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念

发布时间:2024-11-22 03:56

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减少杂念,提升专注力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技巧# #冥想减压教程#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兰格的成名作。

“我想我应该没嫉妒过任何人,因为如果某人有某样东西,我也可以拥有。”兰格博士在演讲中这样说道。她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为三十多年来对“专念”的研究让她知道,只要去注意生活中的细微变化,那么原本认为不可能达成的事,最终都可能实现。比如,用一块普通的门板换回1万美元;用短短一个星期,让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变年轻;在夕阳产业中发现商机;让枯燥的常规工作变得有趣,并带来成就感;让你最讨厌的邻居变成益友……

不要再问“那怎么可能”,而要问“为什么不能”,结果将超乎你的想象!

兰格博士的“专念”启发了整个世界,改变无数人思考与感觉的模式。专念是不受束缚的思维,是洞悉一切的思维,是既理性又充满远见的思维。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被《影响力》《追求卓越》《全新思维》...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兰格的成名作。

“我想我应该没嫉妒过任何人,因为如果某人有某样东西,我也可以拥有。”兰格博士在演讲中这样说道。她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为三十多年来对“专念”的研究让她知道,只要去注意生活中的细微变化,那么原本认为不可能达成的事,最终都可能实现。比如,用一块普通的门板换回1万美元;用短短一个星期,让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变年轻;在夕阳产业中发现商机;让枯燥的常规工作变得有趣,并带来成就感;让你最讨厌的邻居变成益友……

不要再问“那怎么可能”,而要问“为什么不能”,结果将超乎你的想象!

兰格博士的“专念”启发了整个世界,改变无数人思考与感觉的模式。专念是不受束缚的思维,是洞悉一切的思维,是既理性又充满远见的思维。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被《影响力》《追求卓越》《全新思维》等畅销书转载传颂,被权威书评媒体《书目》杂志评为一本划时代的巨作。

专念的创作者  · · · · · ·

[美] 埃伦·兰格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介绍]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幸福课导师本•沙哈尔最推崇的哈佛著名心理学家,第一位获得哈佛终身教职的女性。

获得最具含金量的古根海姆研究学者奖、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大众心理学杰出贡献奖、高尔顿•奥尔波特群际关系奖等。

在各大学术媒体上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及相关作品。她的著作还包括广受好评的《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个人政治学》以及《控制心理学》等。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引言——司空见惯的“潜念”与求之不得的“专念”
第一部分 潜念
01擦肩而过的良机
潜念的三大特征
02被简化了的世界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我和心理学家班齐昂·查诺维兹(Benzion Chanowitz)、阿瑟·布兰克(Arthur Blank)于1978年进行了一项有关这种潜念的研究。我们的实验地点是纽约大学的研究生中心。中心里常有人复印材料,我们特地跑到他们跟前,问对方能否让我们先复印一下。我们给出的理由有的说得通,有的却说不通 。我们准备了三个版本的请求。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些材料需要复印。”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急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当请求中包含理由时,无论理由是否说得通,被试都更容易让出复印机。因此,人们“潜念”地对熟悉的句式做出反应,而不是“专念”地对内容进行反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心视界·专念三部曲(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专念学习力》《专念创造力》 。

喜欢读"专念"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9.99元

35.99元

43.99元

71.99元

25.00元

喜欢读"专念"的人也喜欢  · · · · · ·

0 有用 日落西山 2023-11-19 23:41:35 北京

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可能被低估了,对我而言,客观的看待心理对健康的价值,更好的处理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确实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和细细品味的书。威廉-詹姆士对父亲的表达特别受教!创造力的来源和正确的针对创造力的管理也特别精准,里面受教的还有很多关于安慰剂的对比实验,相信会对很多人都有所启发!

> 更多短评 190 条

我要写书评

专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viewer 2009-12-22 17:23:0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

http://anerd.blogbus.com/logs/53197984.html 专注力另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 一、现代人普遍存在妄自菲薄的毛病,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如阅历没有别人丰富,文章没有别人写的好,学识没有别人渊博,钱没有别人多,房子没有别人的大等等。专注于过程能有...  (展开)

BysTander5 2009-03-20 17:06: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专注力——有趣的场景控制

借这本书来看的时候想着自己平时都是吊儿郎当,看看能不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全神贯注的做好事情的一些方法。一翻开书才知道不是我要的,不过薄薄也就把它翻完了。 其实本书所说的专注力是一种打破思维惯性的理念,不信看看下面作者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就知道了。 一...  (展开)

PUMA 2012-01-23 16:38:5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专注力

专注力 1.缺乏专注力各种起因。 ~以结果为导向,会使人失去专注力。 ~对规则规律的僵化理解。 ~对场景的固化理解。 2.缺乏关注力的后果。 ~自我形象单一化,自我设限,受自我标签所困 ~潜力受到抑制。 ~生活和思维失控。 3.有专注力的表现。 ~保持思维开放,接受新信息。绝不...  (展开)

赵小跑. 2013-06-07 22:23:37

《专念》读书笔记及总结分析.

1、没有人可以洞悉某个事物的全部,因为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此而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投入更多的专注。 2、对于信息接收方来说,重要的是要关注内容,而不是形式;而对信息传达方来说,新颖独特的形式是使对方有效接收信息的保障。 3、视角单一实验:一位研究者在人来...  (展开)

格蕾丝 2012-12-20 15:50:18

积极心理学总结

开始总结前三个月对于积极心理学大量学习感悟之时,介绍一下Ellen Langer这本著作《专念》我是在看这本书前言介绍时,觉得可以“一心一意”地写下一篇对于过去几个月中发生一些事情的总结。就用这种方式吧。 过去的几个月,看完了哈佛幸福心理学的23堂课,因为这位老师(...  (展开)

大卫 2010-05-11 21:48:2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不是宣传的那样

首先说明我只看了前三章,后面随便翻了一下,我只是当时看了它的宣传,以为能解决我们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但是发现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对于书中的这个核心词‘专注力’,作者本人也提到可能存在的跟东方文化中对这个概念理解的差异。我感觉书中通过一些例子推导出的所谓‘缺...  (展开)

大狗熊 2013-11-20 09:32:17

自整理内容笔记,自取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其他提到的概念与定义熵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实体或组织的形式将会渐渐瓦解。基本信息作者: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美)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阅读时间:2013-11-5至2013-11-1...  (展开)

小树 2012-10-19 19:25:0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mindfulness入门读物

名字翻译得不大贴切,英文是mindfulness,讲的是一种充分体察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澄明无碍的心境。人容易陷入各种成见(premauture cognitive commitment),mindfulness能帮人避免这些成见,看到事物的本质。书中列举了很多偏见。比如,人听到“因为”这个词的时候就容易更相信这...  (展开)

> 更多书评 46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Moon Sea

Moon Sea (山高路远,花好月明)

一、对潜念的批判: 1. 我和心理学家班齐昂·查诺维兹(Benzion Chanowitz)、阿瑟·布兰克(Arthur Blank)于1978年进行了一项有关这种潜念的研究。我们的实验地点是纽约大学的研究生中心。中心里常有人复印材料,我们特地跑到他们跟前,问对方能否让我们先复印一下。我们给出的理由有的说得通,有的却说不通 。我们准备了三个版本的请求。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些材...

2018-10-25 21:03:41   3人喜欢

奇拉

奇拉

大多数人将新背景下的新能量称为“第二阵风”。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一位年轻学者一直忙着写书,还要照顾他两岁大的女儿。妻子回来时,他已经疲惫不堪,动都不想动了。此时,他的朋友打电话来问他想不想一起打篮球。他一跃而起,奔向球场,一打就是4个小时。 在上面这些例子中,外界引发的背景变化一扫人们的疲态。具有专念意识的人会主动想办法改变,迎来“第二阵风”。他们会更换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或者休息...

2022-11-16 11:24:39   1人喜欢

王2宁

王2宁 (我好,你好,大家好)

总体一般 也许是看了《思考,快与慢》的缘故,两书讲的东西非常类似,后者研究地更深入全面,科学证据也很多。此书并不差,只是这样一对比,无论是深度广度,可信度,都无法和后者相提并论。可以说一种鸡汤似的简化版,因为读的期间有非常多的故事插在其中,能感觉到作者有更深刻体会研究,只是没表现出来。 两个词贯穿全文——潜念,专念。理解起来有些麻烦,中文并没有这两个词,也不能说翻译地差,有点原文含义的影子。整体...   (2回应)

2019-02-25 13:46:04   1人喜欢

Danys ┇┇ 蓄须专用

Danys ┇┇ 蓄须专用 (美食虐叔千百遍,叔待美食如初恋)

#专念走中国# 补发在延误5小时的东航飞机上苦读《专念》的照片及笔记——本书中大量的小例子非常生活化,它们让我意识到:习惯养成和惯性思维是如此常见和迅速,甚至不需要经过大脑就成形了。要改变自己的固定模式,会不会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思考~ @湛庐文化 :吸收积极能量,改善心理定势!   (2回应)

2012-04-21 19:46:38   1人喜欢

网址:专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85306

相关内容

健康专家走进力旺社区 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专家推崇“慢生活”理念 称城市发展不能“催熟”
专家热议健康美丽生活 美好生活理念须各方共同传递
如何提升大众护肤理念?专家教你正确选择护肤品
专访全友家居温彪:坚持绿色理念,传播绿色文化
第二日简报丨 正念减压主题示范中心心理专题培训第二日—正念冥想的脑内机制与实修
第二日简报丨正念减压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示范中心专题培训
正念减压,专业赋能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上海高校心理示范中心“正念减压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70后青春纪念册《我的大学》 专访摄影师赵钢
萤石品牌高铁专列正式发车 传递安全智能生活新理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