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作为当下日常消费生活的基础设施、主流渠道,不光是对年轻人,其实已经对中老年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近两三年的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数据和实际案例来看,不管是50~70岁人群的线上行为习惯、电商购买行为,还是细分品类、品牌的市场表现,都充分反映了老年人在电商方面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渗透率进一步大幅提升的可能性。
本文站在2019年老年行业创新变革的时点上,对中国老年电商发展做一个前瞻式的观察分析,希望为寻找新市场、新用户群体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新思路,共同推动中国老年群体的品质生活升级。
|| 中国老年群体线上消费行为正在快速成熟,对电商接受程度超出想象
最近几年国产智能手机迅猛发展,不仅让年轻人时刻不离手,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以前经常出现的场景是长辈数落年轻人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现在则发现在家里、地铁里、公园里是老人对智能手机更加爱不释手。
他们在智能手机上发微信、刷朋友圈、读新闻、追剧、看网络小说、分享情感养生文章、网购各种吃穿用品……
从各大主流线上平台的数据来看,老人的线上社交和购物行为已经全面成熟并且不断加速:
a.微信
2016年9月微信55岁以上用户仅768万,2018年9月飙升到6300万,增长7倍;
过去两年,涌现出以乐退族、美篇、糖豆为代表的一批老年粉丝达百万/千万级的公众号/小程序/app;
b.京东
老年用户消费金额2017年比2016年增长 86%,人均年消费额为全站平均水平2.3倍;
2018年1-2月的女性奢侈品消费中,56岁以上女性用户的客单价比90后女性用户高出32%;
c.阿里巴巴
2013年50岁以上用户数为170万,在天猫淘宝平台上的销售额70亿;2017年用户数猛增到3000万,增长17倍,销售额猛增到1500亿,增长21倍;人均消费5000元,人均购买商品件数44件;
2018年50岁以上用户在相机上人均支出4300元,人均购买服装1500元,人均购买化妆品6次,化妆品消费额在百亿以上,同比增速100%;
其实不管是从数据还是从实际生活观察来看,中国老年群体的线上社交行为和电商购买习惯都在加速普及渗透,这里面有三个趋势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