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教育心理学:游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亲子教育小常识# #家庭教育策略#
崔镇坤
广东省饶平县新圩中学 430200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进而应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就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点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1 巧妙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始动力来源于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换句话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向合理的方向思考。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时,有关“压强”的知识,教师在授课中可以这样设置疑问:“同学们看过杂技表演吗?表演硬气功的人,为什么在用铁锤敲打身体之前要先放一块石板,或者是躺在钉床上面;如果用铁锤直接敲打或者是躺在只有一根钉的床上,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就已经遇到,但是他们没有结合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如今学到相关的知识,再把问题提出来,就能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教师继续通过,设置恰当的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便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压强”这个知识点。
在课堂中设置疑问,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设问方法,常用的设问方法有“故事式、探究式、趣味式、拓展式”等等.角色应该经常变换不同的设问方法,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设问方法,而导致固化的课堂模式出现,要转换角度,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2 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和增添了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课件给学生带来精彩的影像和生动的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时,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实际演示家庭电路的故障,但可以用Flash动画来动态演示电路故障,并教会学生如何初步排查家庭电路故障.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电路的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质量.又如,在《机械能和内能》中,能量的产生和传递都是非常抽象的,这里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演示,加深学生对能量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知识转换为多彩的动态演示,提高学习兴趣。
3 动手做实验,培养物理爱好
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新事物的途径主要还是感性认知.在物理实验中,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感性认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爱好,可以采取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趣味性实验演示相结合的办法,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动手做物理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以下的实验:将一个装满水和装有一半水的杯子分别用轻质纸片盖住杯口,然后将杯子向下旋转180°和90°,观察杯子里水的情况.另外,在课下,让学生用带有细孔的矿泉水瓶装水,分别观察拧紧瓶盖和松开瓶盖时的现象.通过这两个小实验,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素材,还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物理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授课中如果能利用好课本内的大量实验,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需要信心,才能点燃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生情绪不是很稳定,往往一两次考试的不成功就容易打败他们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条件,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样他们心理上都能够得到满足。
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和要选择的对象时,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提出相应水平的问题,简单的题目就不需要给优秀的学生回答,相反,困难的题目也不应让相对差的学生回答,以免他们由于答错或答不出而感到尴尬,从而会自卑.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班级来布置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得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喜悦感.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仔细进行每个单元的总结归类复习,精心准备单元测试题,对于很难的题目可以大方地给学生一些提示,而对差生甚至可以舍弃这些题目.这样使他们进行物理复习时,更具有针对性.这样,在测试后,学生得到自己理解的成绩,获得成功后,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5 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情趣
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养成多种兴趣爱好,增加课外活动的知识性,这是物理课堂的延续.课外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调查、研究、参观、实验、手工制作、讲座等等,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来开展。
例如,学习电学知识时,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用电情况,家用电器的电压、电功率,并思考如何节约电能;学习《物态变化》后,让学生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找出哪些地方的用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制定节约用水方案;在学习《力与运动》后,让学生收集惯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预防资料,向当地的交通部门了解,开车不系安全带的危险性,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物理成为学生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让学生在初中打好物理基础,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桂华.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策略[J].中学物理,2015,33(24):64.
[2]赵志云.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26(1):29-30.
网址: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813
相关内容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小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高的策略.doc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研究
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