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频发地区,了解并遵守防灾减灾法规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地震避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年06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汶川地震灾区与非灾区儿童动态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
王萍萍 许燕 王其峰 开通知网号
【摘要】:目的:对比汶川地震灾区和非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在汶川地震一年后选取71名地震灾区儿童和126名非灾区儿童进行动态房树人测验的施测。结果:两组儿童在心理创伤、焦虑、退行、人际适应、攻击性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灾区学生仍存在明显的心理创伤,并采用退行的防御机制处理负面情绪,表现出内隐性、多元性和相互交织等特征。结论: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及其负面影响持续存在于灾区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灾区儿童相比要差很多。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华;吴倩;房树人测验在国内的应用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05期 2 张艳飞;刘伟;李子洋;李哲;张震;刘果瑞;树木画投射定量指标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中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年S2期 3 赵小明;绘画心理技术在学校心理危机防范中应用分析[J];校园心理;2021年05期 4 张胜洪;毛胜;中学生人际交往困扰与HTP细节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05期 5 陶漫;胡文靖;房树人测验在大学生隐性自杀行为识别中的应用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6 田青;房-树-人投射测验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7 王世明;房树人投射测验的分析与解释[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张荣娟;城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统合型房树人测试结果比较[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年03期 9 胡旭强;陈海支;刘坚白;杨晨虹;陈洁英;房树人测验在地震灾区初中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12期 10 盛丽娟;孙欣;汪健健;赵丽萍;房树人测试在神经症患者中的运用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旭强;陈海支;刘坚白;杨晨虹;陈洁英;房树人测验在地震灾区初中生中的应用[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心理咨询大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黎;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敏;房树人测验对评估初中生焦虑情绪的作用研究[D];江汉大学;2020年 2 刘果瑞;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3 张艳飞;抑郁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4 孟丽莎;房-树-人投射测验标准化模具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代彪;鲁甸地震灾区初中生树木绘画特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丹;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学生沙盘游戏干预模式的建立及效果检验[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扶长青;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3期 2 范方;柳武妹;郑裕鸿;崔苗苗;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3 刘斌志;沈黎;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表现、评估及重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萍萍;许燕;王其峰;汶川地震灾区与非灾区儿童动态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2 彭婷;疫情背景下儿童心理创伤的教育修复[J];幸福家庭;2021年04期 3 王兴堂;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创伤有效疗愈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年33期 4 陶新华;王利;我恋爱了,妈妈却要带我去跳楼——对一个遭受心理创伤的女孩的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12期 5 王彦辉;袁征;灾后心理创伤早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08年06期 6 姚依娜;常见儿童心理创伤及预防与疗愈[J];中国防痨杂志;2024年08期 7 孙豪甫;职业背后的心理创伤[J];健康生活;2012年03期 8 荀静;刘敏;张薇;胡珊珊;吴蕾;分娩心理创伤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3年28期 9 陈倩;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国内外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研究现状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04期 10 李平菊;夏珑;失独者积极心理创伤疗愈的过程及启示——以在河北省3个市的调查为基础[J];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朝;刘庆峰;王嫣嫣;熊端琴;苏芳;郑挺;汶川地震100天后救援者心理创伤症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素锋;周心权;丁晓蕾;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影响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A];采矿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朱韶蓁;职业心理创伤的测量及其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倪英;王昳丽;徐育琳;一例灾后心理创伤患儿的心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明;音乐同步脱敏再加工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创伤的治疗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范方;心理创伤与创伤修复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7 陈小珍;刘勇;孙宁奋;禹海航;胡珍玉;陈海霞;季蕴星;阮列敏;秦志红;汶川地震灾民89例住院期间心理评估和干预[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程科;陈秋燕;震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创伤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申永刚;项贻强;朱汉华;汶川地震区梁柱式桥梁结构的破坏形式及分析思考[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刚;王绪本;周军;黄春梅;唐瑀书;马妤;蔡学林;基于三维电性结构的2008年Mw 7.9汶川地震与2013年Mw 6.6芦山地震余震“震空区”成因探讨[A];2023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十七 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专题十八 探地雷达新进展[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昕忠;利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研究汶川地震前后微震时空演化与断裂带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9年 2 朱斯斯;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2年 3 黄海;概念史视域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演进历程研究(1978~)[D];中国地质大学;2023年 4 刘玉姣;煤矿工人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 5 何思彤;多元文化框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转换[D];吉林大学;2018年 6 黄代翠;心理健康教育辩证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潘柳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方建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黎钰林;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10 喻烟;汶川地震区地震动估计经验模型[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永吉;民间应急救援人员灾后心理创伤恢复干预机制的探究[D];福州大学;2018年 2 王子维;儿童心理创伤恢复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师璐瑶;变化、深化与转化:失独父母依恋联结的变动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小玲;儿童期心理创伤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红艳;心理创伤片的创作手法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 6 郭雨琪;高中生心理创伤和抑郁关系:自责的调节作用[D];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 7 李俊良;运动干预对地震灾区学生心理重建的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陈翔;记忆的差异:“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百度词条的建构比较[D];西南大学;2019年 9 赵由佳;汶川地震自发破裂与强地面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年 10 胡衡;基于汶川地震的道路震害评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岩 本报记者 刘志伟;武汉“解封”后 他们的心理创伤咋抚平[N];科技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游雪晴;我国需加强灾害心理创伤研究[N];科技日报;2013年 3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被诈骗后,心理创伤如何修复[N];中国青年报;2023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袁一雪;看别人幸福可弥补心理创伤[N];中国科学报;2014年 5 赵媛 编译;心理创伤研究开始重视环境导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章正;一个月后,30%事故亲历者可能产生心理创伤[N];中国青年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陈慧通讯员 黄琳;“心药”助灾区伤员治疗心理创伤[N];中山日报;2008年 8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栗克清 整理 本报记者 肖建军 通讯员 马克谨;应重视疫情后的公众心理创伤干预[N];健康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李阳和;灾难过后,如何抚平心理创伤[N];健康报;2016年 10 记者 刘思波;用关爱抚平灾区群众心理创伤[N];抚顺日报;2013年
网址:汶川地震灾区与非灾区儿童动态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944
相关内容
灾后的“心理地震”如何应对?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战场”筑起人民防线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 今年四川应急管理这样干【防震减灾】地震逃生原则[集合]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收藏】面对灾害,我们可以更主动!这份自救指南请收下地震逃生常识试卷.ppt认识灾难,险中求生在遇到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时如何逃生生活中抓细节,躲开地震危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