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离不开心理健康
7月23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就《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行解读,并呼吁个人、家庭、社会、政府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携手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高公众幸福感。
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都重要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二九九’,即两项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9项行动措施,社会和政府9项行动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两项行动目标,一是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二是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雷正龙表示,当前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制约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和利用,亟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居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求助信息。为此,行动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提升到20%和30%。与此同时,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心理健康工作不断推进,可减缓这一趋势。
“心理健康素养包括知识、意识、技能这3个要素。通俗地说,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要有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而且要知道该怎么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介绍,该所科研团队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展开调研,得到了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基线数据。
“要达到行动提出的目标,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都要承担起责任来,全方位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而且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都很重要。”陈雪峰强调,“我们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相关。就是说,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得多,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就高,而心理健康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技能的学习。”
缓解压力要靠科学方法
从个人和家庭层面,行动提出维护心理健康的9项措施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重视睡眠健康,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正确认识常见情绪问题,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及时求助,精神疾病治疗要遵医嘱,关怀理解精神疾病患者,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
“遇到心理问题,如果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足以解决,一定要向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求助。医疗系统的专业机构有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教育系统也有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心理咨询平台,以及社会上有资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陈雪峰强调,“要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遭遇压力时,如果还没有痛苦到需要求助专业机构时,要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自我调节。避免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减压,如抽烟、酗酒、沉迷游戏等,这些方法即便可短时间缓解压力,但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带来更糟糕的后续影响。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杨甫德还推荐了一个有效方法——心理援助热线。“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通过电话得到帮助,是方便、及时且经济的方法,同时可极大保护隐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公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据介绍,2008年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建设启动,2010年全国心理援助热线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建立,对全国的心理援助热线进行管理。“有组织、有数据分析、有安全保障,希望能让公众得到及时、有效、方便的心理支持。”杨甫德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心理援助热线约53个,覆盖51个城市。据统计,2018年打进全国心理援助热线的求助电话约60多万人次。追踪评估显示,来电者情况大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来电者求助前3位的内容分别是:来自精神心理障碍人群及家属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家庭和工作中的人际矛盾冲突。
关注青少年等重点人群
在社会和政府层面,行动提出促进心理健康的9项措施包括: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构建心理服务网络,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规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职责,各行各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在构建心理服务网络方面,要发挥基层社区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网底作用,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雷正龙介绍,搭建平台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基层服务网点,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工作室,同时要在基层场所配备心理辅导员或者工作者,还要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通过各种形式来提供心理服务。
“一定要加强社区的防治力量。”杨甫德指出,精神障碍人群的康复是综合的、长程的,少数疾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依托国家的三级防治网络,三级医疗机构重点处理严重、急性、复杂的病例;有亚急性残留症状的患者应在二级医疗机构住院处理,但治疗之后都应该回到社区康复,而不是直接回到家庭。
社区防治网络被称为网底,即按照人口的分布密度以患者数在社区设立康复机构,如康复公寓、治疗旅店、患者俱乐部、集体公寓等。杨甫德介绍,国家正在推进社区防治和康复机构的建设,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生活指导,帮助患者痊愈后能够回到家庭和工作学习中去。
在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建议,需要家长、老师注意观察青少年情绪、行为上的变化,出现反常需尽快了解沟通。如果遇到复杂问题,则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帮助。此外,要避免青少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减少游戏障碍的发生,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育都非常重要。
网址:幸福感离不开心理健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092
相关内容
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呵护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收纳心理学:如何通过整理收纳提升生活幸福感
如何提升幸福感?心理专家针对不同人群心理问题的解答来了
健康家庭·幸福生活
家庭安全指南:守护幸福,远离风险
健康生活:幸福的源泉
“烘”享美食,“焙”感幸福!烘焙小课堂进社区
为幸福生活添健康底色
经常洗碗,身体会健康?医生坦言:爱做3种家务的人,幸福感最强
提高工作幸福感和工作效率的5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