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科学育儿:营养与健康饮食》教学视频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视频教程#
课程名称:饮食营养与健康
课程学时数:24
课程学分:2
执笔人:丁运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本科生的选修课,主要研究人体的营养生理基础,人体的能量需要,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及其膳食来源与供给量,合理膳食,食品强化,营养评估,以及营养与疾病。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者能较全面地掌握营养素的分类,营养学意义,缺乏与过量,膳食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等基础营养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现代营养学的新理念和新发展
2.熟练掌握营养食谱编制、营养分析、饮食调养等营养技术,并将营养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3.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思维,能够正确面对和分析处理生活实际中的饮食营养保健的困惑和争论,将营养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课程内容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数
自学时数
1
绪论
2
1
2
第一章 能量
2
2
3
第二章 蛋白质
2
2
4
第三章 脂类
2
2
5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
2
3
6
第五章 维生素
2
2
7
第六章 矿物质
2
3
8
第七章 水
1
2
9
第八章 膳食纤维
1
2
10
第九章 营养的生理基础
1
1
11
第十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2
2
12
第十一章 合理膳食
2
3
13
第十二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和食品安全
2
2
14
第十三章 营养评价与营养调查
1
1
合计
24
28
四,教学内容
绪论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营养学的主要内容及分支,营养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第一章 能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体的能量需要
第二节 食物的热能含量
第三节 能量平衡
教学要求: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及食物的能量计算,人体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与体重的关系。
第二章 蛋白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分类
第二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学意义
第三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第四节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评价
第五节 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与蛋白质营养不良
第六节 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掌握蛋白质的营养意义,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蛋白质互补。
第三章 脂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脂类的分类,命名和营养学意义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第三节 脂类的转运和代谢
第四节 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第五节 合成脂类
第六节 脂类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教学要求:掌握脂类的营养意义,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及种类,脂肪酸的分类及不同种类脂肪酸的来源。食用油的营养价值的评价,脂类与健康的关系。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分类和营养学意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与代谢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来源与供给量
教学要求: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意义,碳水化合物的分类,血糖指数及稳定血糖的膳食方法,添加糖的健康弊端,过量摄入高隐形糖食物的危害,主食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 维生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维生素A
第三节 维生素D
第四节 维生素E
第五节 硫胺素
第六节 核黄素
第七节 烟酸
第八节 维生素B6
第九节 叶酸
第十节 抗坏血酸
教学要求: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维生素的命名,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维生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预防。
第六章 矿物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量元素
第三节 微量元素
教学要求:掌握矿物质的定义,分类,常量和微量元素的主要种类。重点学习常量元素中的钙和微量元素中的铁。
第七章 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的功能
第二节 体内水分的平衡
第三节 水分需要量
教学要求:水的营养意义,水的来源和去路,正确的补水方式,含糖饮料的危害。
第八章 膳食纤维
教学内容:膳食纤维的分类,营养意义,食物来源。
第九章 营养的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化系统概况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要求:了解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特点,消化酶的种类和作用条件。
第十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第二节 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 豆类,豆制品及硬果类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 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第五节 肉类和鱼类的营养价值
第六节 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第七节 蛋类的营养价值
教学要求:掌握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平衡膳食的核心是“搭配”的含义。
第十一章 合理膳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合理膳食的概念
第二节 食物结构的类型
第三节 膳食指南
第四节 食谱编制和营养计算
教学要求:系统了解平衡膳食的构成,食物结构的类型,97,07和16三个版本膳食指南的对比学习。
第十二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和食品安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的营养强化
第二节 食品安全
教学要求:了解营养强化的意义,营养强化剂的种类,食品安全的正确认识。
第十三章 营养评价与营养调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膳食调查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第三节 生化检验
第四节 营养与疾病
教学要求:了解膳食调查在营养调查中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身体检查的方法和计算,认识营养与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
五,考核要求
期末考试70%,作业和平时上课情况,30%
六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黄承钰主编: 医学营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何志谦主编:人类营养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吴坤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Ekhard E. Ziegler & L. J. Filer, Jr. (闻芝梅,陈君石主译):现代营养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网址:《饮食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98545
相关内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B》教学大纲《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doc全文
营养学与健康饮食的教学设计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doc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pdf
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现状分析
健康饮食与营养学
《老年健康照护》教学大纲
浅谈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