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学:爷爷奶奶把孙子当儿子养,怎么办?
爷爷和孙子一起下象棋,孙子输了,哭着说:‘爷爷,你肯定作弊了!’爷爷笑眯眯地说:‘那你说说我怎么作弊的?’孙子想了想,说:‘你把我的马吃了,你自己怎么还会有马?’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家庭幽默日常#
为什么老人会把孙子当儿子养?把孙女当女儿养?
学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有些是没办法。
我们知道,现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都在远方打工,一年只回来一两次。他们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而爷爷奶奶呢,儿女不在身边,感情无所寄托,与孙辈又是血脉亲情,当然会全身心的放在孩子身上。
(留守儿童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那些三代人住在一起的,为何也有这种情况呢?
其一是依赖心理的延续。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除了吃饭、睡觉、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还有情感的需要。父母与儿女之间,有一种互相依赖。儿女需要父母抚养,而父母在抚养的过程中,是一种心理的满足。
但是孩子长大啦,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啦,有了主见啦,不再听自己的话啦,甚至还会红脸吵架呀……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就会把这种依赖性转移到孙辈身上。所以,有些人会觉得,爸妈对孩子怎么比对我还好啊……实际上,他们不记得了,当然爸妈也是这样对自己的……
其二是退化心理。
这个怎么讲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常常会觉得父母有时候一些思考方法跟小孩子一样,他们的容貌没有返老还童,但思想却变得“幼稚”起来。
电视里不常有吗?“妈,你别像小孩子一样好不好?”
(需求层次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还真不是剧本随便乱写,而是老人的行为习惯,确实有时会变成这样。因此,很多时候,他们也更愿意和小孩子接触,因为他们是同一类思维模式。
其三是补偿心理。
什么是补偿心理呢?
其实就是弥补当年因为种种条件而做不到的事。
比如,我家小时候穷,十岁之前,都没有照过相。留下很多遗憾。所以我父母看到孙子孙女摆出什么好姿势的时候,总是喊,快来快来,快给他们照相!
儿子女儿没有给到的,就给孙子孙女。
那么,父母这种把孙辈当儿女养,好不好呢?
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角色越位,可能对孩子有不利影响。
最大的就是溺爱了。要什么,给什么;父母不给的,爷爷奶奶给;父母要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挡在前面……
说白了,就是骄纵。
骄纵的坏处,就不必详说了吧?
(溺爱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怎么办呢?
首先爷爷奶奶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角,要多让孩子与父母交流——当然,做父母也就需要有主角的自觉,不能让孩子的爷爷奶奶,代替了自己的角色。
其次要宽严结合、护放结合。
就是别太溺爱了,别把孩子收在温室里。这些更适合留守的爷爷奶奶们。
有些父母,只觉得爷爷奶奶爱孙子,并没有想到,这也可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址:育儿心理学:爷爷奶奶把孙子当儿子养,怎么办?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248
相关内容
爱养花的爷爷作文(精选21篇)爷爷奶奶的8个“节俭之道”,都是生活智慧,你家做到了几个?
暑假想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孩子们的选择一致,答案有点意外
爷爷奶奶的6个“节俭之道”,都是生活智慧,你家做到了几个?
婴儿样奶怎么办
育儿心得范文,父母养育子女的经验
如何培养好孩子:当代育儿者面临的德育困境
跟着大爷大妈夕阳红旅游 上老年大学 00后“蹭老”消费,乐得当团宠
幼儿园家长育儿知识
幼儿健康生活育儿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