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
《慢性病防治宝典》:针对常见慢性病提供预防策略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疾病预防读物#
1、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预防措施:(1)防止和纠正肥胖。(2)避免高脂肪饮食。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4)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5)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当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时可选择服用降糖药物或选择胰岛素治疗。
2、 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改变你自己的不良习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预防措施包括:清淡饮食,增加钾和钙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合理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血压基础治疗包括生活规律、低盐饮食等。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中药药剂等。在降压同时必须积极迅速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并注意心、肾功能。部分疾病能通过外科手术使高血压得到缓解。
3、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合理饮食,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
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
4 多喝茶,实验均提示茶水中的茶多酚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 不吸烟、酗酒。
6 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的疾病。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生活习惯改变;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对同一病人来说,处于疾病的某一个阶段时可用药物理想地控制,而在另一阶段时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要将药物与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合用。
4、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生活中,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不要卧居湿地。
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鼻窦炎、咽峡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节的保护,不要做对关节造成太大负担的运动和劳动,经常洗温水澡,运动时可以戴护膝等保护关节。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自身饮食结构。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5、 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对中风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
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中风。
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
三级预防即对已患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又根据发生部位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
网址:慢性病防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590
相关内容
慢性病预防与调理慢性病=生活习惯病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发布健康生活方式为你延寿10年
慢性病如何管理
常见病的推拿按摩治疗大全,慢性病在家按常见病的推拿按摩治疗大全,慢性病在家按摩不求人,效果好
糖尿病性青光眼怎么防治
体重管理抓住慢性病防控“七寸”
下载 生活方与慢性病.ppt
慢性病更适合拔火罐疗法
慢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