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五大行动”聚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

发布时间:2024-11-23 16:10

英国巴斯温泉镇,欧洲最古老的温泉城市之一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温泉休闲推荐#

为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省文明委全会关于合肥打造“全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工作部署,按照我市关于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工作要求,7月2日,合肥市文明委出台《合肥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拉开合肥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序幕。

根据《行动方案》,我市将利用四年时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到2025年,合肥城市公共场所文明指数达到95分以上,向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低碳、文明城市转型。

Image

为实现以上目标,合肥市将深入推进“五大行动”:

(一)开展市民修身崇德向善行动

➤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持为民惠民原则,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市民修身指导与服务。开展“学文明条例 做文明市民”主题实践活动,重点针对乱扔烟头、随地吐痰、乱穿行、不文明养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加强教育处罚,加大《合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宣讲及其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执法检查的力度。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

➤ 培育文明健康习惯。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市民群众养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习惯,广泛开展“清洁家园”、“美丽庭院”、“楼道革命”等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让“有人情味,无人情债”在合肥蔚然成风,推动全市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习惯,为我市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之一”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Image

(二)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洁净行动

➤ 提升城市道路养护质量。开展城市道路、人行道和绿化带深度保洁工作,提升环卫保洁力度和精细化程度,确保道路清扫覆盖率≥95%。对主要街巷按照重点道路提标清扫,实施人机结合立体化作业,加大保洁力度,提高清扫标准,清除卫生死角,道路机械化清扫率≥85%。做好城市道路附属公共设施、建筑围挡、交通护栏、公交站牌等公益广告载体的管养维护。持续开展城市道路花境建设管理养护,不断提升城市整体颜值。完善破损道路路面日常维修管养机制,加强建成区新、改、扩建道路和街区内部道路的及时验收交付和投入运行。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和级配关系,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8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建成区公交站点覆盖率≥90%。

Image

➤ 提升道路秩序环境。科学规范施划路内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城区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加大违法停车整治,重点规范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场站周边、医院学校周边的主次干道交通秩序管理,推动各类车辆有序停放。加强共享单车企业运营监督管理。开展地铁站出入口周边环境治理和绿化提升,加大管护和保洁力度。加大对出店占道经营、侵占城市道路、乱张贴、乱张挂、乱涂写、乱刻画等损害城市道路环境秩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干净有序的道路环境。

Image

➤ 持续深化推进“两路一场”综合治理。巩固拓展合肥市“两路一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大高速、高铁、机场沿线及城市出入口环境卫生治理力度,常态化开展高速高铁机场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市域高速、高铁、机场沿线环境综合提升规划与重要节点景观工程落地,促进城市门户景观提档升级。

➤ 提升背街小巷环境质量。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门前责任区制度签约率100%。推进餐饮、生鲜、超市、洗车门店等沿街商铺加强门前卫生保洁。做好背街小巷地面清洗和洗扫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及时查处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的违法行为。探索“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机制,加强临时摊群点的巡查管理。

➤ 全力改善车容车貌。着力解决环卫保洁、垃圾转运、工程运输等车辆车容车貌不洁问题,全密闭、新型环保渣土车使用率100%,加强工程车辆、建材运输车辆、环卫收运车辆等滴漏撒问题执法查处,车辆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及时清洗车身。改善公交车、出租车车容车貌,落实车辆日常保洁制度,做好车身清洗、车内保洁工作。确保公交场站清洗装置足量到位,做到车辆出车回场及时冲洗。

➤ 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行动。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城市—城乡—镇村”三级客运网络衔接融合,推进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持续开展合肥工会会员绿色出行普惠关爱行动。倡导广大车主维护自身车辆整洁,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倡导广大市民群众爱护车厢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占出行主导地位,城市建成区绿色出行比例≥70%。

Image

(三)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强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落实长效卫生管理措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市辖区内行政村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加强农地周边环境整治,加大偷倒、乱倒垃圾行为处罚力度,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5%,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累计改善率处于全国较高。

➤ 推动建设“和美小区”。按照《合肥市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和美小区”三年行动工作任务》要求,加强党建引领,夯实管理体制,创新小区治理抓手,用好社区“小管家”,积极服务信息收集、助残助老、信访调解、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小区治理工作。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老旧小区物业化管理,破解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规范业委会建设。鼓励社区小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自治,持续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提升居民小区内部管理水平,推动建设“和美小区”。满足居民健身需求,城乡社区均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且设施状况管护良好。

➤ 深化文明养犬行动。推动执行《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加强督查巡查力度,重点地段实行定点值守,对遛狗不牵绳和犬粪不清理现象及时发现、宣传、劝阻、处罚。将“犬粪不清理”等不文明养犬违法行为纳入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处理,并将道路和绿化带内犬粪纳入清扫保洁范畴。加强部门联动,每月开展联合执法督查。用好合肥市养犬举报平台,及时处理群众投诉。

➤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严格遵守《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加快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垃圾分类站建设使用有效衔接,定期清洗管护垃圾投放点、分类垃圾桶等设施设备及周边区域;拓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形式,健全垃圾分类激励惩罚制度,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设施全面建成投运、能力充足、运行规范,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

➤ 加强公厕管理。完善公厕配套设施,提升环卫公厕服务。充分考虑市民需求,持续新建改造提升市区公厕;增设无障碍设施、专用厕位等人性化设计,不断推动公厕智能化建设;加大对公厕环境的测评考核力度,加强对公厕管理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公厕保洁质量和服务水平。整合主次干道、商场超市、菜市场、交通场站、公园广场、宾馆酒店等公厕分布的数字资源,统筹做好公厕标识标牌的指示指引,确保我市建成区公共卫生间设置密度≥4座/平方公里。

Image

(四)开展市场环境优化行动

➤ 提高菜市场环境卫生水平。健全城区菜市场日常管理考核长效机制,推动出台《城区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对菜市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设备等实行标准化管理。菜市场内部实行生熟分开、干湿分离,独立设置活禽售卖宰杀区域或无活禽宰杀现象,无违规售卖野生动物现象,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8%。加强市场内外巡查,规范店招设置,整治乱摆乱堆、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等行为。

➤ 提升商圈环境品质。优化商业综合体、主要商业大街、写字楼周边环境,加强日常经营及物业管理,科学定级定标,提升道路清扫保洁水平,规范店招设置,杜绝乱摆乱堆,确保有序经营。规范外卖车、快递车、共享单车的停放秩序,营造干净整洁的办公、消费环境。将淮河路步行街、1912商业街、罍街、贡街、半边街等主要商业大街打造成能够“席地而坐”的城市会客厅。

Image

(五)开展公共空间美化行动

➤ 提高功能空间环境品质。以公园景区、绿地绿道、电影院、图书馆、体育馆、学校、医院、公交场站、客运中心、公共停车场等为重点区域,按照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日常保洁工作机制,推动日常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和谐的公共环境。高质量推进十大公园建设,让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包公园、骆岗公园、南艳湖公园、蜀峰湾公园等公园景点实现“席地而坐”。加快构筑“区域绿地、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的城市绿地体系,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建成区绿地率≥36%或逐年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

➤ 全面加强户外广告长效监管。坚持“属地负责、市级督查”原则,夯实户外广告属地监管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考核;严格执行审批制度,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注重与街区风貌、建筑风格相统一,充分考虑与城市户外环境设施、绿化、水体相融合。开展户外广告治理,加大违法户外广告设施拆除力度,提升市容环境品质,保障公共空间安全。

➤ 提升建筑立面洁净水平。开展道路两侧建(构)筑物外立面洁净行动,按照管理规范定期清洗、粉刷和修饰,及时清除和修复脏污、缺损区域。加强建筑第五立面(屋顶)环境排查,重点解决屋顶乱堆放、乱搭建、乱晾晒等问题。深化缆线治理,持续推进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空中缆线治理。规范使用充电桩,杜绝各类飞线充电现象。

➤ 加强施工工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整治提升建筑施工工地周边环境,落实施工工地现场围挡设置要求,规范建筑围挡公益广告设置。核心区域施工工地必须按标准安装抑尘喷雾设备,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身冲洗装置,易扬尘建材必须覆盖防尘布。推动建筑渣土处置全过程监管,规范渣土运输秩序,渣土全流程监管达标率≥95%。

➤ 加强各类地块管理。加强拆迁地块、储备地块、待建地块管理,推动地块综合利用,对长期闲置地块进行临时绿化或改建临时停车场,加强巡查监督,杜绝违法倾倒垃圾等问题。

➤ 开展城市河网、湖泊及沿岸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持续开展美丽河湖创建,落实河湖长制,以环巢湖生态流域治理为中心,不断优化全市生态环境,开展河湖水面常态化巡查,及时清理水面和沿岸垃圾。整治水环境顽疾,定期清理打捞影响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利用感知设备对排水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处置污水外溢等问题。城市市辖区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连续三年上升或达到85%,城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城市地下水未超标或超采区地下水水位连续三年上升,市辖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

Image

《行动方案》要求

全市各级各单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是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

提升标准体系,对标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深化干净城市建设内涵。加强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有机化”衔接、“协同化”推进,“信息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的积极参与者。加强经费保障,增加必要的装备投入,不断提高环卫保洁作业效率。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宣传力度,宣传展示行动成效,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信息来源:文明合肥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还喜欢 · · · · · ▶ 省委书记来合肥调研,提出这些要求!▶ 点亮!虞爱华、罗云峰出席并见证▶【荣誉】正式发布!我市王开库荣登榜单!

Image

网址:合肥市“五大行动”聚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4614

相关内容

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宜兴城管深度清洁,还原道路本色
梅山镇: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齐心打造干净城市
市容环境大扫除 扮靓俊美新山城——重庆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大扫除,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侧记
华润X未来城市=封面地标之未来城市 华润集团 全业务版图与国家同行
青岛亿联集团:聚焦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典范
中国“干净”的6座城市,环境优美气候怡人,生活安逸适合养老
科技赋能智慧城市 创新助力“中国建造”
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乒乓热潮燃动合肥
加快推动城市商圈升级改造
城市安防跃迁之路  一云一AI提供强劲动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