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新课标”明确音乐、美术主线地位,美术素养或成必修!

发布时间:2025-04-26 20:40

音乐教育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快乐瞬间#

教育部解读

新版义务教育 课程方案及标准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并确定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本次修订对艺术课程改革做出了详细说明,进一步明确了音乐、美术等课程的主线地位。

可以预见,在教育部的全面支持和大力推动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愈加受到重视,成为学生求学阶段的“必修课”。为了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教育,作为国家的“花朵”将迎来艺术教育的春天重点接受艺术素质教育!

01.

新版课程方案和标准改革重点有哪些?

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02.

艺术课程改革传达出什么信号?

艺术课程融入必修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1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要求要分学段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同时,“双减”政策的落地从另一种角度增加了学生的美育学习需求,《课程方案》中明确,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艺术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此后,课后服务将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能通过课后服务,参与不同活动、学习新知识。

此外,《课程标准》中再次强调了学业水平测试要多方面综合考查,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相结合,避免以单一的分数衡量学生的水平,让艺术变为学科类考试。

03.

学生至少要掌握1-2项艺术特长

《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的具体内容也提出了要求,以美术课程为例,大致分为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等四类,其中涵盖14项学习内容,包括美术知识的教学、美术技能的培养等,并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美术作品,涉及到美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

学生选择美术课程后,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至七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

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以美术课程为例,具体的教学目标大致如下:

在学生一至二年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自主绘画,让学生对美术有基本的兴趣和了解;

三至五年级,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学生个性,并且要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美;

六至七年级,在艺术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加强对美的感知,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八至九年级,通过多年的美术学习,让学生能良好地把握艺术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拥有能完成作品的能力,对生活中、社会上的艺术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

04.

为艺术课程提供全方位支持

《课程方案》中提出,要把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业评价。

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对此进行了说明:艺术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作出全面的、全方位的评价。

学校方面,要尽量为艺术课程的多样化实施提供基础,比如配备相关的教学设备,提供专业的艺术课程教室等,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艺术展演、作品展示等活动场所,改善学校内的艺术学习氛围和艺术环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艺术课程授课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此,学校需进一步完善艺术教研员的培训制度,汇集学科专家,帮助教师们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05.

加强艺术教师培训

《课程标准》中提出,为了能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艺术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艺术教研员的培训制度,汇集学科专家,帮助教师们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课程标准》中不止一次强调,要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让艺术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耳濡目染,让学生们由此提高自身素质。这才是设立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随着艺术教育越发受到重视的现在,我们想要通过校内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离不开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多方努力。

相信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后,学生们能接受到更加专业的艺术教育,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和艺术素养,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书写崭新的篇章。

*特此声明:本期文章最终解释权归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组委会所有!

支持机构

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

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

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英文名称Four Comics Environmental Contest),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公益环保四联漫画比赛活动。

大赛主要是以绘画的手法,四联漫画的形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环保故事或者小创意,来表达全球少年儿童心中的公益梦想,激发全球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培养全球少年儿童树立公益梦想,敢于担当和勇于承担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

“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全球总部组委会”(简称FCC INTL),组委会由每个参赛城市的代表(国际理事)组成。

大赛每年有超过60万少年儿童参加,每年会产生1幅“国际城市大奖”和12幅“国际城市佳作奖”。

大赛围绕环境保护的热点内容,每年设定不同创作主题,围绕核心思想,全球少年儿童积极动员起来,提出应对解决方案并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示出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函支持开展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并支持持续开展相关活动。

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报

2019年3月,讽刺与幽默报(人民日报漫画增刊)正式发函支持开展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在中国赛区的举办。

网址:教育部“2022新课标”明确音乐、美术主线地位,美术素养或成必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6627

相关内容

艺教新声:“艺术新课标”引导艺术教育发挥美育效能
2022版 人教版 高中艺术 必修1艺术与生活《第一单元 从生活到艺术》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中学审美教育艺术
生活美学视域下教师审美素养的意蕴与养成
艺术的觉醒 家庭美育必修课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生活化艺术浸润行动提升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反思
日本儿童美术教育
论《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