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言恭达:从人文底色到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支撑

发布时间:2024-11-25 02:24

孔子学院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活知识# #文化教育#

本文作者言恭达,受业于著名书画大家沙曼翁、宋文治先生。历任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兼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

一、引言

1.主题的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人们生活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尊重。它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在当代社会中,这种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美好,平静我们的内心世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连接。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美学建构中的作用,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言恭达书法作品-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开篇——大同小康篇

2.研究背景和意义:当代生活美学的多元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当代生活美学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的概念,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背景都在塑造着不同的生活美学。这种多元化反映在各个方面,包括艺术、设计、建筑、时尚、美食等等。

在这个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凸显。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它包含着丰富的哲2学思想、道德规范、艺术形式和科学知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3.研究目的和方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寻找其对当代生活美学的启示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当代生活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为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当代生活美学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取向。为当代社会的人权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也对当代生活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们不仅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与人文精神

1.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仁爱、和谐与美的统一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以爱心为基础,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仁爱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其次,儒家思想追求和谐。在儒家看来,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追求。这种和谐不仅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再次,儒家思想注重美的统一。在儒家看来,美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种美的统一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品德与仪表的统一。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时,儒家主张修身养性,认为一个人应该注重自我修养,追求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塑造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外兼修,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和协调。

总之,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仁爱、和谐与美的统一等方面。这种人文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借鉴儒家思想的智慧,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内外兼修实现个人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为构建美好的人类未来贡献力量。

2.道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自然、无为与自由的精神

道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老子曾说:“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生活、去思考。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其次,道家思想追求无为。在道家看来,无为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它提醒我们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要注重市场机制和自然规律。

再次,道家思想注重自由。在道家看来,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时,道家主张“逍遥游”,认为人们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和限制,追求自由和解放。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个人自由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道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自然、无为与自由等方面。这种人文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佛教思想的人文精神:慈悲、禅定与心灵的净化

佛教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首先,佛教思想强调慈悲。在佛教看来,慈悲是一种普遍的情怀,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认为人们应该以慈悲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众生,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这种慈悲精神提醒我们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权益,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和支持。

其次,佛教思想追求禅定。在佛教看来,禅定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禅定不仅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时,佛教主张通过禅定的修行来净化心灵、摆脱烦恼。这种禅定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成长,保持一颗平静、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压力。

再次,佛教思想注重心灵的净化。在佛教看来,心灵的净化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和升华,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心灵的净化不仅是一种道德的追求,也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时,佛教主张通过修行和实践来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提升,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和协调。

总之,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借鉴佛教思想的智慧,以慈悲的心态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追求禅定的修行来净化心灵、摆脱烦恼;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提升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和协调。

4.艺术的繁荣与人文精神:诗、书、画与生活的审美化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书、画等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体现了人文精神对于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诗以情感表达为主,通过语言的魅力展现出人类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悟与思考。在古代,诗人通过吟咏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借此传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诗歌的创作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书法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书法以文字为载体,通过笔墨的运用展现出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书法的笔墨之妙不仅体现了书法家的审美情趣和个人风格,还传递了一种高雅的精神境界。书法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造型之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绘画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绘画以图像为表现手段,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展现出人类对于生活的感知和理解。

绘画作品不仅表现了画家的审美观念和个人情感,还传递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理解。绘画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形式之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等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体现了人文精神对于生活的渗透和影响。这些艺术形式的繁荣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滋养。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加强文化自信,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的支撑

1.道德伦理的启示:以儒家思想为引领,强化家庭、社会与个人的道德责任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德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智慧,强化家庭、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责任。

一是,儒家思想强调家庭道德的重要性。在儒家看来,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道德的稳定和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础。在当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家庭道德的建设。

二是,儒家思想强调社会道德的重要性。在儒家看来,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场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是人类幸福的重要保障。儒家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相互帮助、尊重他人,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是,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在儒家看来个人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个人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儒家思想主张个人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自然和谐的追求:借鉴道家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和世界观,赋予了我们对自然和谐深刻的理解。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规律,倡导“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自然和谐”并不是指一种静态的、无变化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和谐。这是一种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平衡,在动态中寻求和谐的状态。

“无为而治”强调人们应当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去破坏自然。应该用一种谦虚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尊重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实8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认为,人类和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并没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权力。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同生存。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过度开发和污染会使我们的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这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变的。我们需要将道家的思想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3.心灵自由的探索:借助佛教观念,寻求个体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佛教强调个体内在的修行和觉悟,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来摆脱烦恼和痛苦,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佛教中的“四谛”、“八正道”等理论和方法都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与自由。

如何通过佛教观念来实现个体的内心平静与自由?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是实现内心自由的基础。佛教中的“五蕴”、“十二因缘”等概念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们需要培养内心的定力和智慧,这是实现内心自由的关键。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和超越,这是实现内心自由的最高境界。

总之,深入探讨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培养内心的定力和智慧,学会放下和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过上更加幸福、健康的生活。

4.艺术审美的创新:汲取传统艺术的精髓,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传统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现代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在艺术审美的创新过程中,汲取传统艺术的精髓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我们可以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借鉴手法、传承技艺,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艺术审美创新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代艺术的发展为艺术审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手法和深刻的内涵,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现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看到对传统艺术的颠覆和创新。

因此,我们要在汲取传统艺术的精髓的基础上,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我们要尊重传统、传承文化,同时也要勇于创新,使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们要关注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关注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使现代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心。

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当代生活美学:跨时代的融合与转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得以繁荣昌盛的基石。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进行现代性转化,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需要关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需要关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更加注重个性、自由、平等、公正等方面。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需要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产品。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服装;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感的建筑。

二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例如,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举办展览、制作宣传片等方式,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发掘精髓和价值,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当代生活美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推动生活美学的多元化发展

生活美学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审美和艺术化的体现。当代生活美学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推动了生活美学的多元化发展。当代生活美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代生活美学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注重和谐、自然、简约、实用等方面。这些观念在当代生活美学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人们更加注重空间的整体和谐与自然光的利用,追求简约而实用的设计风格。

其次,当代生活美学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方面。这些艺术形式在当代生活美学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经常采用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感的建筑。

再次,当代生活美学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修养,追求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当代生活美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生活美学形态。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交互式艺术等新型艺术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享受。

当代生活美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生活美学的多元化发展。具体而言,当代生活美学的多元化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交互式艺术等新型艺术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享受。

二是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当代生活美学在继承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和国家的审美观念,形成了许多新的审美观念。例如,现代设计中的简约主义、极简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审美观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三是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当代生活美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优秀成果。例如,国际设计展览、国际艺术交流等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和可能性。

3.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与碰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交流方式。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变得更为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等各个方面的精髓,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经验。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显得珍贵,因为它们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针对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繁荣。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它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更好地被世界人民所认知和接受,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论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支撑作用得以彰显

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活美学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无论是古人的诗词、书法、绘画,还是建筑、服饰、器物,都体现了古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些传统审美元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我们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重要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对我们构建生态友好、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当代生活美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和道德伦理,为当代生活美学建构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础。它们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体内在的修身养性。这些传统美德和伦理规范不仅为我们的社交行为和公共生活提供了规范,也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推动了当代生活美学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与当代社会的生活美学需求相结合,从而推动生活美学的创新和发展。

2.当代生活美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下呈现出独特的人文底色和生活方式

当代生活美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下,呈现出独特的人文底色和生活方式。这种融入不仅仅是形式的,更是内在的,它使得我们的生活美学更加丰富、多元,也更加和谐、有深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代生活美学更具有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人文关怀在当代生活美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设计理念、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表现、家居陈设,都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和感受,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代生活美学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保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代生活美学更加注重生活情趣和生活品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茶禅等文化活动,都是对生活情趣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在当代生活美学中,这些文化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代生活美学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精神在当代生活美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艺术表现、设计理念,还是生活方式、家居陈设,都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当代生活美学注入了独特的人文底色和生活方式。这种融入使得当代生活美学更加丰富、多元、和谐、有深度。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当代生活美学,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进一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美学结合的未来发展之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精神的根基。这个文化宝库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艺术形式和价值观念。

然而,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使得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滋养。

那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美学结合呢?

首先,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理解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在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效地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其次,我们需要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美学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可以是艺术形式,如中国画、书法、音乐等;也可以是生活方式,如茶道、花道等。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需要持续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美学结合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新颖化。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其原有魅力的同时,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相信我们能够探索出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美学结合的未来发展之路。这条路将会为我国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动力。

总的来说,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美学相结合,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寻找其与当代生活美学的结合点,并持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动力。

2023-12-16 【新华社】

网址:【新华社】言恭达:从人文底色到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支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8285

相关内容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生活美学 青岛这场集体婚礼引领文明婚俗新风尚
汉服文化的流行与论争:当传统服饰走入当代生活
中华美学精神及其当代使命
建信人寿第六届客户服务节圆满落幕 为传播健康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信人寿9
重构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读懂“新中式”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
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
中国古代优秀烹饪饮食文化
中式生活美学展亮相拉脱维亚里加中国文化中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