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辅导材料

发布时间:2025-04-28 12:54

社会文化中的教育理念:东方注重集体主义教育,西方更强调个体发展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文化#

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辅导材料-在线浏览

2024-10-01 00:21本页面

【正文】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法院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面临着新的、重大的历史考验。如何切实做到司法为民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前者忽视了法律和法院仅仅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没有考虑法院作用的有限性和法律调整方法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而后者则片面缩小了法律和法院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人民法院必须体现“司法为民”的一面,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准确理解司法为民的内涵,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努力克服在司法功能认识上的“万能主义”和“消极主义”,用好、用足裁判权,通过个案纠纷的解决来维护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律对正义的实现,依赖于法的适用。人们不仅要求裁判结果的公正,还要求裁判过程的效率和程序公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程序上的公正,才能保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才能为广大社会主体提供普遍性、一致性的行为规则,使他们获得明确的行为指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我国司法制度设计走向和司法实践运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为人民法院的公正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实现诉讼结果的公正,做到事实认定正确,法律适用准确,实体处理得当;还要实现诉讼过程的公正,做到审判公开,依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有效

网址: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辅导材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9166

相关内容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浅析
教育学院辅导员助理选聘与管理办法(试行)
法硕法理学辅导讲义.doc
辅导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工作坊顺利结束
家庭治疗:社会建构主义疗法
法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之宿舍内务整理篇
栖霞区法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材料学院开展“心灵手创,艺心向党”主题手工坊活动暨材料学院心理团辅展示培训活动
第十三章 助人自助 全人成长——深圳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理念与实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