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收纳整理理念 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文/长沙县黄兴镇干杉中心幼儿园 李赛君 周琼琼
理论依据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由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生活准备版块围绕生活自理目标的内容指出幼儿的一种具体表现为:幼儿能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教育建议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提供存放幼儿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指导幼儿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幼儿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习得和积累一定的整理收纳经验和技能,有益于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集体生活,并有利于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树立有始有终的积极态度,是助力幼小科学衔接的有效方式。如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习得认知经验,培养秩序感和规则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对预防矫正拖拉和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大有助益。
现状分析
目前家庭生活中,部分家长对幼儿的生活自理方面包办代替过多,幼儿依赖性强的情况过多。根据2020年黄兴镇干杉中心幼儿园与黄兴镇干杉中心小学“人字梯”工程实施中收集的“入学适应”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刚入小学的学生在生活自理中收纳整理方面需要有待提高,比如有些学生经常丢衣服、水杯、文具等;大部分学生早上入校时书包内干净整齐,下午放学时书包内杂乱无序等相关问题。同时,幼儿园结合幼儿一日生活情况的观察,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情况有待提升。幼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物品整理“摆放不整齐”“不会分类”“不会按物取放”等。针对问题,园所对幼儿的一日活动进行优化,以游戏、社团、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实践活动等为抓手,把收纳整理活动分年级组渗透融入一日活动中。经过一年的努力,2021年毕业的幼儿的孩子用数据告诉我们他们在收纳与整理能力提升不止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变化。
因此,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以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梳理归纳出幼儿的收纳整理能力发展目标,以真正帮助孩子实现 “愿整理”——“懂整理”——“会整理”——“慧整理”——“善整理”的方法途径。
经验分享
策略一:妙用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收纳整理经验漂流法,拓展幼儿收纳整理的知识经验。
游戏和日常生活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把幼儿收纳与整理过程融入游戏和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将收纳与整理形成一种习惯。在游戏发生的同时,将嵌入式评价融合其中,通过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来小步记录幼儿的进步表现,让每个幼儿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比如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游戏结束后整理户外材料时可以按材料的大小、高低、颜色以及功能进行分类摆放,并通过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幼师共同梳理出收纳整理方法集。由此,幼儿园全体教师共同讨论制定了《21天习惯养成积赞评价表》,通过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来帮助孩子养成整理习惯。一日生活皆游戏,幼儿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一种隐形的教师滞后,幼儿在前的方式来不断升级游戏,品质和能力在游戏中也得到了全方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帮助幼儿学习如何整理好身边的物品,老师们还将继续延展生发此次游戏,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帮助幼儿培养合理规划空间及合理安排时间等深一层维度的品行素养,不仅为培养其做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品质,也为孩子们对未来学习内容、时间安排、人际关系等多维度的整理秩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们的整理游戏不仅存于班级和幼儿园中,要全面发展孩子的整理能力还需把之扩散到家庭和社区中去,把整理落地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策略二:活用家长资源,巩固幼儿收纳整理的知识经验。
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与利用家长特有的教育优势,同时赢得家长的理解,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使家园教育相辅相成,从而使幼儿良好的习惯逐步内化为稳定的良好品质。于是,针对幼儿的整理问题,幼儿园进行了家庭问卷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对孩子掌握整理方法,提升整理能力这件事还是有很大的需求和期待的。于是我们以家长会为抓手,向家长宣传整理能力的相关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整理的重要性。然后请家长带头为幼儿园开展的整理活动提供材料以及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从组建“家长交流论坛”、亲子绘制《家庭整理评价表》、制作“整理故事报”、整理达人比赛等活动进行家园资源整合,家长们也大力支持并感到收获满满。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而非一朝一夕,我们会继续与家园同心、同行,为孩子搭建通往小学生活的桥梁。
策略三:善用标识提示小技巧,助力幼儿收纳整理习惯养成。
幼儿的整理能力必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基础上。实践证明,清楚明确的标识更有助于幼儿摆放。不同年级阶段所用的标识是不一样的,比如大班幼儿可以共同制定区角规则,积极参与讨论了“怎样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图书角的图书应该怎样有序摆放”等问题,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规则,个别班级还从中总结归纳出了班级整理文明公约。
策略四:巧用“课程”抓手,整合一日生活,抓住教育契机,支持幼儿养成习惯、习方法、长知识。
华爱华老师提出,集体教学形式在幼儿园仍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建构,有助于教师对幼儿发展作出评价,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师以收纳整理为目标渗透在养成教育、主题活动、生成课程等活动中,让幼儿习得一般性收纳与整理方法,了解其方法背后的原理,让幼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教育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我们抓住生活中的契机,培养幼儿收纳整理好习惯,让幼儿从中获得成功享受快乐,树立自信心。
总结与反思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幼儿在主动整理中,不仅学会了规划、整合、收纳、维持等技能,也知道了自己需要承担属于的义务,不去过多地依赖家长。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家长和老师关注每一位幼儿、每一天的整理,并渗透到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小衔接入学准备,从学会整理开始,孩子将受益无穷。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网址:培养收纳整理理念 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2
相关内容
浅谈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幼儿园育儿知识资料8篇
幼儿教育:育儿的知识小常识
【科学育儿,健康成长】——童迪幼儿园托育科学育儿知识分享
收纳小秘诀 养成收纳整理好习惯
民盟盟员辜井:整理收纳传授家庭生活美学
社区开展家庭整理收纳培训 学会“让生活井井有条”
家长育儿小常识 幼儿园的育儿知识
收纳整理吧
幼儿育儿知识大全(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