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雨水节气 健康养生有四招
《四季养生法》- 以二十四节气指导的季节性健康保健指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书籍#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预示着天气回暖,雨量渐增。这个时节,大家该如何健康养生呢? 可以从穿衣、起居、精神、饮食四个方面做起。
在穿衣上,讲究“下厚上薄宜春捂”。雨水节气到来之后,冬季少雨的现象得到改变,降水将逐渐增多。但雨水节气里的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老年人、 小孩以及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根据春季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做好“春捂”。
在起居上,可以用“养护阳气勤锻炼”来概括。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万物复苏,人体阳气需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天气渐暖,空气湿润,会使人体的腠理开泄,汗孔张开,循环系统功能加强,脏腑器官的负荷增加,身体会出现困乏。此时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排出体内湿浊之气,增强免疫力。
在精神上,要忌“怒”。按自然界属性,雨水节气仍是“春三月”。按《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春属木, 与肝相应。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因此我们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切忌暴怒或情志抑郁,要充分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使阳气得以宣达,使情志得以舒畅。
在饮食上,雨水节气应侧重健脾祛湿。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降水增多,湿困脾胃,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雨水节气应重点防湿邪侵袭,避免久居潮湿环境,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必要时使用除湿设备。饮食养生上应侧重健脾祛湿、少酸多甘、饮食清淡。饮食宜吃热饭热菜,多喝粥汤,如小米粥、山药粥、红豆薏米粥等,促进消化,避免脾胃受凉;多吃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等食物;适当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水果以及甘味食物(如大枣、蜂蜜、南瓜),以养脾胃。慎吃辣椒、白酒等性热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寒冷的食物或凉茶。另外,还可通过按摩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帮助健脾祛湿。
林汉钦漳州市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第三批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林向前专家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福建省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方分会常委,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等。
网址:【节气养生】雨水节气 健康养生有四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3721
相关内容
介绍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养生小妙招【二十四节气养生】雨水养生篇
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如何科学养生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雨水节气养生小妙招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攻略
雨水节气养生小常识
雨水节气养生小贴士
雨水节气健脾养胃吃什么好 雨水节气养生食疗方法
雨水节气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