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余秋雨、周作人推荐,这本书告诉你中国古人的生活之美!
《活着》林语堂,英文版的中国现代生活写照 #生活乐趣# #阅读好书推荐#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一曲《笠翁对韵》谱写了数百年传唱不歇的声韵名篇,为人口口相传。
但你可曾了解过它的作者李渔?可曾了解过他所著的被誉为古代中国文人艺术生活的百科全书的《闲情偶记》?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渔,走进他的《闲情偶寄》。
01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群家无恒产,不事农商,专以某种文艺特长为士大夫服务的特殊文人,史称“清客”。擅长戏剧创作和戏曲演出的李渔,是这类清客团体中的佼佼者。
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最会玩的李十郎”,也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其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富裕的药商家庭,自幼聪颖,擅古文词。
崇祯十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并开设戏班,到全国各地游历演出,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1671年,六十岁的李渔结束游历演出回到旅居地金陵,决定将自己毕生总结的戏剧理论和生活经验编撰成书,于是有了这本他 最得意、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闲情偶寄》。
有许多名人作家都曾给予过这部书高度评价:
余秋雨看完后说,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三百年前中国上层社会休闲生活情趣大全”。
周作人说这部书
“有与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
而林语堂则直接称这部书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那么这部书到底在讲什么?豆瓣评分9.1分,还被冠以“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简单来说, 这是一部“闲”书,李渔的许多观点通过《闲情偶寄》来表达,透过闲情看本质,许多观念能够颠覆世人的认知。
可以负责任的说,《闲情偶寄》就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接地气,看问题通透而不玄乎,虽然是闲适,但也是最奢侈的情趣记录。
02
《闲情偶寄》共分八部,分别为《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方面。
《闲情偶记》的一至三章为戏曲理论,《词曲》从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戏曲的剧本创作,《演习》总结了昆曲艺术的教学和舞台演出的经验,《声容》从选姿、修容、治服、习技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选择及训练戏曲演员,可谓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
比如在《声容部》中:
李渔是这么形容眼睛的,“面为一身之主,目又为一面之主”。
他还对眉眼作了一番讨论。如“眉之秀与不秀,亦复关系情性,当与眼目同视。然眉眼二物,其势往往相因。眼细者眉必长,眉粗者眼必巨,此大较也,然亦有不尽相合者。
明清时期的女子都喜用细长的弯眉,李渔也认为“眉若远山”、“眉如新月”这种弯曲的细眉好看。
讲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他说:
“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皆一定而不可移者。”
就是说,不同的人,穿衣服风格和颜色,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形,与季节、场合以及时代背景、风格习惯相搭配。
这些观点放到现在同样适用,因为对于“美”的追求,确实是可以穿越时代的。
03
《闲情偶记》中后五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
中国古代文人蓄声伎、好歌舞;游山水、筑园林;嗜茶酒、谙美食;着蓑衣,披僧袍;读闲书,作雅事,李渔先生无疑是其中最深刻的践行者。
为了活得美,他发明了很多有趣的物件。
如:梅窗,就是下图的样式:
李渔先生认为:“生平制作之佳,当以此为第一。”而且自誉道:“同人见之,无不叫绝。”
为了令冬天“温暖如春”,李渔发明了一种暖椅,制式如下图:
“此椅之妙,全在安抽屉于脚栅之下。抽屉以板为之,底嵌薄砖,四围镶铜。置炭其中,上以灰覆,则火气不烈而满座皆温,是隆冬时别一世界。况又为费极廉,自朝至暮,止用小炭四块。”一则小革新,解决了大问题,顿觉人生充满意义。
与“暖椅”相对的,还有一种供夏天使用的凉杌,坐之如坐于树荫之下,清凉舒爽。
此外,李渔还发明过“马桶”,
“当于书室之旁,穴墙为孔,嵌以小竹,使遗(小便)在内而流于外,秽气罔闻,有若未尝溺者。无论阴晴寒暑,可以足不出庭。”
连嘘嘘这种事情都被李渔想到了,他哪里是个文人,简直就是个发明家!
关于吃的,李渔可太讲究了。
《饮馔部》这一部分李渔介绍了很多食材。
他说“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进自然也”。蔬食当中排在第一的是“笋”,而笋之美,只在一鲜字,而这只山林所产者才有。
如果要在众多食物中选出老李心中的“C位”食物,非大闸蟹莫属。在老李心里,其他食物的美都是可以言说的,唯独蟹的美是没办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心能嗜之,口能甘之,则绝口不能形容之”。
《颐养部》是书的最后一部分。
在李渔看来,颐养生命无非做好两件事 “外借药石,内凭导引”, 忧愁思虑是最伤人的,做人最紧要是快乐。
无论贫富贵贱,不管春秋四时,坐卧起行、听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都有乐趣所在。
有钱人要“知足”,知足常乐;穷人凡事要“退一步”,我穷还有比我更穷的;睡有睡的乐,炎热的夏天午睡是快乐的,极端倦怠的时候睡一觉是快乐的,看着书入睡也是快乐的…
倘若非要把李渔和现代的人对比,笔者觉得网络红人“李子柒”再适合不过,一切平凡的日常,在他们身上仿佛也变得美妙,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充满情趣,从红尘中来,却浮沉而居。
04
对每个人来说,一日三餐,眠食住行,似乎并无太大的不同。
但将美带入一粥一饭,一行一止,一事一物,一分一秒,需要的是对生命和生活满怀的热爱及敬意。
李渔,他的一生,并不平顺安稳,却总挚诚,不曾消褪对生命的热情。读他的文字,就如亲切老友,可以交心倾谈,生发治愈与激赏。
也许,相对于书中所写的一事一物,他对生活的态度,才是更需要我们学习的。
读懂李渔,就读懂了生活。而他的生活,都在他的《闲情偶寄》里。
最后用李渔的一句话结尾,愿我们都活的有趣而有温度:
“天下可欲之事不独声色货利。就是适体之清风,娱情之皎月,悦耳的禽鸟,可口之薇蕨,一切可爱可恋者皆是可欲”。
▼
读《闲情偶寄》,品味闲适生活
闲情偶寄 全两册
新书特惠
点击“ 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责任编辑:
网址:林语堂、余秋雨、周作人推荐,这本书告诉你中国古人的生活之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6303
相关内容
林语堂 | 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都凝聚在这四本书中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另外一面的人生|地坛读书会
《生活的艺术》书评:走近林语堂,活出人生的赢家
生活本来简单 梁实秋生活美学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书店 邂逅古旧书之美
“中国生态旅行推荐榜”发布秋季指南
富含人生哲理的书推荐
典书推荐十本书籍:热爱生活的人,有你这一股沉稳的态度
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