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创伤急诊护理:止血、包扎与固定的关键诀窍
处理车祸伤害:优先止血,固定伤肢,拨打急救。 #生活常识# #应急生存技巧# #突发疾病自我诊断#
祁雪婷
灵寿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突发创伤一旦出现,及时且正确的急诊护理能够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极大地减轻伤痛,甚至关乎生命安危。而止血、包扎与固定,就是这一急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掌握其中诀窍至关重要。
止血:争分夺秒控出血
出血是创伤常见且危险的状况,人体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迅速导致休克,危及生命。针对不同类型出血,止血方法各有讲究。
1、直接压迫止血法:这是最为常用的方法,简单却高效。发现伤口出血,应立即用清洁的纱布、手帕、毛巾等直接按压在伤口上。按压时要用力均匀且持续,通过给予伤口足够压力,使破损血管收缩闭合,减少出血。比如手指割破出血,随手拿块干净的纱布用力压住伤口,多数小伤口的出血就能慢慢止住。若没有纱布,干净的衣物也可应急,但注意不要频繁揭开查看,以免破坏刚形成的血凝块,导致再次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当直接压迫效果不佳时,可在伤口处加厚敷料,再用绷带或布条等环绕包扎、适度拉紧。包扎力度以能止住血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为宜,可通过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来判断,若出现青紫、冰凉,说明包扎过紧,需适当松解。像小腿开放性伤口出血量大,就需先多叠几层纱布覆盖,接着快速包扎,阻止血液外流。
3、止血带止血法:这是应对四肢大动脉出血的“最后手段”。选择有弹性的橡皮管或布条,在伤口近心端绑扎。绑扎前先在皮肤上垫软布,避免损伤皮肤,绑扎位置距伤口一般 5 - 10 厘米,上肢扎在上臂上 1/3 处,下肢扎在大腿中部。记录开始绑扎时间,每隔 1 小时放松 1 - 2 分钟,防止肢体因长时间缺血坏死。比如大腿严重砍伤、鲜血喷涌,就要果断使用止血带。
包扎:妥善防护促愈合
包扎不仅能止血,还能保护伤口、减少感染风险,助力伤口愈合。
1、伤口清洁准备:包扎前尽量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明显泥沙、碎屑等污染物,但不要用力揉搓,以免加重损伤。如果有酒精、碘伏等消毒药水,可轻轻涂抹伤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直径5 厘米左右 ,切勿直接倒入伤口,刺激组织。
2、包扎材料选择:绷带、三角巾是常用品。绷带使用灵活,能适应不同部位;三角巾展开呈三角形,可通过折叠、拼接包扎全身各处,还能充当临时担架固定带。没有专业材料时,干净的围巾、床单裁剪后也能应急。
3、包扎技巧要点:包扎要从伤口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遵循适度松紧、平整均匀原则。比如手臂伤口包扎,起始端先环绕固定两圈,后续螺旋向上,每一圈覆盖前一圈的2/3 ,结尾打结避开伤口、骨隆突处。关节部位包扎,采用 “8” 字形包扎法,贴合关节屈伸,像膝关节、肘关节受伤,就用此法保证包扎稳固又不影响活动。
固定:稳定伤势防加重
骨折、关节脱位等创伤,妥善固定能减轻疼痛,避免断端移位二次损伤神经、血管。
1、固定材料就地取材:木板、树枝、硬纸板都能充当临时夹板。长度要超过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宽度适宜包裹肢体。如小腿骨折,找块长度超过膝关节到踝关节的木板,厚度适中,就可用于固定。
2、骨折固定操作要点:固定前先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做好记录。把夹板放在受伤肢体外侧或下方,用绷带、布条等分段绑扎,固定骨折部位上下关节。上肢骨折可悬吊于胸前,减轻肿胀;下肢骨折若现场有条件,可与健侧下肢捆绑固定。例如手腕骨折,用小木板夹住手腕,绷带缠好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挂在脖子上。
3、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有骨头外露,不要随意把骨头推回伤口,以防感染,先在伤口周围覆盖干净敷料,再按上述方法固定。
突发创伤发生时,现场急救人员若是掌握了止血、包扎与固定这些关键诀窍,就能在专业救援到来前,最大程度稳定伤者情况。平日里,大家不妨参加急救培训课程,学习实操技能,说不定哪天就能在紧急时刻成为拯救生命的关键人物。
网址:突发创伤急诊护理:止血、包扎与固定的关键诀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1349
相关内容
创伤性出血的紧急处理指南.pptx如何在急救中包扎伤口
突发意外伤害:紧急救援措施与自救技巧
这些急诊急救护理知识要记牢
急诊急救知识大普及:关键时刻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外伤紧急自救术——止血
《校本课程自护自救我能行突发身体小恙应急处理》课件
急救包里必备的这些物品,关键时刻能救命!
遇到突发情况如何急救?教你5个常见的处理方法
家庭急救与家庭急救护理常识(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