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之道》:从平凡器物之美思考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乐趣是快乐之道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快乐之道#
高一强携其新书《日用之道》和柳冠中、曹涤非谈他们眼中中国人日用器物背后的生活美学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上世纪50年代仿苏联样式的家具,60年代的人造花、流苏花边,80年代的大衣柜、搪瓷缸。近些年,北欧、日韩的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美浓烧的饭碗虽然精美,但小时候用的蓝边粗瓷碗,无论从重量,到尺度、质感,都让人感觉更加舒服称手。人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日子和生活方式。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相遇,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选择?
2018年9月22日,著名设计师、“日用之道”创始人高一强携其新书《日用之道》做客单向空间,和“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主持人曹涤非一起,谈一谈他们眼中中国人日用器物背后的生活美学。
《日用之道》:国内第一本审视中国人器物之美、思考中国人生活哲学的书
要追溯我们的历史与文化,除了典籍的记载,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器物,应该是最好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了。器物的所有细节,默默记录下了生活事件的发生经过,很多时候,即使我们都很难准确地以日期记住所发生的事情了,但是看到器物,就能立刻唤起曾经的思绪和情感。器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发挥着作为物品的本分,心甘情愿地为我们使用、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从而显现出动人的价值。
这几年,有不少关于生活方式和器物的书了,但大多反映的是他国的器物与生活。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日子和生活方式。暖炉、竹伞、包袱、宋瓷,是传统的,钢笔、饭盒、毛衣、自行车,是现代的,也都是日用的,伴随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和日常,它们构成了中国最为真实、最为生活化的的模样。
著名设计师、策展人高一强,近些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中国人的日常器物,他认为“别人的梦境无论被描绘得多么美好,永远是别人的。也许我们应该从效仿拿刀叉的优雅姿势中走出来,寻根溯源,来思考属于自己的日子了,那应该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小到饭碗、毛巾、水杯,大到桌子、家具,作者着眼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看似平凡朴素的日用器物,从至真至简的衣食住行中,把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和经验娓娓道来。前人的生活之道、价值观,一直蕴藏在日用器物之间。中国人的器物历经千百年风雨变迁,传递出独有的哲学与思维方式——这就是他所谈及的“日用之道”。
发布会上,柳冠中、曹涤非对高一强的《日用之道》一书及其理念极为赞赏,称其为“中国的柳宗悦”。
著名设计师、策展人高一强,近些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中国人的日常器物何为“日用之道”?
百姓日用即为道:器物是美与生活的结合
《日用之道》由“以物抵心“”日用之道”“日用之美”“日用之器”“文化转徙”“看见设计”六个部分组成,具体而微,从形而上至形而下地记录和探寻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与学问。
你可曾想过简单的筷子其中所包含的古代先人们的智慧?一碗小小的白粥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文化图式?茶具、圆桌,又表达了我们祖先的怎么样的生活样式和秩序?作者在书中将这些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器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讲器物的演变,谈及历史,讲文化的变迁,论及哲学。“把心剖开了,也许才能治愈痛苦。把器物深度剖析,才能看见文化的精髓。”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作者所探讨的“道”,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因为频繁重复而自然形成的最合理、最方便、最简易的规则和体系,也是被验证过的知识体系。器物的美,让我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这个世界的根源,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心中的那份美好。日用之道的研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以东方思想的精髓、以优雅纯粹的东方式感性,模糊设计的界限,设计出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日常物品,找到适合当下生活的设计方向。
什么是好的设计?
好的设计,融合欲望,触动灵魂。
通过对中国人日用器物的思考,设计师高一强在《日用之道》一书中,不仅探讨器物与情感、器物与文化的关系,更从设计师的专业角度,从工艺材料到设计美学,从消费心理到认知心理学,探索设计理念与方向,探讨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才是适合中国人使用的、针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道”。
我们为什么渴望拥有一件物品?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当物品的设计触动人心、令人愉悦,拥有我们认同的信息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被打开,在瞬间就有了拥有它的愿望。
高一强的店里曾经来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带着儿子儿媳来买家具。老先生在店里转了转,最后在一把木扶手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对儿子说,“我们就买这套沙发吧”。——木扶手沙发,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每个木扶手沙发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足以让人瞬间产生回忆的故事。
“好的设计在人心中像石子一样激起涟漪。人们在设计中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声,它是温暖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高一强说。
好的设计,触动记忆与情感,传递出对生活的思考,这往往需要通过内在精神气质的传递,而不是靠奢华的外表来打动人心。在作者看来,一个设计总是停留在表层是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的,只有真正深入人心的东西才不会被抛弃。
“器完不饰,质真素朴”,呈现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实用之美,是对中国日用美学最好的诠释。
《日用之道》 高一强 新星出版社内容简介
国内第一本通过对中国人的日用器物来思考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的书。
柳冠中、苏丹、洪晃、李健、王小帅联袂推荐!
本书分为“以物抵心”“日用之器”“日用之道”“文化转徙”“看见设计”“日用之美”六个方面,具体而微,记录和探寻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与学问,细致品味器物使用时的情景,唤醒旧日的回忆与情感,还原器物里最真实的生活方式以及隐含的智慧。日用之道的研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以东方思想的精髓、以优雅纯粹的东方式感性,模糊设计的界限,探索针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日用之道,推演出未来生活的方向。在如今渐渐开启的“生活工艺时代”,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通过对中国人的日用器物来思考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的书。
在当下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的時候,前人的生活之道、价值观,一直蕴藏在日用器物之间。看似普通的日用器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文化图式,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样式和秩序,也引领着我们,沿着这个秩序,发现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我们的历史和基因,从而找到构建个人生活的路径,找到走向未来生活的地图。蜚声海外的著名设计师、策展人高一强,着眼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看似平凡朴素的日用器物,从至真至简的衣食住行中,把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和经验娓娓道来。中国人的器物传递出独有的哲学与思维方式——这就是他所谈及的“日用之道”。
★器物之中藏着有关生命的故事;好的器物,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
“器物的美,给了我巨大的慰藉。它让我相信美好的事物是这个世界的根源,也让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走进我心中的那份美好。”暖炉、竹伞、包袱、宋瓷,是传统的,钢笔、饭盒、毛衣、自行车,是现代的,但它们都是日用的,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日用之道》以图文形式记录下作者与物品之间或温暖、或有趣的故事,承载着儿时的回忆、青春的恣意、成熟后的从容淡然;同时它也展现了作者理性的思考和专业的探究,从工艺材料到设计美学,探讨设计理念与方向,探讨器物与情感,器物与文化的关系。
★知名设计师眼中的生活美学。找寻中国人的日用之道。
作为设计师、策展人,以及“日用之道”品牌创始人,作者多年从事和造物相关的设计研究。作者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提出了自己一整套价值观和方法论;通过设计考古的方法,探寻日用器物背后的文化图式。“为什么我们渴望拥有一件物品?当物品的设计是可以被理解的、触动人心的、令人愉悦的,拥有我们个人认同的信息的时候,我们在瞬间就有了拥有它的愿望。”不仅知道怎样设计,还知道用户为什么会喜欢这种设计,以及这种设计与时代、哲学、文化的关联。讲器物能论及历史,谈家具能联系到宗教,讲设计能考虑到心理学,进而提出“日用之道”的设计理念,探讨如何设计出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日常物品,找到适合当下生活的设计方向。读之会有意外的惊喜。
★一本真正的“美丽之书”, 美文+美图,让你读之倍感享受
文美。这是一本设计师美文随笔。从生活到历史,从日用器物到文化背景,随时感知文字的美好动人;
图美。内文图片,均由艺术家高一强亲自拍摄和挑选,艺术感强,色调沉稳大气,充分展现出器物上所体现出的岁月的痕迹、生命的印记,唤起人们心中久违的情感与心绪。
设计美。本书由“最美图书”获得者、知名书装设计师周伟伟全情设计,整体把控,图文相映,令人愉悦。
印制美。全书彩色印刷,反复调色试印,力求实现图片精美质感。内文和封面用纸,采用高级进口特种纸,图案采用压凹工艺,字体烫珠光白,尽显低调、雅致、质朴之美。全书可180度展开,裸脊锁线精装,整体装帧精致典雅。
作者介绍
设计师,策展人,“日用之道”创始人及品牌合伙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中国陈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委员会会员。
通过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以设计考古的方式,观察和思考中国人的行为和日用器物的关系与学问,发现中国人的行为和文化的基本结构,探究中国当代生活美学及生活方式。其创立的生活品牌“日用之道”,以中国历代人的生活为范本,以“实用、适用”为前提,从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隐藏在后面的规则和体系,并将之与现代设计、商业结合,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探索针对日常生活的日用之道。
《日用之道》内页插图名人推荐
柳冠中、苏丹、洪晃、李健、王小帅联袂推荐!
《日用之道》对我们生活最有意义的就是回归到中国文化中去寻找时尚的感觉。让传统文化汇入当代生活,这是我很喜欢的话题。我最喜欢书里通过一个个日用品把我们带入中国文化的文章,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凉白开”。我也是喝凉白开长大的,我家用的是一个铜壶,每次外面疯玩回来就对嘴从铜壶里喝凉白开。每次都会挨骂。《日用之道》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可以让你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件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这就是中国人老祖宗说的格物致知。——出版人、作家 洪晃
高一强的这本书用一种接近文学的口吻论述造物之道,试图以语感和辞藻的温度去融化覆盖于这“道”上的厚厚冰层,让“道”浮现、为人解惑。
“论道”不仅是一个观念的传播方式,更是一种自我觉悟的过程和努力。有趣的是作者所谈及的对象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之物,那些和我们如影随形相伴却又经常被忽视的物品。深入发掘每一个物品的成因,细致回顾和品味物品使用的情境是唤醒我们生活信心和情趣的重要手段。
除了实用,今天的设计更强调它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设计中的创造性就是指设计者面对沉重和复杂问题所显现出来的智慧。这种人类神性的觉醒并表现为智慧的东西就是“道”。
高一强对每一个器物的赞美其实都带有几分悲壮、一丝侥幸,令我不寒而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苏丹
《日用之道》内页插图金句选摘
一千个使用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器物和情景面前,什么是美?什么最珍贵?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对于形态、色彩、材料而言,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的记忆和经验。这些隐含在器物里的细节、结构会通过个人的感觉,被重新组合和重新定义。每个人都会根据需要找到合乎自己内心需求的特质,并依此创造出个人关于美的独特感受。
每个人对新事物的认知,都是原有的记忆和经验的再识别过程,而这些记忆和经验就储存在我们的日用器物中。
很多时候,对细节的计较也是对生活态度的计较。好的设计就在这个计较中,完成了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平衡。
好的设计,融合欲望,触动灵魂。
对于每个逛街的人而言,都是一个寻梦的过程。我们边走边逛,不断评论着看到的产品,希望从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中,搜寻到能把我们带进梦境或者梦境中出现过的东西。
记忆和经验是使用者和产品的纽带,瞬间就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
使用者与产品之间,其实就是信息不断沟通的过程。而设计,就是一个基于使用者认知,有目的的信息构建过程。
每个人也都在器物里寻找着自己的回声。因为在器物上,我们找到了原有的记忆和经验,从而生成了额外的情感,这也使得器物超越其本身,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器物对于我们,是自我价值观和审美的投射,也是区分社会位置的符号。对器物的选择就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很多时候,当产品里的某个细节触动了使用者的内心,使用者就会按着自己内心的想象,任由自己的情感流淌。这个细节就是原型。
很多时候,产品的灵魂是设计者把心融入产品,成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设计总是停留在表层是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的,只有真正深入人心的东西才不会被抛弃。
好的设计者亦应如此,一丝矫饰便可能让设计功亏一篑。设计者应该去掉一切多余的修饰,回归到事物的本质,认真思考人和物的内在联系,人和环境的天然联系,时间与物的自然联系。
好的设计,一定是通过对器物的设计,传递出对生活的思考,这往往需要通过内在精神气质的传递,而不是靠奢华的外表来打动人心。
无心之美,时日动人。日用器物在生活中,用最简洁的形态,与生命维持着单纯的关系,也因如此,它们的美是随生活所需而产生的。那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隐藏的、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一种美。
想想看,人与每日使用的器物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偶然和必然的缘分。只要能去用心体会和品味,通过它们,我们就能把日子过得快乐而美好。而每一次对器物的选择,往往可以让我们透过它们,发现和认知隐藏在生活里的智慧和美。
所谓造物所忌者巧,才能万类相感以诚。好的器物始终以最朴素的方式,为我们描述着生活的轮廓,并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可以任由我们想象的空间。
过度的装饰一定会导致结构的脆弱,无论是器物本身的结构,还是构建文化的基础结构。
真正美的器物,是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的。
当一个人能够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事物的内在本原的时候,便是朴,便是素。简洁、纯朴、节制、精致是最纯粹的状态,也是对内心的最大的留白。让产品留白,让画面留白,让使用者在生活中留白,这就让我们有了一个让想象力自由发挥的空间。
好器物的形态和本质,往往是简洁和理性的,呈现着既简朴又恒久的智慧。
网址:《日用之道》:从平凡器物之美思考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8988
相关内容
平凡生活的“简”“慢”之思平凡中的非凡——日常生活美学
【美学.旧物】旧物之美 宋冬用艺术述生活哲学
旧物之美 宋冬用艺术述生活哲学
哲学与生活之道
《平凡中的非凡:日常生活美学》【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凡人的生活哲学
慢生活哲学:动漫中的宁静之道
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
感受日式美学中的“无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