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精修复 文物焕新生
二手家居修复:学习技能,修复破损家具,焕发新生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家居生活小物# #二手家居交易#
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文物修复有一套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修复工作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文物修复师需要有足够的毅力与耐心。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修复师们,通过一代代的接续努力,才让文物以它优美且真实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转瞬即逝,而文物的“生命”,则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不断延续。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向守护古人智慧的文物修复师致敬!
一幅古画,在清水的浸透下,用保护膜封好后经过一夜的时间,已经到了最关键的环节——“揭裱”。毕佳轻轻地用毛巾将多余的水分吸干后,就开始了揭裱的工作,先揭下的是两层“腹背纸”,之后就是“命纸”,顾名思义,“命纸”决定着这幅画的“生命”的长短。
书画修复师:被“古画修复”的神秘感所吸引
“揭裱完之后,我们就会使用配好的材料,对需要修补的位置进行补配。”毕佳说,修补的材料一定会在修补之前配好色,尽管很难做到一模一样,但是补纸的颜色要与画心的颜色相近,材料纤维也要相近,厚薄程度也要相近。修补完虫洞的位置之后,画心背面再刷上浆糊,再上命纸,按照原有装裱款式复原画作。
修复完毕,书画修复师毕佳揭去书法家吴昌硕篆书八言联的保护膜。
毕佳是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一位书画修复师,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当时选这个专业,是被这个比较特别的专业名称吸引了。”她回忆说,当时觉得古画修复很神秘,但当真正去学习的时候,发现只要与古画相关的专业都要学,这样才能去完成修复工作。
王亚龙 在粤博从事文物保护修复12年
无机文物修复师:破碎陶还原历史面貌
两根细细的竹制牙签,一把软软的毛刷,就成了申翔鹏手中清理陶片最重要的工具。他双手戴上蓝色的手套,一只手托着破碎的陶片,用洁净的毛刷轻轻地清理着陶片上的泥土。当毛刷已无泥土可刷后,他将右手的蓝色手套脱下,轻轻地捏住牙签,然后开始了更加精细的清理工作。
秦臻 在粤博从事无机质文物保护修复4年
宋薇 在粤博从事文物保护修复13年
“我主要从事的是无机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当年高中毕业后去乌克兰国立艺术与建筑大学留学,学的是雕塑与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主要学习陶瓷器、青铜器修复,也有雕塑、水彩、油画等课程。”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修复师申翔鹏说,无机质文物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我手上的陶片就属于无机质文物,现在进行的步骤是清理。”
他介绍说,在进行修复前,需要根据文物病害现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经过论证和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修复。
科技保护工作:纳米级扫描电镜观察判定未知物
“在肉眼看起来光滑对称的蝴蝶翅膀,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下,也是会呈现出不规则的一面的。”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馆员刘晓清介绍,扫描电镜成像可以放大到52万倍,达到纳米级别,能够对器物有着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比如“南澳I号”出水文物上的凝结物,附着的海洋生物大多是藤壶、珊瑚虫一类,主要就是含钙类物质,通过元素的分析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些钙类是属于瓷器上的凝结物。但海水盐分里的氯元素对于陶瓷的釉层破坏是很大的,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适合溶液浸泡出盐分,所以离子色谱仪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这时使用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很微观的结晶盐,再结合氯元素判定是否仍存在对文物有破坏性的盐分。
“南澳I号”出水的瓷器铁器凝结物,目前保存在广东省博物馆。
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广东的优势和特色
在广东省博物馆出水文物的实验室内,来自“南澳I号”的船板和瓷器等海洋出水文物正静静地“躺”在特制的脱盐水池中。
“由于这些文物经过海水的数百年浸泡,存在海水中各种盐分的侵蚀。因此,为文物‘脱盐’就成了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文物保护环节。”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介绍,广东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广东的“南海I号”南宋古船的发现,拉开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序幕,我们还有“南澳I号”明代古船水下考古与保护的实践,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张欢 在粤博从事文物修复与科技保护20年
“由于广州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殊重要地位,在传世文物方面,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外销艺术品,这也是我们特色。”张欢说,这些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艺、风格有中国的也有国外的,具有中外结合的特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修复。
刘晓清 在粤博从事科技保护12年
“文物修复,不仅要有效,还得安全。” 张欢说,文物保护修复技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发展。优秀的、可靠的传统工艺,应该继承。然而,如果一些工艺对文物保存有明确的不利影响,就要考虑改进和发展,寻求更加妥善的替代方法。
网址:妙手精修复 文物焕新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8169
相关内容
匠心修复,旧物焕新 —— 家具修复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文物艺术品修复师 妙手匠心“复活”名作
生活小妙招:巧手翻新,让旧物焕发新生!
修复师让古籍“焕发新生”
探访喇家遗址受损文物修复现场:古老陶器重焕新生
“古韵新生”文物修复 ——陶器修复
抢救性修复让西夏文献重焕生机
文物重生记:青少年沉浸式文物修复体验
“文物医生”匠心修复时光碎片
妙手回春—文物修复巧体验(考古之旅第三站)