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室的美学之思
茶艺美学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自然和谐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茶艺美学#
茶室作为一个立体的物质性的精神空间,它需要调动人的口、眼、耳、鼻、身、意等感官,以及对应的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乃至触角来进行感受。因此,茶室的设计是一种全感官的、全方位的营造,是茶人对理想生活的全面的预设。茶人怀着虚静之心,进入茶室的静谧之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用耳聆听清脆的鸟鸣,借眼探望山泉的清澈,以鼻嗅闻花果的清芳,神思飞驰,情操秀逸,使茶人进入多方感兴,从而达到感官愉悦、心情畅达乃至精神升华。
茶室既是茶人的物质居所,更是茶人的精神居所。它是一个精致的物理空间,也是一个丰富深奥的心理空间,兼具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维度,在眼观、耳听、鼻闻、舌尝、身触、心游之间,使茶人亲近自然、翳情山水,自适从容地得到诗意的生活体验。
茶室作为一种物态空间,常以无意识的方式沉淀为一种茶道审美意识。各代茶室的物质形态的变迁,往往意味着茶道审美意识的变迁。茶道审美意识,具体包含在茶席、茶画、茶器以及茶花等物质载体之中,当然还有茶人体现在物化形态之上的关于美的意识和观念等等。如此说来,人们可以通过茶道的物化形态来反观茶道审美观念。
意态审美则以意识、精神的形式存在,是意象化的审美意识,比如茶画或茶器上独特的意象等。而情态化的审美意识,主要指在人们的情感方面显示出来的美的取向、导向等。茶室是时代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也是意象形态,更是情感形态,构成了茶人之间沟通内心审美意识的媒介。
茶室是一个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人工与天然、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极致景观。在茶室空间中,凝聚了中国人的养身哲学、审美理念、时空思维、工艺章法,同时包含着茶人的审美倾向,比如局部与整体、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自然与人工等诸多因素的辩证构思;如比大小相对、虚实相生、有无互补,阻与隔、扬与抑、方与圆、曲与直、动与静、藏与露等诸多对立因素的整合。
茶室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类型,融绘画、书法、工艺、插花、燃香等诸艺术于一堂,承载了中国哲学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它是国人审美观念的表征,融入了国人与天地相契的宇宙意识,生于壮美山河之中的自然观念,立于树花草木之间的生命感觉,乃至演化而来的天地万物于我相友的价值意义。同时,茶室还将抽象的人生理想和现实的人间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套茶饮生活的仪礼和见解。茶席之意象象征了茶人在天地万物中的自我定位,以及对大千世界的理解、感知、洞察、寄托和期望等等。
茶室更是中国士大夫或者知识阶层理想的景与境、生活追求与审美情趣的综合表达。茶室中的茶意、诗意、画意和曲意交相辉映,于物质性的构造中体现了文人丰富的生活乐趣和精神意蕴。在茶室的审美观念中,中国传统文人“有诸中而不外求”的内心满足和自得式的审美体验,演变为借物寓情的物质美学世界和境界。
他们将具体的茶室装饰物纳入自己的感官世界中,以感官来接触、渗透茶席,因此籍由物质的感受来承载个人的情感,再经由情感的投注,物我两合,形成一种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调的茶道情境。从中国审美的历史来看,尽管赋予“物”以情感生命的“咏物”诗文由来已久,然而,尝试在人与物的交感中,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个独特文雅的审美意境,这仍是物质美学尤其是茶道美学的重要贡献。
作者:唐婉约丨弘益茶道美学研究员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兴趣涉猎中西文化与文学,近期关注中国茶道美学研究。
•本期编辑✎ 离苏
•参考书目:刘强:《审美发生与美的鉴赏》,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朱志荣主编:《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
网址:中国茶室的美学之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0394
相关内容
中国人饮茶的生活美学:探索茶之妙道宋代美学思想在当代茶室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茶生活美学在现代中国的重生
《日用之道》:从平凡器物之美思考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中国烹饪艺术中的美学思想(本科),美学论文
【李靖】从茶文化看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打造茶壶:中国人的快乐之道
室内设计美学之我见
茶家居,慢生活丨繁华之下的现代茶生活美学
茶书精选丨茶文化与茶家具设计 茶家具的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思想理念以及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