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生活压力无处不在,该怎么正确对待‘压力’呢

发布时间:2025-04-22 07:47

《家庭压力管理》:教你怎么在家庭中有效应对压力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家庭疗法#

说到压力,心理学上更习惯称呼为:“焦虑”。

求学压力、求职压力、工作压力、升职压力。又或者房贷压力、逼婚压力、二胎压力、中年人的赡养和抚养压力。正所谓“独压力不如众压力”,这些压力掐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关键节点,所以喘不过气,所以不堪重负。更严重的是,当下的工作任务已经让我喘不过气,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去规划未来?喘不过气啊!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眼里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 01 ·焦虑新研究:压力会杀死人但压力也只杀得死会这样想的人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参与者,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承受极大压力的人,不认为压力有害,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甚至比压力较小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更低。

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说,压力并不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决定因素,如何看待压力才是其决定因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这个想法。

那么,改变对焦虑的看法,是否能够促进人们的健康?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的确如此。当你改变对焦虑的看法时,你便能改变你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

· 02 ·颠覆认知:压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一般情况下,压力会让我们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而这也是慢性焦虑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原因之一。当认为身体对于焦虑的反应有利时,他们的血管却是保持松弛的状态。他们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但是以一种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方式,就和你开心或者受到鼓舞时的跳动方式类似。

那些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感受到压力时,就企图逃避来应对焦虑。而认为焦虑有益的人则会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面对压力迎难而上,你就强化了应对压力的资源,对生活的挑战更有自信,会建立和维持更亲密的社交关系。

因此,当你以这种方式看待压力时,你不仅能够在压力下做得更好,而且你达到了一个更高深的境界--你告诉你的身体去相信你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项研究追踪了约1000位年龄在34到93岁之间的美国成年人,同样被问两个问题:

「去年你经历了多少焦虑?」 「你花费了多少时间来帮助亲朋好友或邻里乡亲?」

然后去调查接下来5年内死亡的参与者。

研究发现,经历较多压力的参与者,如经济困难或家庭危机,压力增大了30%的死亡风险。

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较多压力却花费较多时间关心别人的人,没有增加任何死亡风险。也就是说,关爱可以造就人们的韧性(resilience,快速恢复的能力)。

“你说的我都懂,但究竟要如何改变?”三步,改变你的压力思维模式!

纵然各项研究表明,压力本身没有害,认为压力有害才有坏处,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坚定地认为压力有害,那么,我们如何改变你的压力思维模式呢?

为了改变你的压力思维,首先得了解你的压力思维,有意识的关注自己对于压力的反应,然后通过以下三步进行改变: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欢迎压力。意识到压力是你对在意的事物的反应,并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不要试图耗费时间管理压力,而是思考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来应对压力。

每当你感受到压力时,应用上述三步进行练习。你会逐渐看到压力的好处,改变压力有害的思维;你会更擅长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状况会更少,你会更健康和幸福。

这种思维的改变,是更多积极变化的催化剂。我们很多人认为有些问题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无能为力。压力本身不可避免,但你遇见压力,也就收获了一个利用压力的机会。这些思维模式上的小改变,会激发一系列深入的变化。

因为有压力,生活才有意义

看完上面的研究,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比如,是选择有压力的工作还是无压力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是否只要大家相信可以解决好压力,那聪明的选择就是选有压力的工作呢?

比起对不安的逃避,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则。

作出决定的最好方式是选择那些对你生活有意义的事情,然后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伴随而来的压力。

调查显示,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这些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压力悖论”。

艺术家、运动员、外科医生、音乐家、游戏玩家,当他们专注于艺术或技能中时,这些领域高手都表现出明显的“挑战反应”迹象。

该反应使他们获取到更多的脑力和身体资源,让他们处于一种很享受、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状态。我们才会看到他们自信满满、无比专注的巅峰表现。

这些所谓的“高手”是因为自己能力高强就没有压力了吗?才怪,他们的压力也大了去了。但他们都知道一点:你认为压力好,压力就帮助你;你认为压力坏,压力就折磨你。

库珀·埃登斯曾说过:“与其恐惧,不如拥抱。”

将压力看作是助力,人们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呼吸加深为心脏导入更多氧气;心跳加速将氧气、脂肪和糖输送到肌肉和大脑;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帮助肌肉和大脑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

由此一来,大脑会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项不予考虑。压力还能够集中你的注意力,以获取周遭更多的信息。

以后,当我们再遇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时候,告诉自己:你的小宇宙正在积蓄能量,应对挑战呢!我们要学会善用压力,承担压力,追求生活的意义,达到个人更好的状态。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此外,当我们再看到需要帮助、处于压力中的人时,告诉自己:快去施以援手,释放更多催产素吧。

压力一定会有,但压力给我们带来的负能量,是可以转正的!以下的一些举措是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生活满意度。

当觉得压力大的时候,你不妨试着去做这5件事。

和孩子相处,找回最初的简单

小时候,世界很小,烦恼很少,眼所见皆美好,生活是一张白纸,干净整洁,简简单单。

长大后,世界很大,快乐很少,眼里所见多的是“纷扰”,生活是一团麻乱,理不清,剪不断。

我们发现孩子总是比成年人更容易快乐。

买到心仪的玩具;有一点点零花钱;今天没有作业;受到老师表扬;买到心心念念的衣服。

这些小事,都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

因为他们要求的少,想的少,愿望容易满足。

而长大后的成年人,要求的多,想的多,欲望也就多了。

当你的能力不能支撑你的欲望时,你就失望了,开始埋怨了,愁云越聚越多,所以你的生活总是“雨天”。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不妨和孩子相处一天,去学学他们的简单,找回失去许久的“童心”。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下雨天,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打着伞,欢快地在雨中蹦蹦跳跳往前跑,任凭积水打湿鞋和裤腿。

满屏洋溢着简单的快乐,看完让人不自觉地也跟着开心起来。

网友在下面评论道:

“小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小时候我也是迈着这么可爱的步伐。”

“代入感很强,我坐在这都想这么蹦起来。”

和孩子相处,他会让你想起久违的简单心情。

《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

“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记得。”

所以,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暂时卸下包袱,做一天孩子去感受那些无忧无虑的快乐。

出去走一走,偶尔给心情放个假

有时候,我们不开心,往往是因为自己总爱钻牛角尖,把情绪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过。

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更加烦躁。

所以,不如换一种方式去处理糟糕的心情。

朋友小连,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失业在家半年之久,这让她本来就紧巴的生活,变得更是雪上加霜。

她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的掉,每天的心情都很低落。

看着自己越来越糟的状态,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

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买了一张火车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之前的她一直忙于工作,没时间去玩,现在倒是有时间了,不如就给自己放个假,换个环境也换个心情。

她一边旅行,一边欣赏风景,从“心”出发,再次看见了生活的美好。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好一点。

想不通的事暂时放下,迈不过的坎,先缓一缓,积蓄了力量再跨过去。

听听音乐,短暂地放松一下那根紧绷的神经;

出去散散步,关心一草一木,把忽略的风景依次补上;

亦或者单纯的放空自己,任思绪天马行空。

总之,就是别让自己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记住你的悲伤还没有多到逆流成河的时候。

成年人的简单快乐就是不难为自己,偶尔休息,给心情放个假。

和最好的朋友聊天,清除心里的“垃圾”

当你心情不好,想找人倾诉时,一定要找一个懂你的人。

你和路人甲说你有多难过,那肯定是白费口舌,但和最好的朋友说,他们一定能理解你。

所以,心情不好时,约三五知己,小酌两杯,把话说给懂的人听。

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最打动人的一幕就是工作不顺心的德善爸爸下班回家之前,约上最好的邻居在街头巷口的小摊前坐一坐。

俩人喝上一杯小酒,说说工作上的不顺心,聊一聊孩子们的成长,家庭的琐事。

把烦恼倾诉完后,再互相鼓励安慰一下,起身回家。

然后,脸上的愁云散去,他带给家人的永远是那张不变的笑脸。

有时候,我们不能跟家人讲的话,可以选择跟朋友讲。

我们吐槽生活,但不抱怨生活,这是一种疏导坏情绪的方式。

生活大事小事一箩筐,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垃圾事”堵在心里,让人难过。

如果我们不定时去清理一下,不开心的事越聚越多,久而久之便会觉得生活越来越难熬。

每个人的心就那么大空间,你放了太多的不开心,那开心的事情就放不下去了。

所以,有空的时候,就多和好友聚聚,互相吐槽吐槽生活,清理清理心里的

“垃圾。

心里的空间大了,心就宽了,心态就稳了,生活就顺了。

用笔卸下烦恼,跟自己对话

当然不是所有的烦心事能都一吐为快。

当你无处倾诉时,不妨拿起笔,把你的不快乐写下来。

你可以事先准备好一张足够大的空白纸,然后坐下来,在纸上写下你所有的思绪。

写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有条理的一条一条写下你不开心的原因。

这就是一个梳理自我情绪的过程。

因为人在心情烦乱的时候,分辨力会下降,判断就容易出错。

所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给问题归归类,再去想问题就会比较清晰明了。

写的过程也是你自我发泄情绪的时候,情绪释放完了,再回归事情本身,你的思路会清晰很多。

正所谓别人劝你千句,不如自己想明白,一笑了之。

心情不好的时候,尝试和自己的情绪对话,把不开心的事情都留在纸上。

和沮丧的过去告别,然后翻过那一页,开始新的篇章。

如果觉得自己心里空间狭小,那就给它找个外挂,放在外面。

时常写写日记,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卸下心中的烦恼。

你会发现,许多烦心的小问题,你写完也就过去了,当某天你翻阅曾经的日记回头看时,早已忘了当初为什么生气。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始终是自己。

当情绪走了,冷静下来了,跟自己对话,听听内心深处的声音,静下心来想想,人生除了生死,也没什么是过不去的。

凡事多自我开解,放宽心,你会快乐许多。

吃好睡饱,烦恼全跑

我问闺蜜:“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会做什么事?”

她说:“那我就给自己买一堆好吃的,好好款待受了委屈的自己。”

的确,美食有种神奇的治愈能力,它总能唤起你最原始的开心。

如果觉得心里苦,那就要让嘴巴甜起来。

古人云:“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

我们辛苦忙碌,往往就是为了那一日三餐。

用食物缓解焦虑,吃好喝好,快乐不倒。

吃饱后,还要睡饱,养足精神,你才有精力在生活里打怪升级。

倪萍在《姥姥语录》里说,因为儿子生病,导致自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姥姥跟她说:

“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烦心的事有时是无法控制的,就像我们无法阻止太阳下山一样。

但是天黑也没什么可怕的,天黑了就好好休息,养足精神,等待天亮。

其实,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不仅仅能修养身体,更是清理大脑及心情垃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生活中的压力,大多都可以通过睡眠释放出来。

所以当你遇到难题时,不要一直钻牛角尖。

好好睡一觉,睡饱了,换个心情,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生活是一道难解的题,每个人都有他的问题。

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但日子还要照常过。

所谓,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如果可以,为什么不选择开心地过呢?

心简单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偶尔给心情放个假,吃好睡饱,生活少烦恼。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推送消息

网址:现在社会生活压力无处不在,该怎么正确对待‘压力’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0765

相关内容

我们怎样面对压力呢?怎样学会正确和压力相处?
如何正确对待压力
怎样面对生活压力呢?该怎样调整自己呢?
我们该怎样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焦虑呢?有什么好方法呢?
压力对健康的影响这么大,该怎么去缓解压力呢?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了解工作压力么?
现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压力好大,该怎么办?有图
对待生活压力的方法
为什么现代社会分工明确,效率提升,人的生活压力却在不断变大?
面对压力,该怎么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