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需要知识 (原创)
《孕产期营养》详述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需求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入门书籍#
妊娠前半期主要是由于早孕反应而发生呕吐,进食明显减少,这可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明显减少和蛋白质缺乏、脂肪氧化增多等。孕妇体内产生的酮体对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影响。必须大量补充高热量、高电解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均衡饮食。
妊娠后半期胎儿发育加快,孕妇在每天保证自身代谢需要的同时还需要补充大量营养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高热量、高蛋白营养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全面均衡的食品。 攀枝花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王艳君
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叙述一下妊娠各期的营养需要:
(一)妊娠初期
妊娠初期是受精卵分裂、分化阶段。此时,胚胎还很小,而且生长缓慢。胚胎发育的主要形式是分化形成各个器官。所以,这个时候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基本上与怀孕前相同或略高于怀孕前,因而食物的供给量变化不大。如果孕妇身体比较瘦并且没有什么早孕反应的话,可以每日增加热能150千卡左右。这大约相当于将近一两的主食或者一袋牛奶所产生的热量。简单地说,在怀孕的这个阶段,孕妇可以选一些营养丰富、制作精细、质量上乘的膳食,而不必过于追求量的增加。此阶段膳食的重点应放在食物的质量和卫生上。如有条件,可选用一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这些食品不含农药和化肥。不要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及环境,使胚胎能够正常的发育。
(二)妊娠中、后期
妊娠进入第二、三阶段后,早孕反应多已停止,胎儿生长发育加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特别是妊娠第三阶段,胎儿体重的一半要在此阶段增加,应注意各种营养素的补充。
◆热能的需要
我国推荐的供给量为妊娠中、后期每日增加200千卡,妊娠初期由于胎儿很小,孕妇本人的生理变化不明显,体重变化不大,所以热量的供给与正常妇女相近。
供给热量的食物有三类,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以通过增加主食的量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主食量不要增加太多,每日比平时增加50克左右就可以了,以便留有余地补充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热量的增加最好不要过多地依赖脂肪来实现,所以烹调油的用量同平时或稍多于平时即可。在妊娠后期,孕妇血脂较平时升高,饱和脂肪酸(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不宜太高,不要用动物油作烹调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推荐的供给量是针对群体而言的,妊娠过程中实际的热能需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应根据自己体重的增长情况随时调整,一般妊娠中、后期体重增加每周在0.3~0.5公斤属正常范围。如果体重增长过慢,除适当增加饮食量外还可补充一些特地为孕妇设计的营养食品,比如孕妇奶粉等营养较全面的食品。如胎儿在宫内生长缓慢,小于月龄,也可以从静脉输入氨基酸来补充营养。如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则应相应地减少食物的摄入,特别应该限制甜食及油脂类食品,使体重的增加慢下来。但妊娠期切不可减体重,以防发生酮症损害胎儿的智力。
◆蛋白质的需要量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蛋白是满足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怀孕期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整个孕期在体内贮存的蛋白质大约为1公斤,这些蛋白质都是从食物中来的。蛋白摄入不足,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体格发育,还可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使其脑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影响智力。我国推荐供给量妊娠中期每日增加15克,相当于2个鸡蛋或2两瘦猪肉的量。妊娠后期每日增加25克。动物性蛋白最好占蛋白总摄入量的2/3。
◆脂类
脂类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其中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胆固醇。这几类物质对于胎儿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孕妇饮食中脂类食物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脂类存在于很多食物中,如我们每日所吃的肉、蛋、奶、坚果(花生、瓜子、核桃、开心果等)、豆制品等都含有不同种类的脂类。怀孕期间对脂类的需求也比孕前多。但随着主食和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增加,特别是很多人在怀孕期间有吃核桃等坚果的习惯,这时,脂类物质的摄入也相应增加了。所以,一般来说可不必额外补充脂肪。只要按正常情况下的原则来执行就可以了。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主要是产生能量及维持血糖。妈妈及胎儿的大脑神经细胞和胎盘都要消耗血糖来得到能量。如果在这个时候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而发生低血糖,孕妇的身体就会进行调整,通过氧化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血糖。而通过脂肪氧化来产生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酮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神经系统是有毒性的,所以应该避免它的产生。这就是说,怀孕期间饿肚子或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是非常不可取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孕妇每天至少要进食3~4两主食,如没有特殊情况,最好能够达到5~6两。
膳食纤维也属于碳水化合物,因为我们人体不能消化吸收膳食纤维,所以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营养。但膳食纤维对人体有很多有益的生理作用,也应该注意适量的摄入。
◆无机盐及维生素
钙、铁、锌、碘是相对于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比较重要而在怀孕期间又较易缺乏的无机盐。
钙和磷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即使是成年人,体内的钙也处于不断更新中。怀孕过程中摄入的钙一方面要供给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供给胎儿用来生长骨骼和牙齿。所以,孕妇比孕前要增加钙的摄入量。孕妇严重缺钙可导致儿童先天性佝偻病和新生儿颚骨、牙齿畸形等现象,孕妇自己也会发生 骨质疏松 等疾病。我国推荐孕中期钙的摄入量为每日1000毫克;孕晚期每日摄入1500毫克,分别比非孕时增加200毫克及700毫克。膳食中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及奶制品。
磷在各类食物中存在非常广泛,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膳食中钙与磷的比例最好保持在1:1.2~1:1.5的范围之内。
微量元素铁是血液的组成成分,铁的缺乏容易导致孕妇 贫血 和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很多调查显示,我国怀孕妇女 贫血 的发生率较高。我国推荐铁的供给量为从怀孕中期开始每日28毫克,比怀孕前每日增加了10毫克。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低,一般不超过10%。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多数在1%~3%,相对来讲,动物性食品如瘦肉、肝脏、血豆腐等铁的吸收率较高。
除儿童以外,孕妇也是容易缺锌的人群。
妊娠期碘缺乏易引起孕妇甲状腺肿,并影响胎儿的身体及智力发育。妊娠中、后期每日碘的需要量比平时增加25微克。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及碘盐中含碘较高。
维生素A、维生素D及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也应注意补充。
维生素A的摄入首先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及肝内储存,另外要满足母体自身的需要和分泌乳汁的储存。我国推荐妊娠中、后期供给量为每日视黄醇(维生素A)1000微克。摄入过量维生素A有致畸作用,并影响胎儿骨骼正常发育。动物肝脏、蛋黄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深颜色的蔬菜中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对骨、齿的形成极为重要。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中、后期每日10微克。维生素D摄入过多导致婴儿高钙血症。鱼肝油、蛋黄、牛奶等动物性食品中含较多维生素D,常晒太阳可使体内自己产生维生素D。
B族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1、B2、B6、尼克酸等均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三大营养素代谢,妊娠中、后期的摄入量均要高于孕前。瘦肉、蛋、奶及粗粮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孕期叶酸及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可导致孕妇发生巨幼细胞性 贫血 。特别是叶酸在孕早期摄入严重不足时会使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动物肝、肾、水果、蔬菜中含有较丰富的叶酸。
维生素C对于胎儿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造血系统的健全和机体抵抗力的增加都有促进作用。在孕期应有所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C。
◆其他
妊娠期间因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加之运动量减少,容易出现 便秘 。另外,由于腹压增高和增大子宫的压迫,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出现痔疮等症状。所以,孕期应多吃含纤维高的蔬菜、水果,海带等,少吃辛辣食物。
总之,在妊娠中、末期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均较孕前有所增加,其中有些不能从膳食中得到足够的量,可从妊娠第四个月开始通过口服多种无机盐、维生素制剂和钙片等加以补充。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怀胎十月”的艰辛每一个做母亲的都有太深的体会。但得到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良好的孕期营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极重要的一环。
本文系王艳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 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址:孕期营养需要知识 (原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9482
相关内容
孕期营养秘籍 (原创)孕期营养知识 孕妈须知
孕期营养知识分享
【孕期营养需求】孕期营养
孕期营养健康知识讲座
孕期营养补充专场:孕期补铁小知识
孕期营养知识科普
怀孕期间孕妇需要哪些营养素?
孕妇孕期需要吃哪些营养品
孕期营养补充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