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生活,围剿中国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4-11-21 19:47

篮球比赛中,篮球掉进草丛,队友们集体‘围剿’。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运动趣闻趣事#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一次性消费”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

作者 :公开课白小哲

来源:网易公开课(ID:open163)

“让我看看还有多少人在用毛巾洗脸?”

随着电商直播平台的主播“一声令下”,商品列表里的一次性洗脸巾瞬间被抢购一空。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不少消费者会选择趁着折扣和优惠,囤货日常用品。


▲洗脸巾和纸巾一样,也是抽取式/图源:某电商平台

除了洗脸巾,还有一次性内裤、一次性剃须刀、一次性厨房纸、一次性拖布……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被一次性用品包揽。

随便打开一个年轻人的购物车,已经很难找到购买数量为1的日用品了——如果有,那也是一箱。

“没办法,都是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消耗量太大了。”

经久耐用的毛巾和抹布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用完即抛的一次性物品,正在围剿年轻人的钱包。

01

万物皆可一次性

曾几何时,一次性用品在大部分人生活中还并不常见。

只有偶尔下馆子吃饭,打包剩菜回家时,老板才会拿出几分钱一个的发泡塑料餐盒。

又脆又薄的餐盒泛着惨白,挤在一次嘎吱嘎吱作响,掰开一次性木筷互相摩擦去除碎屑,是上一辈人熟悉的生活片段。


▲1999年的电影《喜剧之王》里的盒饭样式

就充满这种年代感

直到2001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针对一次性餐饮具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大力推广可降解易回收的聚丙烯类产品,这种充满时代感的发泡型一次性餐具才逐渐从市面上消失。

彼时,一次性用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根本谈不上“品质”,它更多意味着“凑合”。

虽然凑合,但一次性用品提供的便利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差旅人深有体会。

一次性牙刷、拖鞋、香皂、梳子等在酒店里一应俱全,减轻了人们的行囊负担。

如果说以往酒店提供一次性用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如今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护肤乳、浴衣甚至是香水香薰,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入住体验。

遇上质量不算差的,甚至可以带回家继续使用。


▲一次性搓澡巾可以多次使用

如今,一次性用品不仅打破了“廉价凑合”的刻板印象,甚至因为其“用完即抛”的便利性,成为了“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一次性毛巾、一次性内裤、一次性隐形眼镜,干净又卫生;

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床单,省去了清洗的时间和精力;


使用完这些一次性用品后产生的垃圾,最后都会被我们打包进一次性塑料袋里毫无顾虑地丢出去。

如果不是这一番细数,你可能还没察觉一次性用品是如此阵容庞杂。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一次性社会”正在以浪潮般不可阻挡之势朝所有人涌来。

02

年轻人们的“次抛生活”

一次性用品对年轻人生活的占领,从储物间就能看得出来。

成箱囤的洗脸巾,是人们在复杂城市生活保持无菌洁净的最后一道防线;

及时补货的一次性内裤和一次性袜子,照顾着每个都市人隐秘生活的体面。


年轻人对一次性用品的依赖,也体现在了一次性消费的市场数据上。

早在2020年,中国洗脸巾市场需求量就涨到了325亿张,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0年的“双十一”期间,天猫数据显示一次性洗脸巾的销售额同比增加了939.24%;

到了2022年,我国一次性洗脸巾的市场规模增至123.60亿元,同比增长51.8%。

一次性洗脸巾的飞速发展,挤压了传统毛巾的生存空间,“纯棉、无菌、便捷”的卖点让它迅速替代传统毛巾,登上了人们的洗漱台。

同样面临被一次性用品替代命运的还有内裤行业。

当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洗完畅快的热水澡,洗内裤就成了上床前最大的难题。

和日常衣物一起卷进洗衣机清洗,不放心;

亲自手洗,麻烦的同时还要担心明天是否能晾干。

“穿一天就扔掉”的一次性内裤,则让人们在两个都不想选的选项里,找到了另一种可能。

“开始日抛内裤之后,才知道洗完澡直接上床有多爽。”


用完即抛的潇洒早在背后标好了价格,一次性用品的价格并不便宜。

以一次性内裤为例,电商平台上的一次性内裤单价从3~10元不等,如果每天都穿一次性内裤,一个月花费的价钱就在百元以上。

至此,一次性用品早已从曾经定义的“廉价”中完成了蜕变,成为了不少人眼里的“消费升级”。

随着一次性用品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多,范畴越来越大,从生活表面到隐秘之处,一次性用品几乎占领了家中的每个角落。

在一项针对如何改进提升生活品质的调查问题中显示,仅是一次性清洁用品数不胜数:

一次性抹布、一次性拖把、一次性清洁剂、静电除尘掸、静电除尘纸……

但一次性用品种类越多,我们的生活就会越轻松便利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03

我们与“一次性自由”的距离

生活在被一次性用品包围的日常中,“丢弃”似乎成了比“购买”还要熟练的下意识动作。

但当习惯了东西只使用一次之后,不少人察觉出了异样:

很多原本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也被用成了一次性。

好看便宜的手机壳一次打包下单5个,每个只使用一次,换上新的很快就忘掉旧的;

快时尚店里打折买的吊带或T恤,过季之后就压在衣柜底,再也想不起来;


▲手机壳也成了一次性用品

日常用品的使用年限越来越短,有人提出了著名理论“灯泡阴谋”,来解释生活中耐用性商品的消失:

为了提高灯泡销售量,商家从一开始就将商品故意设计得寿命短暂,或不可维修。

一次性消费也是如此,它确实带来了更大的消费市场,但同时也培养了人们新的消费习惯——

东西坏了不是修,而是扔。

当时代快进到“一次性消费”的阶段,人们才发现最大的困扰不是商品的质量,而是人们已经难以戒掉扔东西的快感。


▲穿完就丢的感觉让人上瘾

此外,随着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环保问题也被推到了眼前。

不少环保人士宣称,“一次性产品拯救了懒人,却毁掉了地球环境。”

在一次性用品问世之前,人们生产和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可持续的:

装着牛奶的玻璃瓶要回收,餐厅里都是可重复使用的餐具,购物时用布袋或编织袋。

最早的一次性用品——塑料袋诞生于1959年,人们本来是出于环保目的,用它来代替布袋和编织袋。

但当塑料袋变得唾手可得之后,人们便不再重复利用,而是用完即扔。

在所有塑料制品中,一次性塑料制品占到了91%,如今已经造成了83亿公吨的塑料污染。


▲城市的垃圾场满是塑料垃圾/图源:视觉中国

不得不说,这对如今深陷“一次性生活”的我们来说是个警示。

早在2011年,中国旅游局就颁布规定,取消了星级宾馆需配备一次性牙刷、牙膏、梳子、拖鞋、香皂、洗发水等用品的硬性要求。

不少关心环保的年轻人也开始主动用布袋购物,自备不锈钢吸管。

但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都是一边被“次抛商品”掏空了钱包,一边放不下它带来的畅快与便利。

如何安心享受一次性用品带来的便利,同时避免浪费?

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席卷之下,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新书预售

快刀财经联合深氪新消费

打造的新书开始预售啦

欢迎扫码购买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

网址:“一次性”生活,围剿中国年轻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8919

相关内容

“一次性”生活正在围剿中国年轻人,为何洗脸巾等一次性商品会受追捧?
一次性卫生产品你知道哪些?.doc
中国老年人性生活真相
老人应该多久一次性生活
老年人多长时间过一次性生活呢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少年轻人,在2倍速的深夜围观“慢生活”
复古相机成中国年轻人记录生活“新宠”
《一次性生活用品》.ppt
《一次性生活用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