企业文化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构造了“总行文化建设的指挥体系”和“分支机构的执行体系”两个完整的传播体系。
“不仅在金融工作中提炼,还把它当做一项具体的工作来执行。”总行规划,分支行执行,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全员践行企业文化内容、全员传播企业文化理念。”
理念、视觉和行为构成了三大建设体系。所想理念将23年的历史积淀融入工作之中;所见之处皆是规划和统一,30家分行和支行均能体现长沙银行的基因,所做行为都有一系列制度为依据,如对员工考核激励、关怀多位,制度公平等,“努力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将企业文化执行好,我们将拥有六种力量。”胡军介绍,即形成服务的传播力量,营销的推动力量,客户的赞美力量,员工的奋斗力量,管理的内生力量,归根结底,是一种看得见的发展的创新力量。
长沙银行追求的,不仅是成为全国范围内行业的知名品牌,也要做成被喜欢和被选择的产品品牌,还要突出业务,做成独特的业务品牌,更要将快乐传递出去,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最终成为所有湖南人民的快乐银行。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0/05/24/7286355.html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