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一辈哪些糟糕的育儿建议

发布时间:2024-11-10 13:37

老一辈是社会巨变的亲历者,他们的很多思想特质都已经刻在灵魂中了,老一辈的精神固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要把握一个“度”,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时候老人的育儿经验和建议是不适用于新生代小孩的,严重者还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建立健全和身体健康。

两代人的特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闪光点,一代也有一代的局限性。

老一代:

节俭

固执

好面子

爱计较

以上的罗列只是针对这个问题,老一辈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就拿节俭来说,节俭本身是个好品质,是要倡导推广的,但是节俭的第一目的是省去不必要的浪费,而不是刻意营造“苦难”的生活氛围,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苦吃”。

新一代:

心急

野心大

独立性高

思想活跃,新事物接受度高

生活在新世纪的年轻家长所在的社会环境和老一辈有着很大的不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更便捷的资源接触渠道让他们拥有更新的思想和教育方式,这些方式并不完全正确,但是确实是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加贴近时代。

两代人的育儿思想需要辩证地看待。

两代人的区别

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

老一辈的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油粮肉都是分配的,后使用粮票置换食物和生活用品,而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爆炸式的信息接触渠道,社会也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开放。

教育程度存在差异

老一辈接触教育的机会不多的,很多人都小小年纪就务农务工了,那个时候上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遥远的;而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让读书变得不再遥远,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环境也在逐步提升,很多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思想文化的有所差别

老一辈人讲究节俭、淳朴、无私、邻里互助;现在很多人都住在高楼里,即使每天上下班坐同一趟电梯也不见有多熟,快节奏的生活里让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利益,不愿将就,把质量放在价格之上,注重生活品质。

为什么老一辈的经验不适用了

社会原因

上一辈的老人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亲历者,对于他们来说,旧时代的记忆以深入灵魂,接受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那么简单。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物价在上涨,生活方式相比旧时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过惯了节俭生活的老人会看不惯年轻人花钱的大手大脚,认为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必要买的,他们出发点通常是好的,但有时候并不适用于现在的生活方式。

思想原因

思想是导致两代人育儿观念冲突的核心。

教育程度的不同,思想环境的差异,接触的人群不同,这些都会导致两代人思想的代沟,思想是行动的指导,所以在根本上导致了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在新生代中不那么适用。

物质原因

钱要用在刀刃上,但是“刀刃”所涵盖的内容也在变化。

物价相比旧时代不同,接触的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以前工作学习用笔记,现在就连小学生都开始接触无纸化学习了,在疫情的推动下网课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家里都有电脑或者平板进行学习。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也导致了消费观念,金钱观念的变化,这又与老一辈的思想所冲突。

具体的糟糕的经验

不想信医院,宁愿相信偏方

老一辈生活的年代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有一点不适时就去就医,一些村里乡镇的民间老中医是他们能接触的最直接的医疗手段,土话里传下来的偏方也没见医死人,久而久之,老人也愿意相信这些。

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离老人的生活还是太远了,那些我们讲究的病理研究,临床试验,药效跟踪这些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些认识的字。老人去医院的体验一般是不会太好的,医生太忙了,通常都是让老人去做个检查,完了再开一单药,老人在这一看病流程中体会到的关怀是不够的,因此也不愿意去医院看病。

还有就像我家老人,十分坚信“是药三分毒”的观点,但是这条只针对西医,对于那些老偏方就坚信无毒无害。

不相信医院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如果只是小感冒,老人说的“捂一捂出一身汗”的方法问题还不算特别大,怕就怕一些病的症状我们不懂,就让这些老说法给糊弄过去了,最终酿成大错,严重影响孩子健康。

极端的节俭

节俭本是好事,但凡事都不能太过。

老人的节俭是因为过往的生活经历,他们不得不“俭”。但是万事都在变化,节俭也是,不难发现,们现在提倡的节俭已经涵盖一部分环保的概念,比如空瓶子重复利用,淘米水浇花等等,节俭是一种优良的生活方式,是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不是给自己制造节俭的氛围,自己让自己受罪。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一些老人,就比如我家老人,饭菜就快馊了也不舍得扔;一张用过的餐巾纸还要分几次用;上厕所用破毛巾擦,擦完往洗衣机后面的水管上一搁;甚至还想在有抽水马桶的情况下用尿壶,这些情况就完全属于是没有必要的节俭,让自己生活过得苦不说,还不卫生,小孩免疫力可不比大人,要是长此以往很容易生病。

过分强调“穷”,一直与旧社会作比较

老人经常会有一句口头禅:“我们那时候怎么怎么”,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也表现了很多老人其实并未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对于他们来说,经验和记忆已经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指导原则,所以经常会拿现在的生活与他们年轻时的生活作比较。

老人还有个非常糟糕的育儿方式就是一直和孩子说“穷”这件事,久而久之,孩子会不敢合理地提要求,甚至会产生自卑敏感的心理。这会影响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边嫌弃现在孩子的娇气,一边事事亲力亲为

老人的经典矛盾:过分关心和嫌娃娇气。

把屎把尿、喂汤喂饭、摔不得磕不得,这些都是老人的过分关心,但同时又要嫌现在的孩子纸糊的一样,对于这点我也是哭笑不得了。

总结:

老人的育儿建议都是一辈子生活经历的思想具化的结果,长年累月的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老人的分析判断能力都退化了,很多认知都固化了,硬要扭转老人的观念并不是简单的事并且会让老人觉得不适。但是老人的经验并不全无道理,要辩证地看待,因此育儿还是需要家长运用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手段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

责任编辑:

网址:盘点:老一辈哪些糟糕的育儿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343

相关内容

老一辈的育儿建议,你听过几条?
育儿的方法是什么?盘点这10个育儿建议要牢记
56岁退休护士的劝告:仅把退休金作为养老依仗,老年生活会很糟糕
给家长的三点建议——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普通人心理健康的5点小建议
这些育儿技巧你知道吗
给父母的育儿建议
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3到6岁
中班育儿知识的四点建议
还有哪些关于育儿的小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