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促进教育读本(小学篇)
体育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生活知识# #教育学习#
第三节 挑选零食要合理
小故事
小康最喜欢跟妈妈去超市。超市里货架上的东西琳琅满目,他最喜欢到食品货架这里选择自己爱吃的饼干、薯片、棒棒糖之类的零食。
一天,小康上学看到学校健康海报栏,其中有段话写着“健康生活、要少吃零食”,小康顿时就困惑了,零食有什么不好吗?难道它会影响健康吗?以后还能不能去超市买好吃的薯片、饼干了呢?
零食是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饮料(不包括水),吃零食是我们中小学生常有的饮食行为。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对于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三餐之外吃些有益健康的零食,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同时也可以改善情绪。所以,中小学生是可以适当地吃些零食。
但要注意,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远不如正餐食物均衡、全面,而且零食中所含的糖及能量明显高于正餐中糖的含量及能量,经常吃零食还会引起龋病的发生、营养素摄入不足及影响正常食欲等各种问题。
【如何正确选择零食】
选择健康的零食有几个原则。首先,要在保证每日膳食合理、平衡的基础上选择零食。
(1)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食品作为零食;不能单凭我们个人的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要看零食营养价值是否有利于同学们自身的健康。比如缺钙、锌、碘的同学可以选择鱼干、鱼片、海苔类的海产品来补充这些营养成分。
(2)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食物作为零食,如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等。
(3)要选择低脂肪、低盐分、低糖类的食物,所以薯片、油炒的坚果之类就不适宜作为常用的零食,而新鲜的果蔬食品、奶类则是每天都可作为零食补充。
(4)广告对于我们同学的诱惑非常大,但是选择零食可不能跟着广告走,而是要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
(5)养成有计划食用零食的习惯,预先准备少量或小包装的零食,有节制地食用,避免无意识间食用过量。
(6)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零食。油炸食品脂肪多、能量摄入大,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过甜食物残渣留在口中会增加患龋病的风险。
(7)养成多喝白开水的习惯。
(8)不吃或少吃街边食品。
了解了以上这些原则,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以下这列表来了解哪些零食是“可经常食用”的(见表2—1),哪些零食是“适当食用”的(见表2—2),还有哪些零食是“限制食用”的(见表2—3)。
表2—1 可经常食用零食
表2—2 可适当食用零食
表2—3 限量食用零食
【什么时间吃零食】
适当适量地吃点零食,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让我们享受美味的快乐。但是零食可不是像我们同学想象的那样随时随地都在吃,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很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运动或学习需要,在两餐间适量吃些零食。零食和正餐之间至少间隔1.5~2小时为宜,否则会影响正餐时候的食欲,造成不良循环。
(2)临睡前不宜吃零食。因为临睡前吃零食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也不利于睡眠。如果睡前吃完零食不注意刷牙,还会导致龋病的发生。
(3)看电视时不要吃零食。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不知不觉中会吃下去很多零食。有调查说看电视时间长的人容易发胖,这与看电视时爱吃零食也有一定关系。西方有“沙发土豆”的说法,就是指这种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的习惯对于饮食和运动量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这种不良的吃零食方式我们同学一定要避免。
网址:学生健康促进教育读本(小学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0947
相关内容
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十七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1篇)
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大学生健康教育学习心得(八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五篇)
小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教案(精选20篇)
关于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建议
中班幼儿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284).doc
浅谈体育锻炼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