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藏”是关键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调和是关键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四季养生#
文/北京和睦家医院 中医科 何心怡医生
北京的秋天总是格外短暂,几场秋雨、几次大风降温过后,伴随着小棉袄和“小太阳”盼来集中供暖,冬天就正式到来了。
冬季从立冬始,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到立春结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黄帝内经》有言: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提示我们冬天这三个月是天地万物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河水结冰、地面冰裂,人们的活动也要顺应天地的变化,像一粒种子安静地沉睡在土壤里,避免扰动阳气。
宜早睡晚起,等待日出之后再开始一天的活动。精神情志也须以潜藏为主,隐匿安静、自得其乐。生活起居需躲避风寒、保持温暖,避免过度运动、兴奋激动导致的大量出汗,进而影响阳气闭藏的生理进程。
图片来源:bigstock
如果冬季未能正常闭藏,肾气会受到损伤,到第二年春天则出现痿厥等疾病,是因供给春天生发所需的能量储备不足所导致。
冬季的生理特点为阳气收藏,以闭藏为主。冬季的易患疾病为“寒证”,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体质属阳虚、痰湿的人群应特别注意冬季保健。
冬季情志调养
精神宜保持宁静安稳、含蓄内敛,及时调摄不良情绪,预防季节性情感失调。
冬季饮食调养
宜适量温阳进补,同时兼顾养阴,减咸增苦。可适当增加动物类食物,避免过食大辛大热之品,并结合不同体质进行食物选择。
冬季适宜食物:
冬季起居调养
◎ 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低温时长时间进行室外劳作。
◎ 保持室内环境温暖,但不宜过热,或与外界气温相差太大。
图片来源:bigstock
◎ 避免冷风直吹,多晒太阳,衣着以暖软为主。
◎ 宜克制欲望, 减少性生活。
冬季运动调养
晨练宜在日出之后进行,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量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度,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预防感冒。
避免极端天气下的室外锻炼,冰雪天气谨防滑倒摔伤。
冬季药物调养
冬季药物调养以进补为主,可适当服用药食同源补品以滋阴助阳。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膏方进行个性化膏方调养。
冬季适宜技术保健
冬季宜进行艾灸和足浴,可在足三里、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肾俞等穴位进行艾柱间接灸或艾条温和灸,操作时注意避风保暖,避免过热烫伤。可根据体质选择适宜的中药包进行足浴保健。
图片来源:bigstock
冬病夏治与冬病调治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常在夏季选用三伏敷贴进行治疗;而针对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肾阳虚衰等易患感冒人群,可在冬季进行三九敷贴治疗。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网址:冬季养生,“藏”是关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3515
相关内容
冬季养生攻略,“收藏”好过冬!气温陡降 养生的关键是正确“封藏”
冬季养生
【生活小常识】立冬养生:做好三藏四防 开启冬季快乐养生模式
立冬养生丨中医专家教你健康过冬季!这份养生指南值得收藏!
冬季饮食养生指南
冬季健康养生小贴士
冬季养生保健
立冬时节养好这个器官很关键 五个秘诀帮你健康入冬
大雪时节 保暖是起居养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