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发布时间:2025-04-26 21:15

《生活的艺术》- 奥斯卡·王尔德:英国作家的智慧结晶,讲述生活美学和哲学。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生活哲学书籍推荐#

讲座主题:什么是学术? 学术在人生中有什么地位?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这是王德峰教授的开场白,全场喧闹一下子安静下来。说完这句话,他点起一支烟——我们知道,在上海,公众场合禁止吸烟,但这里是复旦,复旦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远胜于那些冰冷的条条款款——“就像是最近流行的好莱坞大片《盗梦》,今天我就要做一名造梦师。”王教授说,他要在这精神荒芜的时代造出一片名为学术的净土带我们游览。

“毕达哥拉斯曾说奥运会里有三种角色,正像人生中有三种角色,一种是在赛程中苟且经营的小贩,一种是亲自参与奥运会的运动员,还有一种是奥运会的观众。”王教授说,奥运会里,最重要的是观众,其次是运动员,最次是小贩,没有观众就没有奥运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同样是观众,是那些关注生活,反思生活的人,是反思者,因为存在这些反思生活的人,我们漫长的历史才积淀下了智慧。可是在今天,毕达哥拉斯的预言却失准了,经营资本者如巴菲特呼风唤雨,一呼百应;参与社会活动者如实业家与政治家也活得有声有色;而那些反思生活的知识分子们却仿佛淡出了公众视野,在这个时代里与“成功,辉煌,伟大”等词眼渐行渐远。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青年人来到大学,更多的是希望学到术,即为今后做毕达哥拉斯所说的“小贩”和“运动员”做准备,我们过分关心“术”而非“学”或者是说“道”,对于我们所学的如何作用于自己和社会却没有思考,这是一种危机,因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术无道无药可救”,而对于一个社会,人人都苟且于自己的世界里,缺乏天下关怀,必然导致社会的进步停滞。

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那么既然术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呢?

学术精神。

“我们强调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应该是术,而应该是培养学术精神。如果我们可以养成学术精神,我们的德育目的自然可以达成,我们今天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水到渠成的解决。”

那么什么是学术精神呢?王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之,就是“向往并且追求真理本身”,正像冯友兰大师所说:“以心静观(contemplate)真际,可以使我们对真际有一番理智的,同情的了解,对于真迹的理智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有讲人道的根据;对于真迹的同情的了解,可以使我们入圣域之门路”。我们热爱真理并且勇敢的追求它,这种精神上的饥渴正是我们灵魂的健康的证据。

要做到具有学术精神,其首要条件便是学术的独立性,王德峰教授举了蔡元培先生的例子,蔡元培曾提出“为学术而学术”,初听似乎不能理解,与我们所提倡的“为国家之进步而学术”“为人民学术”似乎相背离,有点知识分子自绝社会,独登象牙塔的错觉。实际并非如此,学术之所以称其为学术,在于其独立。“为社会,为人民而学术”是很实际的概念,其实质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在学术,这个集团还会号称他的利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其实质是把学术作为实现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工具。学术不应该进入社会利益体系,必须保证一定的距离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术。正是因为学术的独立性,蔡元培才在那个“民主自由法治”的思潮中勇敢的聘请刘师培到北大燕园,让各种声音在北大校园内“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思想在交流与碰撞中迸发出闪亮的火花,奠定了北大的灵魂,也奠定了近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凡此种种,与当下某些现象比起来,高下自现,不禁让人汗颜。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有足够的胸怀给予学术足够的独立,那么就不能指望这个时代的人有学术精神,也就不能指望这个时代能够站起来一批巨人。

最后,王教授还提到了学术与人生的关系,他认为,学术精神表现为以下几点,积极地作用于人生。

1. 谦逊“只有在真正的学术的体验之中,我们才可以真正的获得谦逊,只有在对真理的探索中才明白了人的存在的有限性。”我曾问一位朋友为什么对某件东西很感兴趣,她想了想说“不知道诶,懂得越多越感兴趣吧。”的确如此,“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人才能明白自己的无知,而唯无知者才能像小孩一样用“最纯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就像牛顿说自己在物理学面前永远只是一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小孩子,每次面对星空我都会深深地感到震撼,才会放下人类的那些狂妄的骄傲,在星空面前我们同样无知,在真理面前我们只能敬畏,近乎宗教的敬畏。

2. 自我批判只有在学术中我们才能学会自我批判,因为学术本来就是反思,而反思必然会涉及自己,人最大的勇气不是面对敌人,而是批判自己,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自知无知是最大的勇气”;自我批判是自我进步的基础,因为它激发了创造和创新的勇气。

3. 开放的精神和倾听的态度秉承上者,开放与倾听更多的适用与人与人,国与国交往之道。

4. 消除偏见与崇拜,消除偶像崇拜,培植学术欣赏。“我们不是跪着研究马克思,我们是站着和马克思对话。”学术精神让我们摒弃偶像崇拜与偏见,因为一个有独立学术精神的人都明白他与任何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在学术上惺惺相惜,绝不会在弱者面前狂妄,也不会在大师面前谄媚。叔本华曾经盛赞康德,但最后从康德的阴影下走出来,在叔本华之后,尼采也走了同样的路。真正具有学术精神的人,一定会像尼采所说的精神三变一样,先如骆驼负载价值,再如雄狮毁灭价值,最后像小孩创造价值。这一点也让当代的我们深思。

5. 体系化的整体的眼光和视野学术要求你把每一个概念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里去研究,让你对于每一个事件于概念有更高的视野。而视野决定精神的高度,这样的高度赋予你学术鉴赏力。

6. 良好健康的癖好说到这里时他点了一支烟。“癖好是快乐的来源,拥有癖好的人是幸福的人,精神完善的人。

7. 在学术的世界里我们与不朽对话“我们说创造的一切直角三角型的物都是速朽的,但我们所揭示的勾股定理却是长存的,即使宇宙消失了,勾股定理同样存在,它本身就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不朽,而在学术的世界里,我们与这样的存在对话,难道不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吗?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超越了偶然,摆脱了轮回,进入不朽,难道不让那些苟且营生的人汗颜吗?难道不让我们这些人感到衷心的喜悦吗”

结束 我的一些看法和问题:

1. 王德峰教授提到“学”与“术”时,似乎有贬低“术”而褒扬“学”的倾向,而我以为,“学”与“术”同样重要,这个世界缺一不可。

2. 王教授提到最高级的生命状态时沉思的生活,是排除物质的精神生活,可是我认为,心灵与肉体是不可分割的,过分强调精神的理性而忽视了肉体的欲望和激情,只会让哲学变得死气沉沉,失去生命力。哲学应该是生命的一部分,精神的东西应该融入到肉体,人最高的精神形态不应该是纯粹的精神生活,而应该是一位体验着生活的思考者,用生命去实践哲学,而不是用头脑去构架哲学。

3. 王教授反复提到学术精神对于人的重要性,我想问的是,学术精神的适用性到底有多大?它适不适合成为一个民族的普遍精神状态?如果是,那么如果我们的国家人人都有开放而宽容的心态,又该如何处理如同这次和平奖的事情? 因为最后时间不够,没有问,希望可以和大家讨论讨论。

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讲座整理——爱情与哲学

我相信哲学与爱情都是穿越无限,走向永恒的。 ---夏花灿烂

下面是演讲:恋爱与哲学联系到一起是为难我,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哲学家都没有恋爱过——黑格尔,康德(对人生这种欢乐的事情以极为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是哲学家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点一支烟,笑死)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会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爱情,一个上海老太太看了十场红楼梦的电影,还带了一堆手帕去(笑)所有的人都会谈论爱情,当然儿童除外(笑),男孩子特别喜欢在女孩子面前表现出英雄救美,我小时候二年级干过这样的事情(笑),我小时候很弱的,但是只要在女孩子面前,女孩子被人欺负,我就会在敌人的眼里看到怯懦,我就变得很强大(狂笑)两个第一次相见的人会觉得似曾相识——一见钟情红楼梦说出了爱情的真相爱情在哲学中既是经验的东西,又是超验的东西。超验:恋爱中的痛苦延续舒婷——《我爱你》“是谁,在沙滩上写了我爱你三个字,路过的人,都染上了无名的相思。”进入爱情中,自己不知道,哪个英语说得好,FALL IN LOVE,FALL IN,没有任何准备。

爱情从来不是理论哲学关于爱情思考的问题。

1. 人类最微妙最伟大的情感是爱情,当然母爱也很伟大,但是要生个孩子出来,生孩子出来的前提是什么?(笑,鼓掌)古代的爱情要服从于亲情的伦理,要把爱情同化在亲情里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腹为婚,这样省了多少麻烦(笑)黑格尔都主张先结婚后恋爱——被指定结婚的人,由于他们知道自己的命定,所以相互熟悉起来,于是产生了爱——保守的观点从来不把美满的婚姻看作以爱情为基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并不是消失而是转换,重要的是谁能成功地完成转换。恩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

2. 人类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是能把生物性上升为社会性,叫精神的感觉或感觉的精神爱情本质上是美学,不是伦理,夫妻的恩爱属于伦理。(又点一支烟)爱情表现为对异性的人格的爱慕——男性看女性,端庄,温柔,文雅;女性看男性,慷慨,勇猛。你看我这个人,其貌不扬,但是可能某人看我就不一样,我那个独特的棱角,眼中的光芒吸引她(笑),我就是个东施,但在她看来就变成西施了(笑),这不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你没恋爱过你就没孤独过,它不是科学的逻辑,是人格的感召力光看书没用的,你还是恋爱吧,我们必须经历人生中最伟大的学校——LOVE在恋爱的过程中认识你自己爱情是座伟大的学校——刚刚恋爱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阳光明媚的谁在恋爱中没流过泪,这个爱情的程度要打个问号爱情为什么如此神秘,拥有如此伟大的力量?那就是在人类生活中,两个独立的意识有彼此拥有的愿望。在爱之中,你征服了他,他也征服了你失恋让人觉得心里有生活的苦难爱情的起步是个很奇怪的事情。一见钟情——儿时积淀的关于爱情的理想在某个人身上感性地体现出来,其实你是在跟自己的理想恋爱。

如果你走进婚姻,你就是在跟现实打交道,没有理想了。有些人因为害怕现实而躲避婚姻,那要不要躲避爱情呢?等会再说,(第三只烟)我们继续来谈爱情吧,这个话题太难了,至少两包烟~(狂笑)什么叫浪漫,花前月下绵绵私语并不是浪漫,宝黛的爱情就有缺陷~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上山下乡,恋人们愿意一起同甘共苦,找到爱情的出路,这是个伟大的事业。爱情和为自由的奋斗统一在一起,这个爱情就足够浪漫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缺乏了一种崇高感,关于卓越人格的理想消失了。

要学会感受什么是朴实中的伟大,什么是平凡中的崇高爱情应该有一种崇高的理念爱情是精神成长中的一种洗礼,爱情带来了欢乐,但是欢乐中的苦涩也是根本的东西。任何一个时代只要有少男少女的地方就有爱情。爱情是一种心灵的创造力,因为害怕恋爱的结果而不恋爱,是失去了心灵的创造力。真正的爱,是两个心灵共同的创造。

人与人恋爱的创造无法凝固在艺术作品里,所以爱情本身是一种悲剧性的。当艺术家失恋的时候,伟大的创造就开始了《幻想交响曲》——博了之,因为失恋而创作贝多芬一路写下来都是好作品,他终生未婚勃拉姆斯,在克拉拉的墓前拉了一首小提琴曲柴可夫斯基——精神恋爱(柏拉图所讲)如我这等平庸之辈,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伟大的爱情能够分享到一丁点,就应该感到满足了,一丁点就够了(笑)

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爱情是永恒的,不是时间上没完没了,一瞬间就是永恒只爱一次就够了,你看贝多芬,爱了那么多次,但是一直痛苦(笑)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就像樱花一样,绚烂地开放,然后就没了(笑),日本人喜欢樱花,所以日本那个民族有一种悲剧感 。

3. 爱情伟大的果实——夫妻的恩爱白头偕老——很平庸但很难做到,佛学上说几千年才修来的在爱情的转折点——婚姻中,爱情从美学中走出来,转变为恩爱.不是冤家不聚头,古代没有爱情这个词,古代叫俏冤家(笑),中国的智慧就表现出来了。老外不一样,说I LOVE U,你是我心中的花儿。谁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中国人(笑)你为什么主张独身主义,因为你害怕人生中另一种崇高的情感,你没有这个能力。经过爱情这个美妙的阶段,走向婚姻这个持久的价值,应该把婚姻看作一种崇高的使命。恋爱会有一种力量让你知道你是渺小的不要害怕痛苦,恋爱本质中有痛苦的东西

4. 失恋了怎么办爱情是充满缺陷的,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不要追求完美。在爱情中我们是傻的,这种傻没什么可怕,因为我们平时太聪明了(笑)。只需要真诚和自己的内心,在恋爱中切勿相信科学,面对爱情的时候,科学导致我们的遮蔽。在中年和老年的阶段,我们还能回忆这段宝贵的时光。《时光倒流七十年》奥斯卡获奖电影我小时候不相信的,要把爱情进行到底(笑)倘若不敢承担欢愉和痛苦,灵魂还有什么意义,这还叫什么人生——舒婷,除非是屎壳郎的人生(狂笑)——屎壳郎推粪球,成功了没有欢呼雀跃,失败了也没有长吁短叹,那我们就过屎壳郎的人生吧~我觉得不行,这是人生,人生怎么能没有痛苦。如果你被老板雇佣,在职业中的谋生过程,无所谓,就做个屎壳郎吧,资本就是一个粪球,你就推吧。(狂笑)在恋爱中,我们的心灵获得了力量,变得成熟。

据说复旦大学是个充满小资情调的大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笑)。爱情就是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没有实用价值,除非你嫁个大老板,有钱人。但爱情带来了心灵的体会。恋爱中的人有了读佛经的需求(笑)李叔同,弘一法师,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认真。他有过几次爱情,认认真真恋爱,认认真真学习,跟朋友打交道也认真交流,什么都认真~最后终于出家了(狂笑),出了家还认真。我们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认真,不要为自己的认真感到后悔。呼唤的人与被呼唤的人往往不能互相呼应。

失恋是一种伟大的痛苦,要能够欣赏它。什么叫心灵的力量?ENJOY YOUR SUFFERENCE,伟大的人都痛苦过。还有一件事能跟爱情抗争一下,那就是革命,人生最大的幸福。爱情不一定要轰轰烈烈要死要活。爱情不一定是两个人的私事。爱情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尺。

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提问时间

1.恋爱影响读书?恋爱与读书本身是不冲突的。恋爱是个非常阳光的事情,既然你心灵在阳光之中,你读书会更好(鼓掌)。尤其你们学医的学习苦,可以鼓励你,动力大。我就是在大学恋爱的,我就是要显示给我爱的人看,这是父母老师强迫不出来的(笑)

2.一见钟情是非常危险的(笑)恋爱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多会失望,主要是对婚姻而言

3.当代社会的柏拉图式爱情当代很少有柏拉图式爱情(笑)

4.爱情没有技巧,一旦进入技巧,就是像猎取猎物一样。只有两个字真诚,真诚就是爱情的全部。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哲学的头脑,别相信科学(狂笑)

5.问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会选我爱的人,但我爱的人就是不爱我,那如果我选择了爱我的人,我们两个该怎么继续? 这是琼瑶小说里的经典模式(狂笑),甲爱乙,乙爱丙,丙爱甲。。。。我的观点是,对我们来说,能爱比被爱幸福,有激情,爱能得到回应。所以我对你的问题就这样回答,你仍然去爱吧(笑)

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网址:王德峰哲学讲座(五)学术与人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6743

相关内容

王东岳哲学视频讲座全集
王德胜开讲“微时代”: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重构
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哲学月名师讲座第五讲预告
大学哲学讲座观后感人生的意义.doc
王德峰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德胜为我院师生举办学术讲座
【哲学讲座】姜宇辉:将人生哲学到底
复旦王德峰教授:艺术启发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真理
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哲学月名师讲座第二讲预告|杨国荣:道德与伦理生活
周国平讲座:哲学与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