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新闻

发布时间:2024-11-10 11:30

近期昆明市疫情呈现多地散发态势,为了能够创设和谐、健康、积极的心理氛围,做好特殊时期的心理防护与调适,根据昆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编写的《中小学师生防疫心理调适指南》,盘龙区新迎第三小学向全校师生、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一、疫情期间学生 心理防护

(一)适度关注,坚定信念。 适度关注网络信息,提高鉴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政府在疫情防控上已经有了足够的应对经验和处置能力,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积极应对。

(二)接纳情绪,自我调适。 认识到疫情背景下出现担心、紧张等是正常现象,接纳负面情绪,积极自我调适。例如通过绘画、音乐、摄影等转移注意,运用正向思维进行心理暗示。

(三)合理安排,规律作息。 居家期间能坚持早睡早起、健康饮食、适度锻炼,与学校作息时间保持同步。通过整理房间、课外阅读、自习直播、好友打卡等方式丰富生活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四)感到无助,及时求助。 如果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持续存在,伴随身体明显不适,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在自我调适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二、家长帮助孩子做心理防护

(一)积极引导,保持乐观。 家长应以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方式,利用恰当的资源(例如绘本、案例等)进行疫情解读,传递积极信念,培养积极心态。

(二)情绪稳定,行为示范。 家长保持情绪稳定,心态乐观,会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家长应当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三)关注心理,管理情绪。 家长要留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引导其掌握调适方法。同时要体察自我情绪,不随意迁怒于孩子。

(四)规律作息,亲子互动。 根据疫情的发展态势主动调整家庭计划,维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提倡亲子互动,共同参与,增进感情

(五)寻求帮助,及时干预。 当孩子出现了以下比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严重畏惧。与之前相比,更加害怕黑暗、害怕想象的怪物、害怕正常的声响,不敢独处;

 2.睡眠失调。入睡困难、惊醒、反复做噩梦; 

3.退行性行为。行为退化,特别黏人,大小便失禁; 

4.行为失控。频繁地无故哭闹,易怒,攻击行为大量增加,注意力不能集中。行为表现明显与以往不同,且影响正常生活。

三、关注专业平台 及时寻求帮助

面对疫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请联系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或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1.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持续的睡眠质量差;

 2.较长时间感觉惊恐不安,失去安全感;

 3.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

 4.感觉无助、感觉空虚、情绪持续低落;

 5.感觉自己变得迟钝及麻木; 6.感觉自己不想和他人交流,变得内向,感觉非常孤独。 

为回应家庭、学校和社会关切期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昆明市打造了全国首家全公益普惠、全链条服务、全资源整合的团属公办青少年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平台——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共青团昆明市委管理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面向9-18岁青少年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服务。预约方式:

 1.线下预约: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昆明市西山区滨池路208号昆明市联合产权交易有限公司一楼)。 

2.电话预约:0871-12355,周一至周五9:00-20:00,周六及周日12:00-20:00(法定节假日除外)。 

3.线上预约:通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线上预约。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预约操作指南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v9Rlrhu1J86Zd2KLvi8aQ

学校供稿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授权,基于VRF协议

责任编辑  颜瀛

责任校对  张清

编审  刘超

网址:开屏新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376

相关内容

乘风AI,AWE2025“屏”实力开启智慧生活新窗|2025上海家电展
渝北回兴锦屏路社区开展“垃圾分类 齐参与”主题活动
iPhone 屏幕维修
2024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学术研讨会召开—新闻—科学网
新闻内容
银川新闻网
节能环保新闻
用精品力作开拓艺术新境
衡水新闻网
「双语新闻」13个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小贴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