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2.36%的抑郁症率,1/3为学生,为什么抑郁的人那么多?
笑话3: 问:为什么数学书那么厚?答:因为它总有很多‘为什么’。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每日一乐分享#
6月底,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心理健康数字服务平台、抑郁研究所,共同发布了《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蓝皮书通过大数据分析,从中国抑郁人群现状、抑郁症患者情况、就医状况、用药情况、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5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新兴诊疗模式。
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生
41%曾因抑郁休学
调研发现,我国有62.36%的人长期处于抑郁情绪,导致抑郁的主要4大原因依次为:情绪压力、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职业状态。
蓝皮书数据显示,抑郁症的主要群体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青少年群人(14岁-25岁)的患病率为15%-20%。而整个抑郁症群体中,有50%为学生,其中又有41%的人因抑郁休过学。

家庭环境因素是青少年抑郁的首因,其中63%的学生因感到家庭中的严苛/控制、被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等原因致郁。其次,学业压力也是导致抑郁的关键因素。
而有50%的学生会通过向朋友、家人、师长等渠道求助,其余的50%没有寻求过任何帮助,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情况是抑郁症。近30%的学生从未想过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
40%的产后抑郁被漠视
在性别上,女性的抑郁症患病率已高达68%,是男性的两倍,因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女性通常都面对着更复杂的问题。

数据显示,女性抑郁症的2大高发期分别为:产后、更年期。
高达63%的女性经历过产后抑郁,其主要因素有:
1、社会及家庭角色的变化
2、哺乳喂养过程
3、家庭关系等
需要重视的是,近40%女性的产后抑郁曾被家人忽视,原因主要是很多家庭对产后抑郁的不来了解,甚至认为其是“矫情”。
而更年期的女性,面对着亲子、家庭、婚姻、社会等多方压力,主要因“孤独感”“无助感”“烦躁焦虑”等原因而至郁。
超7成抑郁症者出现复发
“变胖”成最难忍受的副作用
抑郁症对人生活的影响远超大众的想象。大数据显示,“无动力”“疲惫”“记忆力下降”“缺乏活力”等成为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只有3%的抑郁症者认为自己当前的生活质量未受影响。

数据显示,虽然抑郁症知识的普及率很高,但主动进行专业测评和治疗的人并不多。抑郁症的治疗存在着很多痛点。
“费用高”是阻碍长期治疗的首因。而“变胖”“便秘”“恶心”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也是很多人担心的因素。
疫情改变了就医方式
在线心理咨询接受率高达94%
疫情让抑郁症病发率提高,却也让线下就诊变得困难,阻碍包括:“出行困难、去医院流程复杂、花费时间长等,有43%的患者选择了改变就诊方式。

蓝皮书显示,互联网医疗将是未来的就诊趋势,其在破除医疗服务时空壁垒、提升治疗意愿、提高诊疗效率、凸显个性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信息时代,患者了解抑郁症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大众对在线心理咨询接受率高达94%。
分
割
线
欢迎加入我们的心理学沟通交流群,在这里可以交流心理学有关的一切,一起共同成长(书单推荐、正念冥想、心理疗愈……等等)
同时,Talktime首次出品的一部心理纪实小说即将问世,小说根据真实经历改编,邀请你参与到共创分享中来
如果你有心理困扰,欢迎来撩~
抖音|小红书|微博|B站|知乎账号昵称:Talktime心理咨询中心
关注我们,每日分享心理学相关小知识,为你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点个赞吧
网址:中国62.36%的抑郁症率,1/3为学生,为什么抑郁的人那么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97953
相关内容
抑郁症=矫情?而每25人中,就有1个人是抑郁症患者!!!爱笑的人为什么也可能患抑郁症?
抑郁症
食物营养与抑郁症——饮食与抑郁症
抑郁症, 真烦恼, 治疗抑郁症的十大自然疗法, 来自国外的科普知识
抑郁症的饮食
抑郁症的心理调节
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这些人要警惕抑郁症
如何预防抑郁症 教你预防抑郁症的五个实用方法
为什么一到冬天就抑郁?华中科技大学新研究详解“季节性抑郁”的背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