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个展“剩余价值”开幕:重新发掘生活废弃物的美学价值
从简单物品中发掘美学价值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审美教育#
“剩余价值”是人们在已有价值之外再认识的价值,是人们忽略的价值。不涉及剥削,而关乎发现和创造。是“无用之用”。
——宋冬
2015年12月19日,佩斯北京年度重要展览项目“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开幕,展出宋冬以日常“废弃物”为对象的一系列新创作。作为“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系列的延续,“剩余价值”进一步重新探索日常物的美学价值,在宋冬看来,“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并以其自造的“抽象现实主义”方式描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转换通道。
展厅入口,随意摆放着废弃的木制窗框,这是展览的空间入口,却更像是一个日常生活的遗迹或是废弃处理车间,而这些废弃的木制窗框则构成展览系列作品的主要结构要素。入口展墙上宋冬爸妈的两段生活语录揭示了展览作品的创作方法论和意义诠释:“你认为没用的东西捡来都用得上,你现在还没看到它的价值,要物尽其用”;“如果你能把天天吃的大白菜做的花样翻新、美味可口、出神入化,那就是你的价值”。
展览第一件作品是《坐井观天》,这是一件利用精致的废弃木窗户、金色塑料镜面组建的井状装置,作品内部四周皆为镜子,顶端五颜六色旧灯发出的光通过镜子不断进行反射,呈现一种视觉上的极度绚烂。“这是一个巨大的虚空,看到的繁华都是虚无,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井底之蛙”,宋冬这样解释这件作品。从观看体验来看,也就头顶的几盏旧灯是真实的存在,其他都是“反射的反射……”的虚幻,而我们却沉醉这种虚无的璀璨。展览主厅是21件《无为之为》和9件《无用之用》装置,其中《无为之为》将搜集来的旧窗框拼贴组建成各种审美物质形态,且极具抽象形式美感;《无用之用》则是由碎裂的旧家具加上旧瓷砖、旧水管等废弃物拼贴而成,从而在这些生活之物的本来价值之外探索新的价值存在。对于这种“废物回收”的创作方式,宋冬是这样理解的:“我们会扔弃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我们放弃它就是放弃它原本的所有价值,我就想这其中是不是有我们不应该放弃的东西,我得找回来,这到底是生活还是艺术?这两者是混杂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展览的另一组作品《草图》同样是宋冬“捡”回来的,他将别人的瓷片边角料根据个人审美挑选、打磨、标注、上釉、烧制成形,“草图”也就是尚未成形的,是可变的,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其实生活也是一幅草图,我们一直想得到一件成品,一直在这个过程中。
在宋冬的创作序列中,一直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在“物尽其用”中,他以当代艺术的手段完成了对日常物品价值的重新确认,并与母亲共同完成创作,将艺术引入他个人的家庭之中;在“穷人的智慧”中,他将个体记忆与大众记忆交织在一起,呈现从市井生活的窘迫中爆发的创造力;“剩余价值”概念取自马克西主义政治经济学,无关制度剥削,专注日常生活中最具价值和意义的层面,对生活美学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提炼,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不再局限在创作阶段,而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三部曲”都呈现出一种来自底层的市井智慧,这种由生活赠与的机智形成了作品中闪现的“轻盈感”,化解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刻意”,也标榜了宋冬“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的艺术态度。
展览持续至2016年2月27日。
文、图/张文志
网址:宋冬个展“剩余价值”开幕:重新发掘生活废弃物的美学价值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07363
相关内容
真题范文分享:旧物新辉:探寻旧事物价值的再发掘与重生【真题范文分享】旧物新辉:探寻旧事物价值的再发掘与重生
旧物之美 宋冬用艺术述生活哲学
废弃物的新生
旧物创造新价值
【团学快讯】化学化工学院开展“创意改变生活,旧物创造价值”活动
2018护理创新发展论坛:解构健康产业护理价值链
药用植物废弃物再利用研究现状
给最需要的人,让旧物焕发新生的价值
论旧物改造的意义与价值.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