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昌平
客厅东南角是文昌位,可以放置书桌以助学业 #生活知识# #家居风水#
初秋,夏未远,凉意已生。
白浮泉公园里游人如织,散步、打球、唱歌、遛娃,时间似乎慢下脚步,去聆听那欢声笑语。
长峪城登山步道上,三三两两,结伴前行。一边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眺望着水库的波光粼粼。
42公里骑行绿道上,一辆辆单车疾驰而去,两边的如画风景为骑行者带来美好惬意。
延寿小山村的民宿中,推开窗迎来鸟语花香,安静地捧着咖啡翻开一本书,开启悠然自在的一天。
上风上水,宜居昌平,这样的慢生活、松弛感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向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昌平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宜居的城市规划,在快节奏与慢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从春日里百里桃花的绚烂,到夏日里十三陵水库的碧波荡漾,再到秋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层林尽染,冬日里雪后的银装素裹。
昌平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实施扩绿兴绿护绿行动,通过腾退建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着力构建多类型、多层次、成网络的高质量绿色空间体系。
在昌平,健康、环保的骑行已成为一种时尚,绿氧益行、龙源兴昌、艺术滨水……一条条独具特色的骑行路线,带给骑行者不同的骑行体验。
“一核四纵”的骑行路线网络,温榆河国际运动休闲核,百里环廊骑旅度假带、长城文化体育旅游带、明文化体育旅游带、乡村骑游休闲带,覆盖了区内多个著名景点和地标。
昌平区还推出“333骑行驿站计划”,为骑行者提供全面的补给和配套服务。
在昌平,慢生活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餐饮、美容美发、蔬菜零售等多样需求,这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昌平已建有34个,覆盖115个社区,累计服务社区居民48.59万人。
午饭时分,在水关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助餐点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食堂菜品丰富多样,且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品尝美食边唠家常。
像这样的养老助餐点,今年我区已新建36家,全区老年助餐点已达到118家。
前不久,家住城北街道怡园小区的钱先生领取了“托育消费体验券”,孩子经过一天入园体验后,全家人都放下心来。
作为首批中央普惠托育服务示范试点,我区积极打造覆盖城乡、普惠可及、安全优育的婴幼儿友好型托育服务“昌平模式”。成立北京市首个区级婴幼儿照护协会、为全区托育机构免费上保险、提升安防技防措施、研发智慧托育平台……
沙河镇沙阳路南平房18号,原是北京二毛纺织集团沙河毛条厂的制条车间,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托育园——北科婴幼学苑,该项目荣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在保持古城文化底蕴的同时,昌平区不断盘活城市空间,城市更新,焕发新魅力。
回龙观街道“两庙一街”
老地方变身新地标,看见昌平城市更新的一万种可能。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和谐共生,昌平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也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昌平扎实推进人文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建设。人大附中昌平学校等 4 所名校建成,新增中小学学位 5100 个。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清华长庚医院二期项目实现封顶。昌平连续十年获评北京市充分就业区,新增家庭养老床位 854 张,获评中央普惠托育服务示范试点,全区普惠托位数量实现翻番。
何以昌平?
坚持为民造福,下大力气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昌平的慢生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选择。它告诉我们生活,本应如此美好。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网址:何以昌平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4667
相关内容
平昌天气预报软件(平昌天气预报软件下载)昌平区凤冠系列文创总销量突破18万件 “昌平礼物”系列产品热销
昌平將釋放超7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昌平区失能照护养老院有哪些,昌平区养老院联系电话一览
以案释法!昌平曝光4起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北京昌平上线DeepSeek大模型
南昌江平汽车美容有限公司
北京昌平举办首届旧书市集
北京市昌平区华夏陵园的环境和价格
昌平|下苑村的艺术范儿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