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蕴涵的育儿智慧
'智慧树':涵盖健康、教育、游戏的全面育儿应用。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软件推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古以来,中国人是以栽种树木来比喻人才培养,种树与育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个种树的寓言:干旱时节,小树为了自保就把叶子蜷缩起来,减少水分的丧失。园丁甲懂得小树,及时补水,叶子就慢慢伸展开了。园丁乙比较懒,不管。小树蜷缩的叶子等熬到下雨的时候,也活过来了。园丁丙比较喜欢控制,认为叶片伸展有助于吸收阳光,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结果小树失水过多而死掉。由此可见,违背树木生长的天性,“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是种树的大忌。其实,育儿和种树一样,育儿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才能让孩子成人成才。种树过程中蕴涵了很多育儿智慧。
智慧一:小树需要肥沃的土壤,孩子更需要心理营养
肥沃的土壤滋养小树成长,营养不良,小树就会枯黄,长不好。孩子的成长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心理的营养,不能重物质而轻心理。发展孩子的情感、认知、品格、心态等都是重要的心理营养。而心理营养一方面需要父母用心的陪伴和亲情的滋养,让孩子获得安全依恋和安全感,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使孩子拥有爱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智力启蒙和开发,抓住孩子成长敏感期,促进孩子认知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等等。
智慧二:每颗树苗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差异要被尊重
每颗树苗是不一样的,存在差异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有个体的差异性。不少家长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总认为别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孩子也能做到。正如我们不能把桔子树变成苹果树一样,家长也很难把内向的孩子“改造”成开朗的孩子。父母既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正如每颗种子不同一样,孩子一出生就不是一张白纸,携带父母不同的遗传基因。因此不要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教育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更不是万能的。
智慧三:小树成长要充足空间,孩子成长要良好环境
小树的成长需要自由舒展枝叶的空间,让小树去经历风雨,而不是放温室里。孩子也是一样,不能为了方便看护和担心安全,就束缚孩子的发展空间,让孩子的自由探索处处受限,使孩子难以充分释放天性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果大树是强势的父母,小树是孩子,小树一直被大树呵护,不去承接雨露阳光,小树永远也长不大。小树的成长需要质量好的阳光空气等,孩子是环境的吸收者,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如果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有良好情绪氛围,孩子容易形成积极阳光的性格。家长如果充满指责、挑剔、否定等情绪,孩子也可能吸收到更多的负面思维。
智慧四:小树的成长需要时间,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
没有一棵大树是小树一种下去,很快就变成大树的,它需要慢慢长大。如果关爱太深,担忧过多,早晨去看,晚上又去摸,摇动它的树根看土是松是紧,这样实际上是害了小树。同样,教育是慢的艺术,孩子的成长要耐心等待,“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出类拔萃,成为佼佼者。导致期望过高,操之过急,教育过度,“拔苗助长”的现象相当普遍,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欲速则不达”。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失去成长的主动性。有的甚至还使孩子出现了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
智慧五:根深才能叶茂,立德才能树人
人们常说,树根有多深,树冠就有多大。牢固的树根才能孕育出参天大树。同样,立德是成人的根和本,一个小孩的成长最要关注的是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因此要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重视对孩子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志趣和理上的引导,毅力和吃苦能力、抗挫折能力、待人接物能力、热爱阅读和勤于思考等方面的培养,这些是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是最应该关注的地方。如果把孩子的品德看成是建房子的“地基”的话,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只是房子的“装修”,“地基”不牢,“装修”再豪华,房子最终也会倒塌。
育儿如种树。种树成功的诀窍是尊重树木生长的天性,而成功育儿的诀窍则是尊重、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来源:《中华家教》2019年第5期
网址:种树蕴涵的育儿智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517
相关内容
开启智慧育儿之路,迈向幸福生活《妈咪育儿宝典》小小智慧树一起跳加油操
《智慧育儿指南》
易经里的育儿智慧
智慧树去广告版最新下载
【父母必读】教养之力,超越穷养富养的育儿智慧
睿智父母育儿八大智慧
女王智慧月嫂的育儿智慧
从“小生活”迈向“大智慧”
智慧山育儿识字怎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