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一隅书角,掬一捧书香——论校园图书馆与校园生活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4-11-22 14:51

校园趣事3:图书馆的奇葩借阅经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校园趣事大全#

松门小学   王素英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以及文化生活需求多元化,传统图书馆一场变革势在必行。在公众图书馆融入更多娱乐价值、社交价值后,校园图书馆如何重新定位、应该更好发挥作用,本文从校园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出发,思考校园图书馆的定位作用,并提出了校园图书馆与校园生活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基础性设施、开放性、包容性、融合
        一、引言
        “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前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如是说,在这里,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论英雄或草莽,只是个体与知识的碰撞;在这里,没有强制、没有限制,无所谓必须与好坏,在于思考、探索与行动。图书馆是安静内敛的,是无私坚守的,容易被繁华世事忽视,曾几何时,书籍电子化将消灭传统图书馆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图书馆的历史记忆、人文情怀、普世价值,这些润物细无声的价值,更甚于功能性的资料查阅,在现代生活中显得那么不可或缺。但是,必须要认识到的是,时代在进步,随着科技发展,生活节奏改变,传统图书馆的一场变革势在必行。
        二、校园图书馆管理现状
        校园图书馆作为为全体师生服务的基础性设施,内部存储了大量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历史资料及中外文学等大量书籍与资料,其基本定位在于图书资料管理,为教师的教研与学生的学习提供知识服务。从这个职能定位角度来看,校园图书馆管理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现实情况如何呢,校园图书馆是否切实发挥了这一基本职能呢?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校园图书馆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学生、学者、学校及社会公众都对校园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目前校园图书管理与学校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图书采购存在滞后问题,与师生需求不匹配,图书馆重数量,相对轻质量,有部分学校为了数量达标,保留了许多因年代久远,被淘汰而几乎无使用价值的书籍,难以满足师生学习、研究、信息交流的需求;二是图书管理经费有限,一方面限制了藏书的采购数量与范围,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图书管理岗位的吸引力,图书管理员普遍存在欠缺管理能力的情况;三是图书资料系统化管理不足,从选购图书—书籍编码—分类排放—查询书籍—借阅手续等流程管理,虽然已引进部分图书管理模块,但在每个环节存在使用不流畅、系统功能有待完善等问题;四是图书管理服务缺乏创新,校园图书馆服务大都局限于学校师生,对外开放较少,导致与大众社会交流互动较少,也局限了校园图书馆的与时俱进,此外图书馆与师生缺乏沟通交流平台,未建立逆向反馈机制,导致与使用者需求的脱节;五是图书馆功能停留在传统的资料借阅功能,与校园生活缺乏融合感,与教师、学生、社区缺乏互动,图书馆的人文情怀凸显不足。
        三、校园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长久以来,教育界一直在反思校园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学生的成长需要安静、专注,但同时应该与社会保持必要程度的联系。现代的校园生活,应该是更开放、更包容的,这同样适用于校园图书馆管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无论是老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关注的领域更为多维,需求层次也更为丰富。

校园图书馆管理必须认识到这一现实,突破简单知识服务的局限,更快速地响应校园生活的需求,融合更多校园生活场景:一是做好基础的知识服务功能,具备数量与质量兼备的书籍资料储存库,有效支撑师生的学习、研究需求;二是承担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角色,深刻认识图书馆是知识与文化的承载、传播、发展之地,主动发展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内涵,而不是局限于功能性资料借阅的职责范围;三是建设有效信息交流平台,提升图书馆的使用价值,不仅包括图书馆与师生的互动沟通、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更要建立文化传播平台;四是引入图书馆的社交功能,图书馆可以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交流探讨的功能区域;五是加强社区互动交流,拓展服务对象至学生家长、社区人员,同时也建立校园与社会的沟通渠道,提升校园图书馆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四、校园图书馆与校园生活这样融合
        (一)建立图书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知识服务基础职能
        校园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知识服务之一职责落实必须扎实,必须从师生的需求出发,有的放矢。首先应该明确学校的定位,可以通过建立与师生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了解师生需求,动态调整图书采购计划,适时淘汰年代久远或使用价值较低的图书,从而优化图书储藏与陈列,提升图书馆使用价值。其次,优化图书管理系统,一方面优化图书整理、借阅流程,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对图书借阅频次的统计分析,精准了解借阅者的需求,为图书补货、采购计划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此外,针对图书馆经费受限难题,可以通过师生捐助旧书、区域内图书馆互换书籍等方式,推进书籍循环管理,同时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二)积极组织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不管如何定义和描述图书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承载、传播、发展之地。图书馆所传导的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管理与建设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校园图书馆必须主动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责,建立文化传播平台、交流平台,帮助拓宽师生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视野;建立起校园生活与文化传承、前沿研究的联系,推动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具体管理措施方面,一是可以通过举办主题展览、读者沙龙、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名著阅读交流等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二是跟进前沿热点,贴近校园生活,注重活动的现实性与时效性,提高师生参与度;三是建立公众号、微博等传播渠道,跟进活动信息推送,做好文化宣传活动,提升传播效果。
        (三)拓展校园图书馆的社交功能,多元化图书馆应用场景
        现代社交型图书馆的探索,让图书馆从功能单一的图书借阅场所,变为民众的“文化客厅”,从而使图书馆在多元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获得新生。对于校园图书馆,可以借鉴社交型图书馆的理念,让校园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图书借阅、获取知识的场所,还可以成为校园生活的补充,将社交功能引入图书馆功能区域设计中。读者希望图书馆可以做什么:安静的读书场所、开放式交流、私密性研讨、适度餐饮功能、文化商品供应,在校园里,文化需求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校园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多元化图书馆应用场景,导致图书馆综合体,充分利用利用好馆舍资源、馆藏资源。
参考文献:
1.从图书馆联盟看区域协作发展新思路[J],吴玉灵,图书馆学刊,2019(03);
2.我国公共图书馆跨区域联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珊,图书馆学刊,2019(03);
3.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柯平、邹金汇,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01);

网址:辟一隅书角,掬一捧书香——论校园图书馆与校园生活的融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2711

相关内容

校园二手书创业计划书
学校清洁家园倡议书
校园XX二手书店企划书.doc
2021年校园清洁活动计划书三篇
打扫校园活动策划书(通用5篇)
校园清洁活动策划书(14篇)
校园清扫活动策划书
“共建无烟校园 共享健康生活” ——校园禁烟控烟倡议书
美化校园建议书(10篇)
校园清扫活动的策划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