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生活小贴士

发布时间:2024-11-10 05:09

文章阅读指南:

伤离别清秋节—先“气和”再“心平”,养好“精、气、神”

秋季时令饮食—滋阴润肺益中补气、养胃生津甘润温养

健身运动指南—秋季不健身,一年全白练

瑜伽养生序列—九套瑜伽自我练习序列

伤离别清秋节——先“气和”再“心平”,养好“精、气、神”

我们的眉心之间有一个腺体叫松果体,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的激素,也称为睡眠激素,也就是说,褪黑素多了,人就感到倦怠,提示该睡觉了。

而松果体有两个特点:①是反向光敏性的,被称为“人体生物钟的调控中心”,就是因为其活动受光照和黑暗的调节,而且与阳光成反比,光照越长,松果体越受到抑制;②分泌褪黑素,秋季光照时间渐短,松果体越活跃,分泌的褪黑素就越多,人也就越感到“秋乏”,而敏感者就会感到抑郁。

有数据显示,冬季患抑郁症的人数比其他季节明显高出10%,而秋季则正是走在抑郁的路上。有心理学家用光照来治疗季节性抑郁,就是这个道理。

坚持每天冥想

冥想的好处:缓解焦虑,改善心理健康;减轻身体慢性炎症的潜力;帮助你控制对食物的渴望;改善大脑功能,集中注意力,改善认知功能;减轻压力,防止过早衰老;放松身心,增强免疫系统,预防感冒;降低了与感觉相关区域的活性,帮助大脑重新形成对疼痛的体验,减少负面反应,应对疼痛。 将冥想融入日常生活:如淋浴时或工作休息期间;坐在椅子上,站在地板上,或行走时,都可以练习冥想。每次冥想的时间无需很长,即使是10分钟的冥想也能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大脑更好地应对压力。

早睡早起 中医药古籍“内经”提到人体三宝,“精、气、神”,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反之,气弱则神伤,精神容易不济,情绪也大受影响。养精蓄锐,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别总熬夜,适当午睡利健康。良好的睡眠质量,对缓解“秋悲”十分重要。

泡脚去湿气

中医认为,经常泡脚,不仅能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降心火很有用处。泡脚水温以40℃为宜,泡15~30分钟,能达到活血化瘀、芳香理气、助眠的功效。

秋季时令饮食——滋阴润肺、益中补气、养胃生津、甘润温养

养生宜润肺

秋季万物成熟,是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也是落叶凋花的时节。秋燥之气使人们常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口干舌燥、眼角干涩、皮肤发紧、咽干口渴等现象。道医认为,秋天五脏属肺,肺主气,司呼吸,以鼻腔与大气相连,以皮肤汗孔与外界相通。

秋季养生以肺为先,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量喝些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多吃些梨、甘庶、荸荠、莲子、柿子、蜂蜜、百合、银耳、茭白、南瓜、红枣、核桃等食品。 秋季还容易出现秋燥,导致咽干、口燥、音哑、伤肺等,出现皮肤干涩、皲裂等症状。在饮食上以滋阴润肺,不腻不燥为原则,可适当吃些百合、沙参、桑葚、银耳等食物。

平补多防病

根据道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抓住秋冬进补的最佳时期,科学进补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体机能,预防多种疾病,增进人体健康。

脾胃不适是进入秋季时常见的现象,应在秋季进补前给一个调整期,可先适当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蛋、山药、莲子、奶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调理脾胃。

胃病是秋后的多发病,原有胃病患者更易复发,因此,秋季要养护好胃,注意胃部的保暧,适时增添衣服,睡觉谨防受凉。饮食上,首先要吃好早餐,温热适当,不宜过热过凉,应喝些热的稀饭、燕麦片、豆浆、芝麻糊等,吃些馒头、面包、鸡蛋、豆制品、花生、瘦肉、蔬菜和水果等;其次,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再次,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呼吸道疾病容易在秋季发作,感冒、支气管病和哮喘病等都是此时的高发病。这时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上应以清润、温润为主,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等食物,还要多喝开水、淡茶、牛奶、豆浆、果汁饮料等。老年胃弱的人,可在早晨喝些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进补有方法

科学的滋补方法是先排毒,再养胃,最后进补。

排毒主要是对三个主要器官的毒素进行清理:一是肝脏排毒,可多吃些胡萝卜、大蒜、葡萄、无花果等食物;二是肾脏排毒,饮食上可多吃些黄瓜、樱桃等有助于肾脏排毒的蔬菜水果;三是润肠排毒,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魔芋、海带、黑木耳、猪血、苹果、蜂蜜、糙米等。

养胃:先补充一些富含营养且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牛奶、山药、莲子、蜂蜜等,以调理脾胃功能,为进补做好准备。

进补:是秋季养生的关键环节,应以平补为宜,选用温寒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要甘润温养,调养肺脏,多吃水果,如梨、葡萄、大枣、柑橘、甘蔗、柿子等。

饮食知禁忌

秋季进补应遵循科学,不可乱补。在饮食调养上应注意宜忌:

一是宜甘润温养,忌虚实不分;

二是宜调理脾胃,忌无病乱补;

三是宜循序渐进,忌恒补不变;

四是宜荤素搭配,忌凡补必肉。

健身运动指南 ——秋季不健身,一年全白练

秋季健身的五个好处

改善呼吸:秋季健身锻炼,能加强膈肌上下活动的幅度,加大吸气状态下的胸膜腔负压,而有助于改善心肺循环,并可使肺泡有效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良好。降低氧的消耗量,减少单位时间呼吸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

调节血压:秋季健身对血压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明显改善全血及血浆的黏度,改变自主神经兴奋性,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起到疏通血脉的作用。同时,通过运动,心脏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而心脏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轻,心律明显减慢,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脏耗氧量大大减低,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促进新陈代谢:人体的血脂主要有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血脂过高,容易使人体动脉硬化,秋季健身可以更有效的改善物质代谢,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积极意义。同时,养生运动还可以改善体内激素的水平,起到延缓生理老化、减轻病理变化的作用。

刺激神经:秋季健身运动,可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即越练身体越好,身体越好越爱练。于是情绪高涨,精神欢愉,从而对大脑皮质产生良性刺激和调节作用。经过多年的实验表明,运动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相对下降,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提高人体免疫力:秋季健身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和补体的生理效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素质,延长寿命。通过健身运动,还可以促使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强有力的生理性抗病毒物质,具有抗肿瘤、控制感染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秋季健身的八个注意

注意运动穿衣层次:人体在户外锻炼中产生较多热量的时候仅是中段,运动前后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户外运动时,要等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外套,而且运动完要及时披上,如果穿着汗湿的衣服在秋风中逗留,十分容易着凉感冒。在运动衣材质的选择上,不少人认为纯棉衣服舒适、吸汗,但实际上,选择透气性相对较好的聚丙烯材质,会更合适。

注意运动装备及场所:合适的运动装备不但上我们省力舒服,还会避免好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运动装备的选择一定要因人、因地、因目的而有变化,评估好目的地的情况和天气变化。尤其是长距离的、难度较大的运动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

秋季气候干燥,灰土容易飞扬起来,使空气受到污染,在马路边跑步,肺活量增加,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所以晨跑和锻炼最好选择在公园、森林绿道、室内健身房等安静又干净的地方进行,而不宜在马路边慢跑。

注意运动时间:首先,时间安排上有很大不同,各个年龄段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活动的时间段。年轻人由于身体对天气的适应能力较强,体质较好,体力恢复快,秋季健身时间可以安排在早晨和下午;中年人适应能力稍差,可以在放工后,18点—20点身心比较放松的时间段进行锻炼;老年人健身的时间一般应选在14点—19点,他们身体较差,选择温度最高、有阳光的时间进行健身,更轻易活动开,从而幸免身体损害。

注意运动补水:从三个时间段来考虑,即运动前补水、运动中补水和运动后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使体内细胞达到最佳的水合状态,迎接运动,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轻装上阵。

运动中大量出汗时,应该采取系统补水的方法。即每10到30分钟补一次水,每次补充200毫升到250毫升的水。

运动后补水,记录运动前后的体重,可以得知运动过程中丢失的汗量。但应该强调运动后的补水不是丢多少就补多少,而是应该补水大于丢水,才能使机体恢复水平衡。

注意锻炼后秋燥:秋天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是肝气偏旺、肝气偏衰的季节,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症。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运动后还要多喝开水,多吃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注意运动拉伤:因为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粘滞性增加,伸展度降低,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下降,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可因人而异,一般以做到身体发热为宜。

注意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注意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瑜伽养生序列 ——疏通肺经、脾经、滋养卵巢、脊柱保养、拉抻开髋、缓解背部疼痛、缓解失眠痛经......

开髋主题序列

灵活脊柱序列

▲缓解背部疼痛、拉伸脾经、肾经、肝经、膀胱经、胆经

肩颈理疗主题

靠墙正位体式序列

开髋的主题序列

滋养卵巢序列

脊柱保养序列

下肢平衡序列

网址:秋季生活小贴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708

相关内容

秋季生活健康小贴士
秋季健康小贴士
生活小贴士 | 秋季生活小贴士,你值得收藏!
秋季健康生活小贴士 秋季保健小常识
21条幼儿秋季健康小贴士,值得收藏!
秋季养生小贴士,保持健康有门道
秋季保健:健康养生的9个小贴士
秋冬季幼儿护理小贴士
秋意浓,情绪也需呵护:秋季心理健康小贴士
秋季幼儿保健小贴士(家长必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