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生酮饮食究竟为何能减肥?
《生酮饮食:科学减肥新趋势》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减肥书籍#
“四月不减肥,七月徒伤悲”,随着夏日的到来,人们在脱去厚重棉服的同时,对于“减肥”的关注日益高涨。人为什么变胖?什么饮食方式最有利于减肥?这些问题总是困扰着众多“减肥族”。
在多种饮食减肥法中,低碳饮食是很多人的最爱。采取高脂肪高蛋白但极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膳食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重效果,这样的饮食方式,在学术界被称为“生酮饮食”。目前较为流行的用于解释该饮食方式减肥机制的是“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CIM模型)。
但是,在近日发表于《科学》的一篇观点文章中,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约翰·罗杰·斯彼克曼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凯文·霍尔博士合作,提出了驳斥这一理论模型的新观点。他们认为,CIM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生酮饮食的作用,并在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替代模型——能量平衡模型。
“对于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发胖,以及为什么生酮饮食有助于减肥,CIM模型只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动物实验和人类实验的结果都证明该模型是错误的。”斯彼克曼表示。
CIM模型认为,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引起餐后胰岛素水平激增,而胰岛素会促进机体摄入的能量储存到脂肪组织中,导致其他组织产生饥饿信号,而该信号会抑制代谢率并进一步刺激进食。生酮饮食则会打破这一循环,由于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对餐后胰岛素水平的刺激作用有限,从而降低机体对食物的渴望并提高代谢率,因此减肥效果显著。
此次《科学》发表的文章认为,CIM模型预测高碳水饮食引起的餐后胰岛素水平较低碳水饮食更高,因此导致较高的体重和体脂水平,然而长期动物实验和短期人类实验都显示相反结果;另一方面,根据CIM模型预测,低碳水饮食会导致食欲降低和体重降低,但目前对肥胖和超重患者采用低碳水饮食的研究结果却各不相同。
针对CIM模型存在的漏洞与不足,研究人员提出了能量平衡模型,即致肥的膳食模式造成能量摄入值增加,引发能量失衡。胰岛素促进脂肪组织对能量物质的吸收,同时向大脑发出负反馈信号,当脂肪水平超过某一阈值时,其与脂肪组织分泌的其他激素和其他组织分泌的激素共同作用调控能量摄入。
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文章认为,胰岛素对于调节肥胖固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肥胖的发生是胰岛素和其他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瘦素、脂联素等都会影响肥胖,而并非如CIM模型认为的简单的碳水化合物—餐后胰岛素水平调控通路。
此外,相较于摄入碳水化合物后升高的餐后胰岛素水平,作者倾向于基础胰岛素水平更重要,因为脂肪组织释放和吸收脂肪的过程对基础胰岛素水平更敏感,而低脂或者低碳水饮食都可以降低基础胰岛素水平,所以基础胰岛素水平可以对能量平衡作出响应。
“生酮饮食虽然有效,但是其作用机制可能远比大多人想象的要复杂。CIM模型过分强调了碳水化合物—胰岛素信号在肥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生酮饮食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肥胖和其他代谢疾病的发病过程。”斯彼克曼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v0448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5-11 第4版)
网址:【中国科学报】生酮饮食究竟为何能减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254
相关内容
生酮饮食减肥暗藏风险生酮饮食减肥并不适合所有人
低热量饮食、生酮饮食、轻断食……这些“网红”减肥方法靠谱吗?医生发话了
“生酮减肥几个月,我丢了胆”
生酮饮食或加速器官衰老
我们要如何吃得健康? 解读202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
多吃肉也能减肥?
低碳水饮食模式“鼻祖”——Atkins减肥法
低碳生酮饮食 营养师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彻彻底底、明明白白搞懂“生酮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