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演讲幸福的哲学

发布时间:2025-04-26 21:15

'幸福心理学'讲座分享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生活技巧# #心理调节技巧# #心理讲座词汇#

1、 1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研究员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演讲 到底什么是幸福 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今天我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 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 这种哲学, 与在座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 遇到困惑, 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和一些具体的人打交道。而哲学,实际上就是让你从具体的事情、日子里面跳出来,想一想人生中间,到底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那么重要的。哲学就是教你如何看准、抓住重要的东西,如何看开、放下不太重要的东西。如此,你才会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至于过得太纠结。 哲学让你对人生有一个定位,有一个目标,让你分清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所以我想,实际上哲学就是教你如何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谈幸福问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 2

2、 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也就是说, 你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什么是幸福,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 “快乐主义”。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 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的问题,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

3、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以上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 3 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

4、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还是有标准、有尺度的。比如,人生中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判断的根据就是人性,就要看人身上,到底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我觉得是两 4 样: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还有一个是精神,或者说心灵,或者说灵魂。人和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前不久我写了一本书,叫做把心安顿好,其中就表达了这么一个思想。我说,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那么什么样才叫做好的状态呢?我认为,生命应该是单纯的,不要太复杂,复杂就痛苦,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状态。精神应该是丰富的,你要好好享受你的精神属性,这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有的人说,

5、幸福全部靠运气、靠外在的东西。我承认,一个人这辈子过得到底幸福不幸福,外在的运气等因素是挺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完全被外界因素所支配。 不管你的命运好与不好, 有一点你是可以掌握的,那就是价值观。你要弄清楚两件事情:一个是分清楚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太重要的,然后抓住重要的,对不重要的东西看淡一点;另一个是分清楚两样东西,你自己能支配的,那就好好努力,你自己支配不了的,那就顺其自然。这样你的心态就好了。我觉得人一定要自己做主,多想一想,不要随大流,被社会的潮流支配。人家在那儿追求什么,你也去追求,那完全是盲目的。你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的生命,问一问自己的灵魂,到底要什么,快乐不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5 回归生命的单纯 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要简单,另一个是人际关系要简单。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在生命之上的“社会堆积物”抖落掉,回归生命的单纯。 我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所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 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

6、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道家有一部经典淮南王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全”就是完全,“性”就是天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全性保真”就是指要保护好你完整而真实的天性,保护好你生命的原初状态。“不以物害形”,就是不要用物质的东西去损害它。庄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反复说,“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他说的性命之情,实际上也是指的同一个意思:生命本来的天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掉。西方哲学家如伊壁鸠鲁也同样强调:人要过得简朴一点、简单一点,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欲望。 6 我个人认为,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就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你可以很富有,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上。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有了钱以后,仍愿意过简单的生活,因为能够带给他巨大快乐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要简单。人际关系太复杂,其中难免会掺杂进利益的东西。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回归生命的单纯。 很多年前,我曾经收到一封读者的来

7、信。她那封信写得特别好,大意是说:周老师,我看你的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你当作是一个散文家、一个学者,我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个生命,你在那里静静地诉说,我也是一个生命,我在这里静静地聆听。最后的落款,她就写了一句话: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我特别想给她回信,但是她没有留地址。后来我用她最后那句话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觉得她这句话讲得特别好。名字、身份、地位、权利、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一句话:动物对于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是知道的,但是人不知道。大家知道,人比动物高明,高明 7 在什么地方?人是有理性的,有头脑的。但是我说,理性的作用是两面的,好的作用,是让你有一种更高的能力、更高的追求;但是坏的影响是,它把你生命本身的需

8、要搞乱了,产生了很多本来并不是必需的东西, 有的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一学动物,回到动物的状态。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去创造不平凡、去争取不平凡,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它对平凡生活的价值来衡量它自身的价值。如果你的不平凡是以破坏你的平凡生活为代价的,那我认为,这个不平凡就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不平凡,它应该让你的平凡生活过得更好,起码应该能够兼顾。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和他的家人和睦相处, 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说过一句话,他说:那些有野心的人,是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身上的,他们把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的敌人。我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因为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他们没有享受到。 所以我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珍惜这些平凡的感情,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个东西比你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当然,钱也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社会里。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你可以去争取,但是你不能为了它把你最好的东西扔

9、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东西。 8 钱仅仅只是个手段。当然,钱多一点可以给人比较好的心态,但是如果你除此之外没有更高的目标,仍然是为钱而生活,那我要说,金钱的最主要的好处你仍然没有享受到,你在金钱面前仍然是不自由的。 一个人有了钱以后,他就应该干什么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一个人和金钱之间最好的格局,就是不必仅仅为了钱去工作了,而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时候你的心态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一步还是需要有一点运气的。但是我想,即使在没有这个运气的时候,你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尤其是青年人,你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一个目标的,包括在经济上会有一个目标。但是我觉得不妨把目标定得低一点,这样可以更早一点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要一直走在为钱而活的路上。说起来,我们当年吃的苦并不比你们现在少,但我当时真不觉得物质上的清贫算是什么苦。我认为我自己最好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在我最穷的时候写出来的,虽然那个时候挣的还不够自己花,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是真的很快乐。 追求精神的丰富 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

10、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一定看不到世界万象的美。 这也就牵涉到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人要追求精神的丰富。 9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你要顺应自然,让你的生命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另一个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尤其在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以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那么人有些什么样的精神素质?第一个叫做智,智力。第二就是情,情感。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对世界的美、丑是有体验的,对生活是有感受的。第三个就是德,道德。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要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精神目标,必须是有道德、有信仰的。实际上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第三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我重点谈谈精神的丰富。 我觉得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的思考。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过一种高质量的智力生活,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你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是不是有兴趣。一个对事物没有兴趣、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单调的、

11、平庸的。另一个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一点对你幸福不幸福其实非常重要。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这种哲学,与在座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困惑,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和一些具体的人打交道。而哲学,实际上就是让你从具体的事情、日子里面跳出来,想一想人生中间,到底什么东西是 10 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那么重要的。哲学就是教你如何看准、抓住重要的东西,如何看开、放下不太重要的东西。如此,你才会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至于过得太纠结。 哲学让你对人生有一个定位,有一个目标,让你分清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所以我想,实际上哲学就是教你如何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谈幸福问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

12、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也就是说, 你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什么是幸福,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 “快乐主义”。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 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的问题, 11 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

13、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以上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12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

14、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还是有标准、有尺度的。比如,人生中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判断的根据就是人性,就要看人身上,到底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我觉得是两样: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还有一个是精神,或者说心灵,或者说灵魂。人和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前不久我写了一本书,叫做把心安顿好,其中就表达了这么一个思想。我说,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那么什么样才叫做好的状态呢?我认为,生命应该是单纯的,不要太复杂,复杂就痛苦,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状态。精神应该是丰富的,你要好好享受你的精神属性,这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有的人说,幸福全部靠运气、靠外在的东西。我承认,一个人这辈子过得到底幸福 13 不幸福,外在的运气等因素是挺重要的,但这并不

15、意味着你就要完全被外界因素所支配。 不管你的命运好与不好, 有一点你是可以掌握的,那就是价值观。你要弄清楚两件事情:一个是分清楚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太重要的,然后抓住重要的,对不重要的东西看淡一点;另一个是分清楚两样东西,你自己能支配的,那就好好努力,你自己支配不了的,那就顺其自然。这样你的心态就好了。我觉得人一定要自己做主,多想一想,不要随大流,被社会的潮流支配。人家在那儿追求什么,你也去追求,那完全是盲目的。你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的生命,问一问自己的灵魂,到底要什么,快乐不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回归生命的单纯 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要简单,另一个是人际关系要简单。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在生命之上的“社会堆积物”抖落掉,回归生命的单纯。 我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所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 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 14 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

16、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道家有一部经典淮南王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全”就是完全,“性”就是天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全性保真”就是指要保护好你完整而真实的天性,保护好你生命的原初状态。“不以物害形”,就是不要用物质的东西去损害它。庄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反复说,“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他说的性命之情,实际上也是指的同一个意思:生命本来的天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掉。西方哲学家如伊壁鸠鲁也同样强调:人要过得简朴一点、简单一点,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欲望。 我个人认为,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就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你可以很富有,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上。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有了钱以后,仍愿意过简单的生活,因为能够带给他巨大快乐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要简单。人际关系太复杂,其中难免会掺杂进利益的东西。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回归生命的单纯。 很多年前,我曾经收到一封读者的来信。她那封信写得特别好,大意是说:周老师,我看你的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你当作是一个散文家、一个学者,我的感

17、觉就是,你是一个生命,你在那里静静地诉说,我也是一个生命,我在这里静静地聆听。最后的落款,她就写了一句话: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我特别想给她回信, 15 但是她没有留地址。后来我用她最后那句话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觉得她这句话讲得特别好。名字、身份、地位、权利、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一句话:动物对于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是知道的,但是人不知道。大家知道,人比动物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人是有理性的,有头脑的。但是我说,理性的作用是两面的,好的作用,是让你有一种更高的能力、更高的追求;但是坏的影响是,它把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搞乱了,产生了很多本来并不是必需的东西, 有的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一学动物,回到

18、动物的状态。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去创造不平凡、去争取不平凡,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它对平凡生活的价值来衡量它自身的价值。如果你的不平凡是以破坏你的平凡生活为代价的,那我认为,这个不平凡就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不平凡,它应该让你的平凡生活过得更好,起码应该能够兼顾。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和他的家人和睦 16 相处, 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说过一句话, 他说:那些有野心的人,是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身上的,他们把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的敌人。我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因为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他们没有享受到。 所以我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珍惜这些平凡的感情,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个东西比你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当然,钱也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社会里。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你可以去争取,但是你不能为了它把你最好的东西扔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东西。钱仅仅只是个手段

19、。当然,钱多一点可以给人比较好的心态,但是如果你除此之外没有更高的目标,仍然是为钱而生活,那我要说,金钱的最主要的好处你仍然没有享受到,你在金钱面前仍然是不自由的。 一个人有了钱以后,他就应该干什么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一个人和金钱之间最好的格局,就是不必仅仅为了钱去工作了,而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时候你的心态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一步还是需要有一点运气的。但是我想,即使在没有这个运气的时候,你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尤其是青年人,你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一个目标的,包括在经济上会有一个目标。但是我觉得不妨把目标定得低一点,这样可以更早一点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要一直走在为钱而活的路上。说起来,我们当年吃的苦并不比你们现在少, 17 但我当时真不觉得物质上的清贫算是什么苦。我认为我自己最好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在我最穷的时候写出来的,虽然那个时候挣的还不够自己花,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是真的很快乐。 追求精神的丰富 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一定看不到世界万象

20、的美。 这也就牵涉到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人要追求精神的丰富。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你要顺应自然,让你的生命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另一个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尤其在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以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那么人有些什么样的精神素质?第一个叫做智,智力。第二就是情,情感。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对世界的美、丑是有体验的,对生活是有感受的。第三个就是德,道德。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要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精神目标,必须是有道德、有信仰的。实际上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第三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我重点谈谈精神的丰富。 18 我觉得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的思考。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过一种高质量的智力生活,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你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是不是有兴趣。一个对事物没有兴趣、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这种哲学,与在座

21、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困惑,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和一些具体的人打交道。而哲学,实际上就是让你从具体的事情、日子里面跳出来,想一想人生中间,到底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那么重要的。哲学就是教你如何看准、抓住重要的东西,如何看开、放下不太重要的东西。如此,你才会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至于过得太纠结。 哲学让你对人生有一个定位,有一个目标,让你分清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所以我想,实际上哲学就是教你如何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谈幸福问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也就 19 是说, 你做的所有事情, 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

22、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什么是幸福,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 “快乐主义”。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 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的问题,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以上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

23、、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20 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还是有标准、有尺度的。比如,

24、人生中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判断的根据就是人性,就要看人身上,到底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我觉得是两样: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还有一个是精神,或者说心灵,或者说灵魂。人和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21 前不久我写了一本书,叫做把心安顿好,其中就表达了这么一个思想。我说,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那么什么样才叫做好的状态呢?我认为,生命应该是单纯的,不要太复杂,复杂就痛苦,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状态。精神应该是丰富的,你要好好享受你的精神属性,这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有的人说,幸福全部靠运气、靠外在的东西。我承认,一个人这辈子过得到底幸福不幸福,外在的运气等因素是挺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完全被外界因素所支配。 不管你的命运好与不好, 有一点你是可以掌握的,那就是价值观。你要弄清楚两件事情:一个是分清楚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太重要的,然后抓住重要的,对不重要的东西看淡一点;另一个

25、是分清楚两样东西,你自己能支配的,那就好好努力,你自己支配不了的,那就顺其自然。这样你的心态就好了。我觉得人一定要自己做主,多想一想,不要随大流,被社会的潮流支配。人家在那儿追求什么,你也去追求,那完全是盲目的。你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的生命,问一问自己的灵魂,到底要什么,快乐不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回归生命的单纯 22 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要简单,另一个是人际关系要简单。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在生命之上的“社会堆积物”抖落掉,回归生命的单纯。 我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所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 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道家有一部经典淮南王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全”就是完全,“性”就是天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全性保真”就是指要保护好你完整而真实的天性,保护

26、好你生命的原初状态。“不以物害形”,就是不要用物质的东西去损害它。庄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反复说,“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他说的性命之情,实际上也是指的同一个意思:生命本来的天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掉。西方哲学家如伊壁鸠鲁也同样强调:人要过得简朴一点、简单一点,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欲望。 我个人认为,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就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你可以很富有,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上。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有了钱以后,仍愿意过简单的生活,因为能够带给他 23 巨大快乐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要简单。人际关系太复杂,其中难免会掺杂进利益的东西。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回归生命的单纯。 很多年前,我曾经收到一封读者的来信。她那封信写得特别好,大意是说:周老师,我看你的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你当作是一个散文家、一个学者,我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个生命,你在那里静静地诉说,我也是一个生命,我在这里静静地聆听。最后的落款,她就写了一句话: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我特别想给她回信,但是她没有留地址。后来我用她最后那句话写了一篇文

27、章,标题就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觉得她这句话讲得特别好。名字、身份、地位、权利、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一句话:动物对于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是知道的,但是人不知道。大家知道,人比动物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人是有理性的,有头脑的。但是我说,理性的作用是两面的,好的作用,是让你有一种更高的能力、更高的追求;但是坏的影响是,它把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搞乱了,产生了很多本来并不是必需 24 的东西, 有的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一学动物,回到动物的状态。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去创造不平凡、去争取不平凡,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它对平凡生活的价值来衡量它自身的价值。如果你的不平凡是以破坏你

28、的平凡生活为代价的,那我认为,这个不平凡就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不平凡,它应该让你的平凡生活过得更好,起码应该能够兼顾。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和他的家人和睦相处, 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说过一句话,他说:那些有野心的人,是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身上的,他们把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的敌人。我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因为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他们没有享受到。 所以我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珍惜这些平凡的感情,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个东西比你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当然,钱也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社会里。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你可以去争取,但是你不能为了它把你最好的东西扔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东西。钱仅仅只是个手段。当然,钱多一点可以给人比较好的心态,但是如果你除此之外没有更高的目标,仍然是为钱而生活,那我要说,金钱的最主要的好处你仍然没有享受到,你在金钱面前仍然是不自由的。 25 一个人有了钱以后,他就应该干什么呢?去做自己喜

29、欢做的事。我觉得一个人和金钱之间最好的格局,就是不必仅仅为了钱去工作了,而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时候你的心态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一步还是需要有一点运气的。但是我想,即使在没有这个运气的时候,你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尤其是青年人,你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一个目标的,包括在经济上会有一个目标。但是我觉得不妨把目标定得低一点,这样可以更早一点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要一直走在为钱而活的路上。说起来,我们当年吃的苦并不比你们现在少,但我当时真不觉得物质上的清贫算是什么苦。我认为我自己最好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在我最穷的时候写出来的,虽然那个时候挣的还不够自己花,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是真的很快乐。 追求精神的丰富 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一定看不到世界万象的美。 这也就牵涉到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人要追求精神的丰富。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你要顺应自然,让你的生命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另一个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

30、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尤其在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以后,你幸福不 26 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那么人有些什么样的精神素质?第一个叫做智,智力。第二就是情,情感。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对世界的美、丑是有体验的,对生活是有感受的。第三个就是德,道德。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要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精神目标,必须是有道德、有信仰的。实际上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第三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我重点谈谈精神的丰富。 我觉得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的思考。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过一种高质量的智力生活,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你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是不是有兴趣。一个对事物没有兴趣、 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 他的生活一定是单单其实,在西方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强调智力活动本身,比如动脑筋、学习、钻研、探索事物的奥秘,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就是一种价值,就是一种目的。马克思说,真正的自由王国是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的。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的禀赋、享受人的能力,而不是为了物质生产。马克思所追求的这个理

31、想目标,也就是人人都过真正人的生活,享受人的能力,享受人的精神属性,我们是可以去争取的。 作为个人来说,如果你的物质生活基本上有保障了,你就应该把享受、满足、发展你的精神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和追求。因此兴趣就很重要,你一定要有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个人生下来一定有他独特的禀赋,这个禀赋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发现不了,但是有一点你可 27 以做到,就是让自己一般的智力品质发展得好一点,养成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喜欢学习,喜欢动脑子。有了这样的品质以后,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什么事情是最适合你做的,你真正的兴趣在哪里了。 人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还应该享受自己的情感属性。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心灵丰富的人和一个心灵贫乏的人,他们过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哪怕他们的外在形态是一样的,比如说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不同的,他们眼中的世界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人是根据自己心灵的丰富和贫乏程度去看世界的。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 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看到的全是利益,他看不到世界的美,看不到

32、世界万象的各种奇妙之处。你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心世界,世界的精彩才会对你呈现。 那么,心灵的财富来自什么地方呢?途径很多,到大自然中体验,欣赏艺术,这些都是。但是我比较强调两点,一是读书。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一定要去读那些最好的书。哪些书是最好的?我很难给你开个书单。但是时间已经给你开了这个书单,就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名著。你可以从中去选择。这样一个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你把人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财富占为己有、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一个过程。 另一条就是,一个人应该养成独处的习惯,要经常地反省自己,要有自己的内心生活。比如,你可以通过写日记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的 28 灵魂对话。 写日记, 实际上是很好的约束自己、 督促自己反思的方式。我自己就是通过写日记,留下了人生中的很多好滋味。这些好滋味不仅仅是童年时代的几块糕点,更是我人生中的经历,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这些东西,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比金钱宝贵得多,而且也可靠得多。 写日记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让你生活得更认真。你在生活的时候,不光外在的眼睛是睁开的,心灵的眼睛也是睁开的。因为你是在看,什么事情对你有意义,什么东西是值得留下的。另一个好

33、处是,让你生活得更超脱。当你写日记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更高的自我,也可以说是一个灵魂的自我,或者说是一个理性的自我,在那里审视这个身体的自我的活动。通过写日记,通过独处,把这个灵魂的自我迎回来,看看它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苦恼,然后去开导它。这个过程会逐渐让你这个更高的自我、理性的自我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强大。因为你写日记的时候,你其实站得比你的生活更高。 建筑施工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管理方向)的一门主干技术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建筑工程专业领域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它涉及的理论面广、实践性强, 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具有直接应用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途径、理论计算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工艺过程和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国内外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了解建筑施工发展概况,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施工组织管理打下基础,使学生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般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29 绪 论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简介。 2、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

34、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建筑施工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教学内容: 土方工程基本知识;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土方机械化施工;土方的填筑与压实;基坑(槽)施工;土方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土的分类、场地平整的计算;了解土壁支护的类型和适用范围、支撑系统的特点、土层锚杆的类型、构造和施工方法、土钉支护的特点和施工方法;了解土方施工机械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各种井点降水的特点;熟悉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土方的边坡形式和坡度系数、支护结构的分类和破坏形式、深层基坑土方开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压实质量的因素、地下水的降低方法、流砂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掌握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以及轻型井点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1、教学内容: 地基处理及加固;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桩基础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地基处理及加固的原则与主要方法;熟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打桩机具的特点和选择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沉管灌注桩的通病与防治;熟悉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

35、输和堆放的要求,熟悉打桩顺序和方法、接桩方法、灌注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人工挖孔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掌握钻孔灌注桩和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砌筑工程 1、教学内容: 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砌体施工的准备工作;砌筑工程;砌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砌体结构材料的性能、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小型砌块的种类、规 30 格和安装工艺;熟悉砂浆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以及脚手架的类型;掌握砖砌体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1、教学内容: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模板的种类和基本要求、钢模板的配板实际原则、拆模时间与顺序、模板设计中的荷载类型、钢筋的种类和性能、钢筋验收的内容与方法、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和规定、混凝土强度检查的内容和验收标准;熟悉木模板的构造与安装、定型组合钢模板的组成,熟悉大模板、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隧道模以及台模的特点与构造,熟悉钢筋冷拉的作用和控制方法、钢筋的连接方法、钢筋下料和代换原则,熟悉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振

36、捣设备、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混凝土的养护方式;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教学内容: 先张法;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与安全措施。 2、教学要求: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和分类、锚夹具的类型和作用、锚具的验收内容;熟悉后张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孔道留设方法、预应力钢筋的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掌握先张法的施工工艺流程、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预应力筋的放张要求。 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 1、教学内容: 索具设备;起重机械;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结构安装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2、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起重机械的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索具的特点、构件质量检查的内容;熟悉常用起重机械的类型,熟悉构件运输、堆放的要求,熟悉柱、吊车梁和屋架的吊装工艺,熟悉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方法;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方法。 第七章 屋面及防水工程 1、教学内容: 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室内其他部位防水工程。 2、教学要求: 31 了解防水的分类及等级,了解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的优缺点,了

37、解涂膜防水施工的一般要求、复合屋面的特点和形式、倒置式屋面的特点;熟悉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中主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掌握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的施工方法。 第八章 装饰工程 1、教学内容: 抹灰工程;饰面工程;楼地面工程;吊顶和隔墙工程;涂料及刷浆工程;门窗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装饰工程的特点、内容和作用, 了解装饰抹灰的施工工艺流程,了解金属饰面板的安装工艺、涂料的分类和基层处理、刷浆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裱糊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熟悉一般抹灰的分级、各层的作用、材料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饰面板的安装工艺、饰面砖的镶贴工艺、涂料的施工方法;掌握一般抹灰的施工工艺。 第九章 冬期与雨期施工 1、教学内容: 冬雨期施工概述;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雨期施工;冬期与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冬雨期施工的特点、要求和准备工作;熟悉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以及冬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三、 课程的教学重点 1、土方工程的施工、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土方工程施工的排水

38、与降低地下水位、基坑(基槽)施工: 2、地基处理及加固、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桩基础工程施工; 3、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砌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4、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6、结构安装工程的吊装机械、吊装技术; 7、屋面防水以及地下防水的施工技术; 8、装饰工程的施工; 9、冬雨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32 四、 课时分配参考意见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 9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 78 课时,实践课时为 12 课时,具体课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授课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 土方与基坑工程 12 12 2 地基与基础工程 8 6 2 3 砌体工程 10 8 2 4 钢筋混凝土工程 14 12 2 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8 8 6 结构安装工程 12 10 2 7 防水工程 8 6 2 8 装饰工程 14 12 2 9 冬期与雨期施工 4 4 合计 90 78 12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简介。 2、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建筑施工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土方工程 33 1、教学内容: 土方工程基本

39、知识;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土方机械化施工;土方的填筑与压实;基坑(槽)施工;土方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土的分类、场地平整的计算;了解土壁支护的类型和适用范围、支撑系统的特点、土层锚杆的类型、构造和施工方法、土钉支护的特点和施工方法;了解土方施工机械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各种井点降水的特点;熟悉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土方的边坡形式和坡度系数、支护结构的分类和破坏形式、深层基坑土方开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压实质量的因素、地下水的降低方法、流砂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掌握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以及轻型井点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1、教学内容: 地基处理及加固;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桩基础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地基处理及加固的原则与主要方法;熟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打桩机具的特点和选择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沉管灌注桩的通病与防治;熟悉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的要求,熟悉打桩顺序和方法、接桩方法、灌注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人工挖孔的特点和注意

40、事项;掌握钻孔灌注桩和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砌筑工程 1、教学内容: 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砌体施工的准备工作;砌筑工程;砌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砌体结构材料的性能、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小型砌块的种类、规格和安装工艺; 熟悉砂浆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以及脚手架的类型;掌握砖砌体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1、教学内容: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34 了解模板的种类和基本要求、钢模板的配板实际原则、拆模时间与顺序、模板设计中的荷载类型、钢筋的种类和性能、钢筋验收的内容与方法、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和规定、混凝土强度检查的内容和验收标准;熟悉木模板的构造与安装、定型组合钢模板的组成,熟悉大模板、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隧道模以及台模的特点与构造,熟悉钢筋冷拉的作用和控制方法、钢筋的连接方法、钢筋下料和代换原则,熟悉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振捣设备、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混凝土的养护方式;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以及混凝土浇筑的

41、注意事项。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教学内容: 先张法;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与安全措施。 2、教学要求: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和分类、锚夹具的类型和作用、锚具的验收内容;熟悉后张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孔道留设方法、预应力钢筋的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掌握先张法的施工工艺流程、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预应力筋的放张要求。 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 1、教学内容: 索具设备;起重机械;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结构安装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2、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起重机械的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索具的特点、构件质量检查的内容;熟悉常用起重机械的类型,熟悉构件运输、堆放的要求,熟悉柱、吊车梁和屋架的吊装工艺,熟悉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方法;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方法。 第七章 屋面及防水工程 1、教学内容: 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室内其他部位防水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防水的分类及等级,了解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的优缺点,了解涂膜防水施工的一般要求、复合屋面的特点和形式、倒置式屋面的特点;熟悉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

42、水中主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掌握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的施工方法。 第八章 装饰工程 1、教学内容: 抹灰工程;饰面工程;楼地面工程;吊顶和隔墙工程;涂料及刷浆工程;门窗工程。 35 2、教学要求: 了解装饰工程的特点、内容和作用, 了解装饰抹灰的施工工艺流程,了解金属饰面板的安装工艺、涂料的分类和基层处理、刷浆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裱糊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熟悉一般抹灰的分级、各层的作用、材料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饰面板的安装工艺、饰面砖的镶贴工艺、涂料的施工方法;掌握一般抹灰的施工工艺。 第九章 冬期与雨期施工 1、教学内容: 冬雨期施工概述;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雨期施工;冬期与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冬雨期施工的特点、要求和准备工作;熟悉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以及冬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五、 课程的教学重点 1、土方工程的施工、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土方工程施工的排水与降低地下水位、基坑(基槽)施工: 2、地基处理及加固、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桩基础工

43、程施工; 3、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砌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4、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6、结构安装工程的吊装机械、吊装技术; 7、屋面防水以及地下防水的施工技术; 8、装饰工程的施工; 9、冬雨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36 六、 课时分配参考意见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 9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 78 课时,实践课时为 12 课时,具体课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授课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 土方与基坑工程 12 12 2 地基与基础工程 8 6 2 3 砌体工程 10 8 2 4 钢筋混凝土工程 14 12 2 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8 8 6 结构安装工程 12 10 2 7 防水工程 8 6 2 8 装饰工程 14 12 2 9 冬期与雨期施工 4 4 合计 90 78 12 1、教 材:姚谨英主编的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建学科高职教育专业委员会规划推荐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简介。 2、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建筑施工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教学内容: 土方工程

44、基本知识;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土方机械化施工;土方的填筑与压实;基坑(槽)施工;土方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37 了解土的分类、场地平整的计算;了解土壁支护的类型和适用范围、支撑系统的特点、土层锚杆的类型、构造和施工方法、土钉支护的特点和施工方法;了解土方施工机械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各种井点降水的特点;熟悉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土方的边坡形式和坡度系数、支护结构的分类和破坏形式、深层基坑土方开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压实质量的因素、地下水的降低方法、流砂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掌握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以及轻型井点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1、教学内容: 地基处理及加固;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桩基础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地基处理及加固的原则与主要方法;熟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打桩机具的特点和选择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沉管灌注桩的通病与防治;熟悉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的要求,熟悉打桩顺序和方法、接桩方法、灌注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人工挖孔的

45、特点和注意事项;掌握钻孔灌注桩和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砌筑工程 1、教学内容: 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砌体施工的准备工作;砌筑工程;砌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砌体结构材料的性能、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小型砌块的种类、规格和安装工艺; 熟悉砂浆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以及脚手架的类型;掌握砖砌体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1、教学内容: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模板的种类和基本要求、钢模板的配板实际原则、拆模时间与顺序、模板设计中的荷载类型、钢筋的种类和性能、钢筋验收的内容与方法、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和规定、混凝土强度检查的内容和验收标准;熟悉木模板的构造与安装、定型组合钢模板的组成,熟悉大模板、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隧道模以及台模的特点与构造,熟悉钢筋冷拉的作用和控制方法、钢筋的连接方法、 38 钢筋下料和代换原则,熟悉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振捣设备、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混凝土的养护方式;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以及

46、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教学内容: 先张法;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与安全措施。 2、教学要求: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和分类、锚夹具的类型和作用、锚具的验收内容;熟悉后张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孔道留设方法、预应力钢筋的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掌握先张法的施工工艺流程、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预应力筋的放张要求。 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 1、教学内容: 索具设备;起重机械;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结构安装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2、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起重机械的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索具的特点、构件质量检查的内容;熟悉常用起重机械的类型,熟悉构件运输、堆放的要求,熟悉柱、吊车梁和屋架的吊装工艺,熟悉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方法;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方法。 第七章 屋面及防水工程 1、教学内容: 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室内其他部位防水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防水的分类及等级,了解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的优缺点,了解涂膜防水施工的一般要求、复合屋面的特点和形式、倒置式屋面的特点;熟悉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中主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掌握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的施工方法。 第八章 装饰工程 1、教学内容: 抹灰工程;饰面工程;楼地面工程;吊顶和隔墙工程;涂料及刷浆工程;门窗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装饰工程的特点、内容和作用, 了解装饰抹灰的施工工艺流程,了解金属饰面板的安装工艺、涂料的分类和基层处理、刷浆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裱糊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熟悉一般抹灰的分级、各层的作用、材料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饰面板的安装工艺、饰面砖的镶贴 39 工艺、涂料的施工方法;掌握一般抹灰的施工工艺。 第九章 冬期与雨期施工 1、教学内容: 冬雨期施工概述;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雨期施工;冬期与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冬雨期施工的特点、要求和准备工作;熟悉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以及冬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讲座演讲幸福的哲学》由会员pu****.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演讲幸福的哲学》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网址:讲座演讲幸福的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6730

相关内容

幸福生活讲座【全本
幸福心理学专业知识讲座
断章——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讲座笔记
程彪博士作“幸福生活的理想”青年论坛讲座
至善讲坛哲学思辨系列讲座《幸福生活三问——与亚里士多德一同思考》举行
亲子教育讲座演讲稿
哲学演讲稿(精选15篇)
责任心小故事大哲学讲座课件
【哲学讲座】姜宇辉:将人生哲学到底
周国平讲座:哲学与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