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指引 :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马西莫·匹格里奇【文字版

发布时间:2024-11-22 16:13

茶道里的生活哲学:品茶之道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文化艺术小常识#

目 录 版权信息 01 曲折之路:我们如何生活 02 斯多葛哲学旅行路线图 第一部 欲望原则:何物可求,何物不可求 03 有些事我们能够掌控,有些事我们无能为力 04 依从自然去生活 05 和苏格拉底一起踢球 06 善的本质:是神还是原子 第二部 行动原则:如何处世 07 以品格与美德为准则 08 至理名言:理智改变生活 09 榜样的力量 10 如何对抗残疾与抑郁 第三部 认同原则:随机应变 11 假如我们非死不可 12 应对愤怒、焦虑、孤独 13 论爱与友谊 14 实用主义十二条守则 附录 奉行实用哲学的希腊学派 致 谢 译后记 版权信息 哲学的指引 :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 HOW TO BE A STOIC:USING ANCIENT PHILOSOPHY TO LIVE A MODERN LIFE 作者: [意]马西莫·匹格里奇(Massimo Pigliucci) 译者: 王喆 出品方:未读·思想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致凯莉·露娜: 她的哲学之旅方才起步。希望哲学能像改变我的生活一样, 让她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致科琳娜: 在她孜孜不倦的鼓励之下, 我得以通过践行斯多葛派哲学让自己更加完善。 01 曲折之路:我们如何生活 人生之旅行至半程,惊觉身处幽冥森林,而原先笔直的通 途,早已踪迹难寻。 ——但丁, 《神曲 ·地狱》第1章 尽管文化有世俗、宗教之分,单一、多元之别,但“如何生 活”这个问题,不论在哪种文化中都是重中之重。例如,我们如 何应对生活的挑战、人生的沉浮?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 物?最终,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准备,面对品格的最终考验——死 亡?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数不清的宗教和 哲学,有的从神秘学角度出发,有的从超理性视角阐释,给出了 五花八门的答案。而如今,科技论文铺天盖地,探讨幸福本质、 教人追求幸福的畅销书琳琅满目,能显示“你的大脑正沉迷于”某 件能够左右你生活满意度之事的强制大脑扫描应运而生,都表明 现代科学也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寻找答案的大军之中。 试图解答以上这些存在主义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人们所运 用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宗教经典、参禅打坐、哲学论证、科 学实验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通过以上方法得出的答案,一方面确实令人惊讶,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及其明显迫不及待要去探究意义和目的 的心态。举个例子,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有大量不同教 派可供选择,此外你还可以皈依佛教中的某一个宗派,抑或在诸 子百家中信奉道家或儒家学说。如若你对宗教不感兴趣,偏爱哲 学,你还可以转而研究存在主义、世俗人文主义、世俗佛教、伦 理文化等等。当然你也可以得出这一切都没有意义的结论——事 实上寻找答案这一行为本身就没有意义——从而接受一种“快 乐”的虚无主义 (没错,这种思想也确实存在)。 而我信奉的是斯多葛派学说。这并不意味着我要让自己喜怒 不形于色,时刻压抑情感。尽管我很喜欢“斯波克先生”这个角色 (据称,这是 《星际迷航》的创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以他所理解的 斯多葛派信徒为原型塑造的——后来证明这个理解有些流于表 面),但是他被塑造出的性格特征反映出人们对斯多葛派信徒最 常见的两种误解。其实,斯多葛派学说并不是让人抑制或隐藏情 感——而是要我们承认自己的情感,反思情感产生的来由,进而 调节情感,使其为我所用。另外,它还要求我们谨记哪些事在自 己掌控之中,哪些事在自己掌控之外,从而将精力倾注在前者身 上,不要在后者身上白费功夫。这一派学说让我们要践行美德, 竭力去引导世界。与此同时,时刻注意自己行为的道德维度。正 如我在本书中讲的,践行斯多葛派学说是一种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的动态体系,这些活动包括:反思经典中的箴言,阅读振奋人心 的文字,参与冥想、正念和其他形式的灵修活动等。 斯多葛派学说有

网址:《哲学的指引 :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马西莫·匹格里奇【文字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3976

相关内容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电子书PDF、epub、mobi、azw3下
美好生活指南 [正版]英文原版 Lives Of the Stoics 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艺术人生 精装 英文版 进口英参数配置
方仁杰︱何谓哲学,如何生活?——读《哲学的生活方式》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P.哈道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哲学的“日常生活”
新书速递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你的人生,也许就差这本哲学书
【姜丹丹】皮埃尔?阿多论生活方式与哲学修炼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0字(通用25篇)
哲学的本质在于“练习死亡”,练习如何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