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2.4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
幼教机构如何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幼教行业资讯#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初中物理学科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来源和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 2、科学思维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声音知识,控制生活中的噪声。 3、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噪声污染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解析 噪声的定义:介绍噪声与乐音的区别,明确噪声是指那些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分析噪声的主要来源,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噪声的危害:阐述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损害听力、引发心理疾病、影响睡眠质量等。 噪声的等级:介绍声音强弱的计量单位——分贝(dB),以及不同分贝下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 噪声的控制:介绍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传播途径和接收端进行控制。 在声源处控制:改进声源设计,减少噪声产生,如使用消声器、减振器等。 在传播途径控制:采用隔声、吸声和消声技术,如安装隔音板、使用吸声材料等。 在接收端控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套等。
2.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进入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声音的基础知识,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学生可能已经对声音的物理属性(如音调、响度、音色)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噪声的初步概念。 2、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噪声,因此他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可能已经注意到噪声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如影响休息、学习和情绪等。 3、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可能尚未深入理解噪声的物理特性和危害,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加以引导。学生可能对噪声的控制方法了解有限,需要教师提供具体案例和解释。 4、学习兴趣: 学生可能对噪声的危害感兴趣,尤其是它对生活的影响。探讨噪声控制的方法可能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 2.3.2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课标分析: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目标:
4.教学评价 含学科知识评价,小组合作评价、项目评价、实验评价等 评价体系评价维度内容评价方法学科知识评价理解程度评价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措施的理解程度。课堂提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检验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措施的了解。应用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如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或解决噪声相关的简单问题。通过设计实际操作题目,要求学生现场解释现象,检验其应用能力。小组合作评价分工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分享知识等。观察小组合作过程,记录每个成员的贡献和互动情况。沟通能力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有效沟通,交流观点,形成共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小组成员是否具有团队精神,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自评和互评,了解团队合作的氛围和质量。实验评价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完成噪声控制项目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估其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和熟练度。数据记录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报告。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完整、清晰,能够准确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评估实验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作质量。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了解噪声
1. 聆听声音,对比感受。 2.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个人感受。 3. 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1. 认真听讲,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 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 观察图片,识别噪声源,并小组讨论其危害。 通过对比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噪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任务二:噪声的来源
1. 认真听讲,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 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 观察图片,识别噪声源,并小组讨论其危害。 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全面了解噪声的概念、来源、等级及危害,为后续学习噪声控制方法打下基础。
任务三: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 认真听讲,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 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 观察图片,识别噪声源,并小组讨论其危害。 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全面了解噪声的概念、来源、等级及危害,为后续学习噪声控制方法打下基础。
任务四:了解如何控制噪声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任务五:控制噪声的方法
1.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减少或避免噪声的控制措施。 2. 积极参与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 3. 认真聆听其他组的分享,思考并补充自己的观点。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8.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 学生是否能够明确区分乐音与噪声,并理解噪声的危害? - 学生是否掌握了控制噪声的方法和途径? -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是否得到有效运用? - 学生是否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3. 教学内容的设计: - 教学内容是否循序渐进,逻辑清晰? - 是否有足够的实例和生活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4. 教学用具和资源的使用: - 教学用具是否恰当,能否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 是否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改进建议: 1.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通过实际案例或现场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噪声的危害。 - 带领学生参与社区噪声污染调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设计: - 设计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噪声控制的方法。 -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3. 强化学生参与度: -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 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如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吸声或隔声装置。 4. 持续评估与反馈: - 定期进行课堂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5. 更新教学资源: - 更新教材内容,引入最新的噪声控制技术和研究成果。 -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这些反思与改进,教师可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附作业设计
1.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
A. 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 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音乐声
C. 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 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2. 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 此时的噪声使人失去听力
B. 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 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 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3. 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在众多新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无法判断
4. 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
A. 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音板
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6. 把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和电锯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图中的波形是电锯工作时的波形, 图中的波形是音叉振动时的波形, 图说明发声体在做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甲 乙
7.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减弱噪声。
8. 近几年,某市的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车速/(km·h-1) 普通沥青路面噪声/dB 多孔沥青路面噪声/dB
1 80 85.4 78.5
2 100 92.6 80.6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
(2)请你猜想汽车行驶在普通沥青路面与多孔沥青路面上噪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大单元教学】2.4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8523
相关内容
人教版八上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设计2.4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2024).docx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通用7篇)
【大单元教学】3.5.2教学设计+课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七上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北师大版一上 4.1《整理房间》(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大单元整体教学】4.买东西的学问(第二课时)单元整体分析+课件+教案+素材
【大单元整体教学】4.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单元整体分析+课件+教案+素材
初中劳动教育《制作泡菜》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2.4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4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