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秋燥”有妙招(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2024-11-16 06:43
秋季多饮菊花茶,有助于清热解毒,缓解秋燥。 #生活知识# #季节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由于失于水分滋润,人们常会感觉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如何缓解“秋燥”呢?
秋季以干燥为主要气候特点。“秋燥”可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尚热、有夏热余气之时,后者见于深秋已凉、有近冬寒气之时。
燥为干涩之病邪,容易损伤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证候,而使机体失于津液滋润濡养,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肺喜润而恶燥,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必从口鼻而入,因此最易伤肺,导致肺津耗伤,宣发肃降功能失调,甚则伤及肺经,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甚则痰中带血。
缓解“秋燥”,可以适当增加饮水。但要注意适温、适量,以温白开水为宜,过凉或过热都不适合。多久喝一次水,每次喝多少,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出汗量、运动量等情况来定,不是一定要喝“八杯水”,特别是脾胃虚弱的患者,饮水更要以少量、多次为宜。
缓解“秋燥”,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食用百合、银耳、枸杞子、雪梨、蜂蜜等滋阴润燥清肺之品。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加入莲子、茯苓、陈皮、山药等,避免凉润之品损伤脾胃。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4日 18 版)
(责编:牛镛、袁勃)
网址:缓解“秋燥”有妙招(中医养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9390
下一篇:成分护肤【全本
相关内容
秋季养生防秋燥 中医教你五个妙招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秋季护肤小妙招
秋季干燥 鼻子闹情绪怎么安抚?
立秋:凉风有信,滋阴润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 秋季养生的10个小常识
今日立秋 养生注意防暑润燥
春季护肤小妙招 赶走干燥肌肤-搜星网
张秋君:家有过敏宝宝?儿科护理妙招大公开
秋分:秋色平分 养阴补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