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妙招
日常生活中的育儿妙招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亲子生活互动# #日常生活分享#
专题导读:产后恢复是每个妈妈必经的历程,在坐月子期间首要之事就是恢复健康及身体的保养,饮食、疾病、避孕、减肥、大姨妈等从这些方面的常识性问题都是每个妈妈需要了解的,希望专题以下内容能帮到你们!
育儿生活妙招-经验分享
新生儿体重较轻,需要后期的精心照料。以下是新生儿护理的一些小妙招,提供给家长们,希望可以帮助新生儿父母更好的照顾他们。
新生儿护理指导:
1、喂养指导:必须强调母乳喂养。对于吮吸能力弱的孩子,可以把母乳被挤到一个杯子里,用滴管喂养。逐渐增加喂食次数,观察体重增加情况。
2、保温指导:定期测量体温,每隔6小时,做好记录(每日正常体温应在36 ~ 37 oc之间波动)。腔室温度保持在24-26℃。换尿布时,注意用暖水袋暖尿布。装热水的热水袋或密封瓶可用于新生儿保温,放在两床被子之间,适用于手脚较轻的婴儿。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儿童可以直接靠近成人身体保暖。体重超过2000克的儿童可以在脐带脱落后每天洗澡。室温优选为约28℃,水浴温度优选为38 ~ 40℃。所有浴巾和衣服应在预热后使用。
3、护理指导:观察新生儿护理的性质和频率、精神、面色、呼吸、哭闹、皮肤(注意黄疸和硬肿)、大小便,如有异常,指导家长通知负责人就诊或去医院检查。每次换尿布或做其他护理时,要轻柔快速地移动,以防止儿童感冒。注意改变儿童的身体姿势,定期翻身,侧卧。喝完牛奶后,应该把孩子的头转向一边,以免把牛奶吐到呼吸道。注意观察脐部(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处理。新生儿应每两周28天称重一次,但应保暖。对于那些在满月期间体重增加少于600克的人,应分析原因,给予指导,并转移对体弱儿童患者病历的管理。
新生儿出生损伤和窒息监测点:
出生损伤和窒息新生儿应密切关注脑水肿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嗜睡、烦躁、哭闹、吸吮无力、排乳、黄疸等。
2、观察是否有惊厥,尤其是新生儿惊厥的特殊表现。如眼球震颤、瞪着眼睛、眯着眼睛、发呆或眨眼。反复吮吸动作或咀嚼或面部肌肉抽搐,手指反复紧握空拳或握拳。呼吸暂停、不规则呼吸或阵发性紫绀。
3、对于有出生损伤和窒息的新生儿,应定期进行视觉、听觉和神经反射检查。例如,刺激铃声来检查听觉、吮吸反射、莫罗反射、颈部和肢体反射等。
4、护理时应注意减少头部运动,避免对大脑造成刺激。
脐部消毒
出生1周后,脐带一般会干燥,自然脱落,但也有宝宝2周还未脱落的。平时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擦拭脐孔,从脐孔中央用棉签呈螺旋状向外擦拭。来回乱擦会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
注意:
1、脐部表面的痂皮,不要擦拭掉,应让它自然脱落。
2、不要涂抹龙胆紫药水。这样不但会影响你观察,万一有感染,涂龙胆紫后表面容易结痂,但痂下会形成脓性溃疡。
3、平时尿布不要覆盖住脐部,特别是男孩。
鼻腔清洁
宝宝鼻腔的排泄物多而鼻孔小,即使不感冒,也容易鼻塞,影响宝宝吸吮和睡觉,使宝宝哭闹。可用干净的消毒棉签蘸少量的水,轻轻卷入鼻腔,再轻轻卷出。
注意:通鼻药物都含有麻黄素,过量的麻黄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通鼻药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使用,并严格掌握药量和次数。
哺乳后让宝宝打嗝
喂奶中途宝宝停下来休息时,你要给他一个打嗝的机会,排出吞下的气体。喂奶结束后让宝宝靠在你的肩上,轻轻拍他的背部;或者把宝宝抱在你的膝上,让他的身体向前倾,一只手在下巴处扶住他的头,另一只手轻轻拍或搓他的背。睡觉时,应该让宝宝侧躺,防止吐出的奶液误入气管。
提示:宝宝打嗝的同时可能会吐出少量的奶液,这是正常的。
预防湿疹和汗疹的发生
有的宝宝出生几周后,脸颊和眉毛上方会出现红色丘疹。刺痒经常惹得宝宝大声哭吵。这是婴儿湿疹,俗称“奶癣”,一般与宝宝体质过敏有关。
注意:用温水给宝宝洗脸,避免接触香皂或其他有刺激性的物品;洗脸后,涂抹奶癣药膏或其它止敏药物。剪短宝宝的手指甲,避免宝宝抓破皮肤。
不要穿得太厚过暖,宝宝的汗腺功能还不完善,过暖容易出汗发疹。出汗后可用温湿纱布擦身,保持干净,勤换衣服。
网址:【育儿生活妙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390
相关内容
育儿小妙招有哪些育儿小妙招100条
育儿护理小妙招? 新生儿育儿护理宝典?
育儿小妙招都有哪些呢
五十个育儿小妙招,这一次一网打尽!
育儿宝典 十八个育儿绝招
小孩教育实用妙招有哪些(3种著名的儿童教育方法)
育儿宝典:十八个育儿绝招大分享
儿童教育:亲子育儿经
居家生活小妙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