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目标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数学老师赴深圳学习报道(一)
科技教育中的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教育#
2016年11月11日,我校18名教师赶赴深圳参加由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小学数学全国名师同上一节课”活动。
今天,老师们早已忘却昨天赶路的艰辛,准时来到会场参加活动的开幕式。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课程团队和安排之后,精彩的课堂就正式开始了。上午,同上一节课的内容是《认识小数——文具店》,分别由袁晓萍和高雅两位老师执教;下午,同上一节课的内容是《可能性——不确定性》,分别由许卫兵和高众老师精彩演绎。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袁晓萍老师执教《认识小数——文具店》一课。袁晓萍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库建设核心成员,她还被聘为长三角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学科专家。课前,袁老师用“我知道、、、;我想问、、、”来和孩子们拉近关系,并暗示孩子们,上课发言也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课堂中,袁老师直接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是来学习小数的。紧接着,袁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些人民币的信息,让孩子读一读,读出信息中的小数;说一说,说出这些信息中小数表示的意义。并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挑战:小数哪里有?会写吗?会读吗?付多少?层层递进,让孩子在小组合作中一步步解决了困难。困难解决后,袁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读物品价格小数的机会。袁老师还引导学生提问,教给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不但会提问,还会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并在恰当的机会讲解了小数的来历。袁老师运用我圈(圈出3个人民币),你写(用小数表示出来)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小数表示价格,还借特例,让学生自己发现了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满十进一的。在理解小数的进率之后,袁老师让学生通过圈画标写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同一个小数,并通过微视频的方式给孩子们呈现了答案,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该视频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启示吗?大家纷纷发言,课堂在孩子们受到的启示中结束。
这样一节近乎完美的课着实让人佩服。袁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让我叹服。她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与神情,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舞。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题目时,她能及时把学生拉回来。在课堂中,她还特别注重渗透数学思想。作为一位新教师,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同行的老师也获益匪浅。
听课是学习,会听课是善于学习。实小东区通过外出学习的形式,更新教师观念,拓宽教师视野,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厚教师的底蕴,走好内涵发展之路,为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名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文:廖培 编审:周福生
网址:整合教学目标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数学老师赴深圳学习报道(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94912
相关内容
感受生活美学,遇见更美的自己——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教师生活体验课程专题报道深圳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 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社科简讯—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深圳海洋大学东校区(生活区)封顶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试论中小学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doc
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数字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生活实例
小学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