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拟人化创新设计研究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历史文物的地方,是学习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生活知识# #文化教育#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龚勋烨 王思涵 梁文雨)在中国大力倡导文化自信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强调守护好中华文脉“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来自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一支年轻团队,开展了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拟人化创新设计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旨在通过对馆藏文物进行创意转化,提升其文化价值及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愈发强烈。然而,传统博物馆模式下的文物展示方式往往难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为此,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高校科研力量,共同探索了一条以文物拟人化为核心的设计新路子。通过将静态的历史遗存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角色形象,并结合当下流行的IP运营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有效提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组首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广泛调研,发现虽然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出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如何平衡好尊重原作与大胆创新之间的关系、怎样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又能控制成本等。
基于上述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方法论框架,即从语意、语构、语境和语用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提取并再创造文物中的关键元素。例如,在处理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时,他们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美学特征,还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趋势(如图1)。
为了让这些“活”起来的文物更具亲和力,研究团队精心构建了一系列富有故事性的IP角色。比如以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为原型创造出来的“三彩守护者”,不仅拥有独特的外观设计,背后还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背景,使得每一个角色都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如图2)。
图1 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文物拟人设计 图2 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文物拟人设计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未来该项目还将继续深化对文物拟人化设计的理解与应用。一方面,将进一步优化现有产品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则会尝试更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力求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让文物活起来”—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拟人化创新设计研究》不仅为我国博物馆行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成功范例,同时也展示了青年学子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以更加鲜活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讲述属于它们自己的精彩故事。
网址:让文物“活”起来 ——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拟人化创新设计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5546
相关内容
西安地区博物馆数字化发展: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新埭让文物“活”起来重焕历史文化魅力
焕发文物活力 添彩美好生活 南岸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焕发源源不断“生命力”
博物馆数字化:沉浸式数字技术还原古物,让“文物”活起来!
文创“出圈”:让文物“活”起来 让生活美起来
郑州:博物馆玩出新花样 古老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数字文博,让文物走进生活(深观察)
让文物活起来 厦门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两岸文创人同“耕”传统文化沃土:博物馆里老古董变身潮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