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心理健康小知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 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 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脑外伤及其他因素。
2.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演变,个人在一生中会按照家庭、学校、社会的要求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家庭的温暖与约束、求学的艰辛与快乐、事业的成就与失败;人情冷暖、生离死别;下岗失业、晋升获奖;家人间的纠纷、人际交往的困惑,无一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3.心理因素
人在处于消极情绪时,不但会降低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而且紧张、恐惧、烦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造成对某一问题“总是”无法解决的困境。
贬低自己,会使我们丧失自信,会使我们把本来能做好的事搞砸。
敏感多疑会降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至于终日处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最终导致心理崩溃、自信心丧失。
回避社交的人怕在公共场所出丑,强烈担心被他人拒绝和不喜欢,怕人们发现自己紧张和脆弱、愚蠢与鄙陋。这让我们难以信任他人,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学点自我放松和自我安慰的技巧。譬如练习瑜伽、慢跑、听听音乐、打球等等,会让人放松下来。
养成规律的作息。劳逸结合调整睡眠节律,轻度的忧虑和不快,通常在一个充足踏实的睡眠后消失。
积极自我暗示。多想一想过去成功处理事情的经历,想一想自身具备的优势,奖励一下努力生活和学习的自己,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是不可替代的,同样的情况换了别人恐怕还不如我呢!
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可以向 朋友、家人、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积极交流,寻求帮助。
供稿
精神科三病房 赵欣
责任编辑
秦 潞
审核
任喜荣
每天一推
李慧
李慧:女,副主任医师,老年医养中心副主任,临床医学心血管专业,中级心理治疗师。从事老年医学工作10余年,擅长治疗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擅长咨询与治疗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失眠、焦虑、抑郁等情感精神障碍疾病。参与老年安宁疗护团队。
专家门诊:老年医学科门诊(明德楼二楼)、心理咨询门诊
坐诊时间:老年医学科门诊(周日全天)心理咨询门诊(周四下午)
(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联系电话:0635-8321088)
(联系电话:0635-2117105)
(联系电话:16652299120)
责任编辑:
网址:健康科普|心理健康小知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939
相关内容
心理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
心理健康科普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健康科普】“三减三健”健康小知识
【心理专刊】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篇
健康科普丨夏季健康小知识
健康饮食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常识小科普
健康小知识小常识大全 健康科普知识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